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可控源电磁发射机甲板端监控软件开发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631.325
【图文】:
之前使用的LabVIEW甲板端监控软件
翻旧.臼口
第 2 章 整体设计框架与主界面设计框架概述控源电磁探测系统包括载有发射电极的可控源大功率电设的分布式接收机组成的接收系统,发射系统的甲板端包括船载大功率发电机、甲板端升压单元、绝缘在线监的计算机和光纤转串口的光端机。整个发射系统的控制以监测与控制,甲板升压单元的绝缘情况,水下发射机的小及频率,GPS 信息,发射机拖体水下姿态方位,以及拖。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玉松;亓夫军;;一种海洋可控源电磁发射拖体姿态及海洋环境参数在线监测的方法[J];信息通信;2017年06期
2 刘颖;蔡骥;李予国;柳建新;;海洋可控源电磁场视电阻率计算方法[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5年02期
3 严波;韩波;;三维海洋可控源电磁场地形影响分析和校正[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7年01期
4 田伟男;;浅析海洋可控源电磁勘探技术及前景[J];科技展望;2016年15期
5 王跃洋;徐壮;刘伟宇;李肃义;;海洋可控源电磁数据管理系统设计[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年06期
6 刘颖;李予国;柳建新;李刚;刘鹏茂;;海洋可控源电磁场的一维反演[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3年09期
7 李贤周;;海洋可控源电磁法对油气探测能力的仿真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年09期
8 李亚彬;翁爱华;齐彦福;刘佳音;赵祥阳;李建平;;基于姿态参数的海洋可控源电磁数据一维反演[J];世界地质;2016年01期
9 杨悦;李亚彬;翁爱华;李大俊;李斯睿;杨大方;;频率选择对三维可控源反演的影响[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5年02期
10 赵宁;王绪本;秦策;阮帅;;三维频率域可控源电磁反演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1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丁继才;沈劲松;翁斌;张金淼;;海洋可控源电磁勘探技术及发展趋势[A];中国石油学会2015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2 杨悦;翁爱华;李大俊;李斯睿;杨大方;刘佳音;;泥河铁矿可控源测深探测效果可行性数值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六专题论文集[C];2013年
3 张继锋;刘文韬;李貅;冯兵;戚志鹏;;可控源2.5D自适应有限元正演[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六专题论文集[C];2013年
4 杨悦;翁爱华;李大俊;李斯睿;杨大方;;频率对三维可控源反演的影响[A];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22:煤炭资源与矿山安全勘查技术论文集[C];2014年
5 段双敏;李予国;;海洋可控源电磁数据预处理软件系统[A];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2:电磁地球物理学研究应用及其新进展论文集[C];2014年
6 彭荣华;胡祥云;蔡建超;;海洋可控源电磁三维并行反演计算[A];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十五)——专题32:电磁地球物理学研究应用及其新进展、专题33:盆地动力学与能源[C];2016年
7 陈文超;李祥芳;王伟;王晓凯;;可控源谐波噪声压制的时频域稀疏优化方法[A];中国石油学会2015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8 裴建新;刘兰军;于新生;亓夫军;赵铁虎;;拖曳式海洋可控源电磁勘探系统浅海试验[A];中国石油学会2017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7年
9 李斯睿;翁爱华;杨悦;杨大方;李大俊;;可控源导线长度对深部三维异常体响应的影响[A];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63: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矿集区立体探测论文集[C];2014年
10 李予国;裴建新;罗鸣;刘颖;韩波;;海洋可控源电磁资料处理与解释系统[A];中国石油学会2017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记者 王晶;我国首条深海可控源电磁探测剖面在南海完成[N];中国海洋报;2017年
2 特约记者 刘增库 赵文彦 通讯员 李昕彤;深水可控源电磁勘探系统通过国家验收[N];中国石油报;2017年
3 记者 梁茵 通讯员 李勇;国内首套可控源中子孔隙度随钻测井仪器试验成功[N];中国石油报;2010年
4 青岛日报、青报网记者 王娉 通讯员 施s
本文编号:27792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779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