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天山玉海斑岩型铜(钼)矿地质特征及大地构造背景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618.65;P618.41
【图文】:
第一章 前言里,南东与甘肃省接壤。区内交通十分便利,312 国道、兰新铁路从调查区西部穿过(图 1-1)。区内大部分地区可通行越野汽车,时速一般每小时 30~50 千米,大的沟谷之中可通行载重汽车,时速一般每小时 20~30 千米。研究区面积约 4177平方千米,拐点坐标依次为:东经 93°38′00″,北纬 42°12′30″;东经 95°18′45″,北纬 42°33′10″;东经 95°24′40″,北纬 42°18′50″;东经 93°44′40″,北纬 41°56′40″。
图 1-2 全球大型(超大型)斑岩型铜矿分布图 (据 Sillitoe RH,1972 修改)斑岩型矿床的研究历史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当时人们专注于蚀变系统、矿床特征和成因等方面的研究;到了 20 世纪 90 年代,人们的目光开始聚焦在矿床的成矿环境和构造控制研究;21 世纪初,人们更加关注斑岩型矿床地球动力学背景方面的研究(侯增谦,2004)。斑岩型铜矿时空分布规律世界各地斑岩铜矿的时间分布不均,矿床的形成时间主要集中在新生代,其次是中生代,古生代和寒武纪的斑岩型铜矿数目最少。随着时代的逐渐变新,矿化强度与矿床储量也呈现出逐渐变大的趋势(芮宗瑶,2004 年)。空间分布上,世界上的大型超大型矿床主要分布于环太平洋成矿带、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带、古亚洲成矿带。超过 90%的超大型矿床集中在环太平洋成矿带(如图 1-2)成矿环境与动力学背景岛弧及陆缘弧是斑岩型矿床最主要的成矿环境。最新研究显示,大陆碰撞造
第一章 前言矿床成矿的动力学机制。挤压环境下,岩浆不易喷发,更容易汇集形成大规模的浅层岩浆房,这有利于其结晶分异,进而导致挥发份的饱和以及大规模岩浆热液的形成。张性断裂的不发育使岩浆热液更易形成大规模的单个岩株。伴随着挤压背景下的快速剥蚀极易产生减压作用,这对岩浆热液的出熔和运移极为有利(侯增谦,2008;Richard.J.P,1995;侯增谦,20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宏业;许英霞;秦克章;唐冬梅;郭海兵;三金柱;毛亚晶;;东天山圪塔山口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其对Ni-Cu成矿的指示[J];岩石学报;2014年06期
2 郭海棠;唐冬梅;三金柱;陈寿波;;东天山图拉尔根大型铜镍硫化物矿床的斜长石主量成分特征:对矿床成因的指示[J];地质与勘探;2014年02期
3 潘鸿迪;申萍;陈刚;杨俊;赵云江;代华五;;新疆土屋斑岩铜矿床火山-侵入杂岩体、成矿岩石及其蚀变[J];矿床地质;2013年04期
4 三金柱;;黄山—镜儿泉铜镍矿带区域成矿规律探讨——以图拉尔根铜镍矿为例[J];西北地质;2012年04期
5 卢洁瑾;王成;席蕾;;地质异常找矿理论在东天山康古尔塔格——黄山断裂带的应用[J];新疆有色金属;2011年S2期
6 张达玉;周涛发;袁峰;范裕;刘帅;宁福泉;;东天山觉罗塔格地区晚古生代矿床类型和时空分布规律研究[J];矿床地质;2010年S1期
7 秦克章;张连昌;丁奎首;许英霞;唐冬梅;徐兴旺;马天林;李光明;;东天山三岔口铜矿床类型、赋矿岩石成因与矿床矿物学特征[J];岩石学报;2009年04期
8 左国朝;张作衡;王志良;刘敏;王龙生;;新疆西天山地区构造单元划分、地层系统及其构造演化[J];地质论评;2008年06期
9 侯增谦;宋玉财;李政;王召林;杨志明;杨竹森;刘英超;田世洪;何龙清;陈开旭;王富春;赵呈祥;薛万文;鲁海峰;;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Pb-Zn-Ag-Cu矿床新类型:成矿基本特征与构造控矿模型[J];矿床地质;2008年02期
10 侯增谦;潘小菲;杨志明;曲晓明;;初论大陆环境斑岩铜矿[J];现代地质;2007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中;东天山斑岩型钼矿资源潜力评价与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2 孙涛;新疆东天山黄山岩带岩浆硫化物矿床及成矿作用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3 秦克章;新疆北部中亚型造山与成矿作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臧遇时;东天山玉海斑岩铜矿地质特征及构造背景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7639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763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