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东澜沧江地区侏罗纪岩石地层格架及沉积盆地演化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534.52;P542
【图文】:
第 1 章 概论第 1 章 绪论1.1 研究区位置及其自然地理研究区位于青藏高原东部,东经:96°00′—100°00′,北纬:28°00′—32°00′。行政区内有西藏自治区洛隆县、八宿县、昌都县、察雅县、贡觉县、芒康县、左贡县、察隅县、墨脱县、波密县;四川省白玉县、巴塘县等。区内交通条件相对较便利,有川藏公路北线、川藏公路南线、滇藏公路等主要干道公路贯穿研究区域东西南北各个方位,区域内其它部分地方也有一般公路可通行,邦达机场也在研究区内,每周有多班航班飞行(图 1-1)。
实验人员经验丰富、技术牢固,为分析数据的准确性提供了有利保障。总的来说本次研究所拥有的基础资料丰富、使用的设备仪器先进、工作技术人员经验丰富,本次研究完全可以顺利进行。在技术路线(图 1-2)上,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深入认识,分析研究区域构造演化历史、藏东澜沧江地区侏罗系地质背景,此外特别是对前人研究成果中有关藏东澜沧江地区侏罗系沉积盆地类型、沉积相的研究、地球化学及岩相古地理,构造背景相关的成果进行综合认识。通过对样品的初步认识,分析侏罗系地层岩石成岩成矿作用及特征。将有重要意义的样品磨制成薄片,并且对其进行同位素测年、化石分析鉴定等地球化学分析手段对研究区侏罗系岩石成岩成矿作用类型、成岩成矿环境等进行深入探究。再结合沉积相研究,岩相古地理、构造地质背景等进行综合分析;探究藏东澜沧江地区侏罗系的岩石地层格架。最后对研究区域的沉积盆地演化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岩相古地理对成矿的影响。
第 2 章 澜沧江地区侏罗纪多重地层划分伏于中侏罗世东大桥组之下的一套由紫红、暗紫红色页岩、粘土岩灰色、灰黑色页岩组成的地层体(王剑 等,2004)。藏察雅县香堆镇汪布早侏罗世汪布组(J1w)实测剖面(图 2-2),局区调队 1992 年测制,2006 年适当修改。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柳妮;林良彪;陈洪德;张宗斌;赵梦莹;;四川盆地川西北地区侏罗系自流井组大安寨段页岩气聚集条件[J];中国地质;2014年05期
2 李英强;何登发;;四川盆地及邻区早侏罗世构造-沉积环境与原型盆地演化[J];石油学报;2014年02期
3 高小跃;刘洛夫;尚晓庆;王英;苏天喜;戴琦雯;;塔里木盆地侏罗系泥页岩储层特征与页岩气成藏地质背景[J];石油学报;2013年04期
4 张明学;檀玉松;田得光;王正哲;王一飞;刘玉成;曹鹏;;松辽盆地北部明水-绥化地区下白垩统沉积体系特征[J];价值工程;2012年33期
5 潘桂棠;王立全;李荣社;尹福光;朱弟成;;多岛弧盆系构造模式:认识大陆地质的关键[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12年03期
6 石玉晗;薛冰宇;薛金宝;张仕博;;渤海莱州湾凹陷古近系东三段沉积体系[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07期
7 陈学华;;川西前陆盆地侏罗纪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J];中国西部科技;2011年04期
8 沈晓双;王娜;樊春艳;罗光东;;乌尔逊凹陷下白垩统大磨拐河组大一段沉积特征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年24期
9 蒋光武;谢尧武;白珍平;西诺朗杰;强巴扎西;彭兴阶;;青藏高原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丁青-碧土段大地构造演化[J];地质通报;2009年09期
10 王丽静;赵林;曹维福;刘淑芬;;徐家围子西部地区层序划分及控制因素分析[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9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朱多录;云南兰坪盆地多金属矿床主控因素、成矿系列与成矿模式[D];兰州大学;2012年
2 倪忠云;西藏曲水—桑日地区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朝辉;四川盆地侏罗纪岩相古地理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2 侯春秋;西藏拉萨—泽当地区1:20万铅锌地球化学异常信息处理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3 李小亮;西藏东部类乌齐—左贡构造带铅锌多金属成矿规律与成矿潜力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4 吕杰;青藏高原侏罗纪羌塘盆地构造—古地理和盆地演化[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991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799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