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白音查干凹陷达尔其地区构造对沉积的控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4 19:55
【摘要】:本论文以白音查干凹陷达尔其地区腾格尔组腾下段上部为研究对象,利用岩心、录井、测井、地震及分析化验等资料对本区的目的层段进行了构造古地貌恢复、构造特征以及沉积特征的研究,并分析了构造古地貌对沉积的控制作用。采用井震结合的方法,将研究区腾下段上部划分2个中期旋回(自下而上分别为层序Ⅱ1-Z1旋回和层序Ⅱ1-Z2旋回),在此地层格架内进行构造解释,运用层拉平方法恢复了腾下段上部地层沉积时期的古地貌,工区内主要发育的古地貌单元有古冲沟和古隆起、断裂调节带、断裂坡折带等。根据岩石学和地球物理学的相标志,结合单井相和剖面相划分,在研究区腾下段上部地层识别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相、湖泊相等沉积相类型。通过基底形态、岩性分布和地震反射特征的研究,研究区有两个主要物源方向,分别为D18井至D38井、D49井的东南向,D2井、D14井至D54井、D46井北东向。利用砂岩百分比、测井相、地震相和地震属性的平面分布特征,结合物源方向,综合分析了研究区各层位的沉积相展布及其特征。分析了各个古地貌单元对沉积物源、可容空间、砂体运输路径及砂体展布的控制作用。古冲沟和古隆起控制了物源、入盆水系的通道,同样也是沉积作用发生的主要场所,工区内主要发育W型古冲沟,存在有多个物源方向;工区内复杂的断层及其组合影响其可容空间;研究区西部存在断裂调节带,形成的构造低部位引导碎屑物质通过,改变砂体的运输方向和沉积位置;受断层发育特征的影响,反向断裂坡折带发育,其上下沉积类型、砂体展布产生突变。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P618.13;P512.2
【图文】:

中原油田,工区,构造位置,分布图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2.1 工区概况白音查干凹陷可分为东洼和西洼,研究区达尔其地区位于白音查干凹陷西部洼陷带,南部斜坡带的中部,东西向凹隆相间,物源丰富且离物源区较近,具有粗碎屑和相变快的沉积特点[37],勘探面积约 200km2(图 2-1)。盆地资源评价显示南部在达尔其、锡林好来构造上累计探明加控制储量为 0.2780×108t,剩余资源量为 0.642×108t,探明率仅 30%,说明达尔其构造仍然具有较大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潜力。

测井曲线,不整合面,层序界面,虚线


图3-1 D39-7井不整合面识别(虚线代表层序界面)图3-2 D39-1井不整合面识别(虚线代表层序界面)(2)测井响应特征地层的岩性、孔渗性及物性在不整合面附近发生突变,致使测井曲线形态发生变,界面之下测井曲线表现高值,界面之上则突变为负异常(图 3-2);而在最大洪泛附近,自然电位曲线和自然伽马曲线则由最大洪泛面之下的正旋回特征变为界面之的反旋回特征,界面处自然伽马曲线呈现较大值。(3)地震内部反射结构根据地震反射同相轴之间的接触关系可以来进行不整合面及最大湖泛面的识别,接触关系可分为上超、下超、顶超和削截。不整合面处的地层往往出现不同程度的蚀和淋滤,从而在界面处产生高阻抗,在地震反射中则表现为同相轴振幅中强-强外,不整合面可出现沉积不连续,其反射特征表现为削截。界面之上的上超反射结也是识别不整合面的标志(图 3-3)。最大湖泛面的地震内部反射特征为同相轴高连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启蒙;白音查干凹陷达尔其地区腾格尔组上段沉积相及砂体分布规律研究[D];长江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415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7415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2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