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子长油田热寺湾地区长6、长2储层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9 22:35
【摘要】:本论文选取子长油田热寺湾地区长6、长2储层为研究对象,以钻井、岩心、测井、生产动态等资料为基础,对研究区的地层、构造、沉积相、储集空间、成岩作用、油藏特征、非均质性进行了研究,进而对子长油田热寺湾地区长6、长2储层做出综合评价,研究表明,本区构造背景为平缓的西倾单斜,坡降为8.5~10.7m/km,未见断裂发育;长2地层属于辫状河沉积;长6属于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长2辫状河道砂体及长6的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是本区最有利的储集体;长2以中砂质细粒长石砂岩为主。砂岩的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平均含量54.29%;砂岩分选性中等到好,接触关系主要为点、线接触,磨圆度为次棱~次圆状,以薄膜~孔隙式、镶嵌-孔隙式胶结为主,沉积物结构成熟度较高,矿物成分成熟度低。长6储层岩性同样以中砂质细粒长石砂岩为主。砂岩的主要矿物为长石,平均含量为58.02%;砂岩分选性中等,接触关系主要为点~线接触,磨圆度为次棱次圆状,以薄膜-孔隙胶结为主;储层主要成岩作用有:压实压溶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对储层物性和孔隙结构影响最大。本区长2和长6砂岩储层的成岩阶段均处于中成岩阶段;长2储层孔隙度平均值为11.73%,渗透率平均11.45×10-3μm2。长6储层孔隙度平均值为6.71%,渗透率平均0.46x10-3μm2。储层评价方面:根据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碎屑岩储集层分类评价标准,结合本区压汞曲线对储层进行分类,将研究区长2、长6砂岩储集层分为低渗透层(Ⅱ b类)、特低渗透层(Ⅲ类)、超低渗透层(Ⅳ类)及致密层(V类)四大类。其中Ⅱ b类储层主要分布在长2的河道砂体中,相对为较好储层。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P618.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思洪;李皋;;欠平衡钻井随钻储层评价技术研究与应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2 郭宇男;王忠峰;付洪涛;;神经网络技术在储层评价中的应用[J];才智;2011年01期

3 王军,薛晓军,李万里;地化录井储层评价技术[J];西部探矿工程;2003年02期

4 吴丽芳;;灰色关联分析在大庆外围油田储层评价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06期

5 唐思洪;孟英峰;李皋;李永杰;魏纳;尹强;蔡道钢;;欠平衡钻井随钻储层评价技术方法与应用[J];新疆地质;2011年01期

6 王震;郭少斌;;灰色关联分析在鄂尔多斯盆地环县地区长8储层评价中的应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07期

7 涂乙;谢传礼;刘超;李佳佳;;灰色关联分析法在青东凹陷储层评价中的应用[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2年02期

8 张燕;王向公;麻平社;崔亚东;况晏;李名;;吴起长6储层特征分析及在储层评价中的应用[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4期

9 唐从明;;基于测井曲线的储层评价[J];科技促进发展;2011年S1期

10 邓万友;;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储层评价[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9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张超谟;李军;张占松;令狐松;;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推理系统在储层评价中的应用[A];“南方复杂地层井筒新技术”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2 王德仁;白兴盈;林桂芳;闫秀珍;王志萍;;白音查干凹陷储层评价[A];“九五”全国地质科技重要成果论文集[C];2000年

3 宋子齐;谭成仟;;利用灰色理论进行多井储层评价[A];1996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4 曾花秀;王敬农;姜恩承;;电化学测井方法在砂泥岩储层评价中的综合应用[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5 郭荣坤;高鹏翼;;人工神经网络(ANN)在测井储层评价中应用[A];1996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6 尚根华;李晓萍;郎东江;蒲军;;核磁共振T_2谱用于非常规油气储层评价[A];第十七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通讯员 王贵清 李桦;渤钻测井储层评价技术获重大突破[N];中国石油报;2013年

2 胡德沛 通讯员 谭华灵 裴敬秀;四川测井靠新技术为油气田服务[N];中国石油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肖前华;典型致密油区储层评价及渗流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15年

2 苏致新;高台子油田储层评价和非线性渗流理论研究与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10年

3 徐波;靖边潜台东侧马五段储层评价与天然气富集规律[D];西北大学;2009年

4 张洪;欧北—大湾地区沉积层序特征及储层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常伟丽;直罗油田黄家岭探区延长组长2段储层评价[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2 夏学领;鄂尔多斯盆地环县地区长8储层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3 王强;永宁油田草垛湾区延长组长6储层评价[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4 冯建军;子长油田热寺湾地区长6、长2储层评价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5 王维娜;子长油田热寺湾区长2储层评价[D];西安石油大学;2014年

6 王运所;陕北富县探区长3段储层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7 张鹏;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乌夏地区成岩作用与储层评价[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8 王磊;渤海湾盆地典型地区储层评价[D];大庆石油学院;2004年

9 谭云龙;环江油田长8储层评价及有利区预测[D];西安石油大学;2014年

10 周浩玮;廊固凹陷大兴砾岩储层特征及有利储层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本文编号:27876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7876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8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