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福建中新世三类热带植物化石及其意义

发布时间:2020-08-01 15:40
【摘要】:多年来福建漳州漳浦中新统一直保存有丰富的植物化石,特别是被子植物化石,类群众多。研究漳浦地区中新世的被子植物化石,不仅能为植物系统演化提供新材料,还可以为了解福建中新世气候演化提供十分重要的古植物学证据。本文对采自福建漳州漳浦中新统的被子植物化石进行了系统研究,运用叶结构分析法和舒适液浸解法等方法,共鉴定出被子植物化石3科3属4种:Nerium fujianensis sp.nov.,Sabalites sp.,Shorea fujianensis,Shorea sp.。它们多是热带植物分子,对其宏观形态特征及微细构造特征详细研究的同时,结合其相关现生种及化石记录,运用“最近亲缘种法”,重点对Nerium,Sabalites和Shorea植物的生物地理意义,以及福建漳浦中新世的古气候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夹竹桃属化石记录很少,本次Nerium化石是亚洲首次发现,补充了其在亚洲的化石记录,结合已知的化石资料及现生夹竹桃属植物对生境的要求,推测Nerium可能起源于欧亚大陆的热带地区。棕榈科和龙脑香科植物都是热带雨林的优势树种,通常被用来研究热带雨林的演化。Sabalites化石在福建地区的首次发现,不仅补充了化石记录,而且为研究该属的植物地理史提供了新的重要的化石证据;Shorea翅果化石之前已有报道,当前叶化石的发现,补充了Shorea植物特征。结合发现在同一层位的其它植物化石分子,Sabalites和Shorea的发现进一步证明漳浦地区有热带雨林的存在。此外,根据Nerium,Sabalites和Shorea的化石资料,表明这三个属在起源后都有向高纬度演化的趋势,在中新世达到了最大分布范围,中新世之后由于气候变冷,分布范围逐渐缩小,最终形成了现代分布格局。夹竹桃属、沙巴榈属和娑罗双属植物皆是热带性较强的植物,喜好温暖湿润、光照充足的环境,尤其大的常绿叶的棕榈科植物生存更需要水,三者的发现并结合已报道的植物组合的生境特征,可以推论漳浦地区在中新世为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的温暖湿润的热带气候。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Q914.2
【图文】:

化石,地理位置,漳浦县


2.1 自然地理概况当前研究区域漳浦县(23°43’-24°21’N,117°35’-117°58’E)坐落于福建省东南部沿海的南端(图 1),归漳州市管辖。漳浦有着悠久的历史,公元 686 年设漳浦县,“漳”字取自漳江,“浦”字意为水滨,土地面积约 2135 平方千米。漳浦县东为台湾海峡,其他方位分别与云霄县、东山县、龙海市及平和县交界,地势倾斜,西北高东南低,西北地区多为低山丘陵,东南面临海,有着长达 216公里绵长的海岸线,居福建第二位。漳浦县气候为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光照十分充分,年平均太阳辐射量约132 千卡/平方厘米,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约 21 ℃,雨水充足,年平均降雨量约为 1524.7 mm。优越的气候及地理条件使其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与生物资源。境内已探明有数十种矿产资源,包括:花岗岩、辉绿岩、高岭土、玄武岩等。漳浦有 160 余种亚热带植物种类,50 余种草本植物,盛产热带亚热带水果,另外还有陆生脊椎动物达 190 余种,昆虫 150 余种。

素描图,化石,素描图,热带植物


Sabalitessp.化石素描图

地理分布图,夹竹桃,地理分布,化石


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福建中新世三类热带植物化石的发现及其研究意义区。中新世之前,全球气温偏高,夹竹桃属的分布纬度较现在较高,中新世之后,全球气温降低,导致其分布范围逐渐缩小,直至形成现今分布格局。除欧亚大陆外,其他地区未发现夹竹桃属化石记录,且没有现生夹竹桃属的生长,可能是夹竹桃属无法跨越海洋,长距离迁移到其他低纬度地区。亚洲目前尚未有夹竹桃属叶片化石记录的相关报道,本文 Nerium 是亚洲地区的首次发现,补充了其化石记录,为研究该属的植物地理史提供了新的重要的化石证据,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JIN Peihong;MAO Teng;DONG Junling;WANG Zixi;SUN Mingxuan;XU Xiaohui;DU Baoxia;SUN Bainian;;A New Species of Cupressinocladus from the Lower Cretaceous of Guyang Basin,Inner Mongolia,China and Cluster Analysis[J];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2017年04期

2 ZHOU WenJun;LIU XiaoYan;XU QingQing;HUANG KangYou;JIN JianHua;;New coryphoid fossil palm leaves (Arecaceae:Coryphoideae) from the Eocene Changchang Basin of Hainan Island,South China[J];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2013年09期

3 周亮;黄建平;黄自云;;热带植物 云南娑罗双[J];园林;2013年06期

4 黄威廉;;棕榈科植物族属分类及地理分布[J];贵州科学;2012年03期

5 江nI;贾建忠;邓丽君;万晓樵;;古近纪重大气候事件及其生物响应[J];地质科技情报;2012年03期

6 李相传;孙柏年;林志成;丁素婷;肖良;吴靖宇;;冬青属植物的叶表皮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7 章志都;梁冠巍;董建文;廖艳梅;王建文;王婷婷;;基于植被分布因子主成分分析的福建省植被区划[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8 王宇飞;杨健;徐景先;赵良成;蒋洪恩;程业明;bF铁梅;王青;马清温;姚轶锋;;中国新生代植物演化及古气候、古环境重建研究进展[J];古生物学报;2009年03期

9 孙柏年;闫德飞;解三平;吴靖宇;肖良;李相传;林志成;康鸿杰;;中国植物化石角质层研究综述[J];古生物学报;2009年03期

10 李明涛;孙柏年;肖良;任文秀;李相传;戴静;;浙东中新世Betula mioluminifera Hu et Chaney的发现及古气候重建[J];地球科学进展;2008年06期



本文编号:27776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7776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9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