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三级阶地磁性地层年代及其古环境研究
【学位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P539.3;P532
【部分图文】:
土-古土壤旋回清晰可见。在详细的野外考察基础上,选取位于汉江郧县段三级阶??地的黄坪村(HPC)剖面和位于汉中段三级阶地的溢水砖厂(YSZC)剖面开展高??分辨率磁性地层学及沉积学研宄(图2-1)。????9??
?实验室内,将采集好的样品通风瞭干后,用银条加工成2?cm><2cm><2?cm的小??正方体(图3-1?),加工过程保证正方体的每条边与采样时标注的方向平行或垂直,??通常加工出三套平行样品。??y£Z7??|?— ̄?r-K.?^?a/?b/?I?{—|??■?/?*—25cm?/?2cm?j??S?=>?L=—^?±?A??—^3--5cm?2.5cm?^?2cm??5cm??图3-1古地磁样品前处理程序??Fig.3-1?Pre-processing?procedure?for?Palaeomagnetic?samples??3.1.3退磁方法??退磁的基本原理是基于驰豫时间、矫顽力及温度之间的关系来消除低稳定性??的剩磁组分,即驰豫时间越短,颗粒越容易获得次生磁化。实验室常用的退磁方??法主要有热退磁和交变退磁,化学退磁不常用,这里不做叙述。??(1?)热退磁。热退磁退磁原理是基于驰豫时间较短的剩磁组分通常其阻挡温度??也相对较低。在磁性矿物的居里温度之下,存在一个解阻温度Td。当样品加热至??这一解阻温度乃时,所有驰豫时间短、阻挡温度Tb低于解阻温度Td的低稳定性??磁颗粒将比清洗。在0磁空间内随着温度逐渐冷却至室温,驰豫时间将依照指数??规律性的增大,直至这些磁矩再一次被清洗。通过这一方式,磁稳定性相对低的??次生剩磁将被清洗掉。??热退磁时,将适量样品放置在船形样品架之后将样品架推入一个安装在圆筒??状屏蔽桶内的无感应线圈热退磁炉内。设置一指定温度开始加热
但在300-450?°C附近有个轻微的磁化率快速减少的转折,随后又在580?°C减??少到最低,表明样品以磁铁矿为主[53],并含有少量不稳定的磁赤铁矿,随着温度??增加,部分磁赤铁矿转化为了赤铁矿[54_56]。b组样品(图3-2b)加热曲线和冷却曲??线在500?700?°C之间基本重合,500?°C以后冷却曲线逐渐升高,表明在加热过程??中有新的磁性矿物生成;c组样品(图3-2c)在加热过程中磁化率随温度增加缓慢??减少,随后在350?°C明显增加并在400?°C附近出现峰值,可能存在有机质因加热??而分解[57],随后又慢慢减少,在575?°C出现最低值,冷却到室温后,磁化强度是??加热前的数倍,表明加热前某种弱磁性或顺磁性含铁的黏土矿物(含铁硅酸盐或??绿泥石)在加热氧化条件下转化为强磁性矿物(磁铁矿)??^?5r?V???V?V??CD?0?1?5?^?I?0"i?\?i?I?i??j?1??11??乂?〇?2〇〇?i>m?飄K>?o?2m?mo?cm>?nm?〇?200?4?o?8<kj??40?一?HPC-06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楠;郝青振;张绪教;高新勃;韩龙;张伟;彭淑贞;旺罗;许冰;乔彦松;顾兆炎;;东秦岭黄土物源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证据[J];第四纪研究;2016年02期
2 汪品先;李前裕;田军;翦知湣;刘传联;李丽;马文涛;;从南海看第四纪大洋碳储库的长周期循环[J];第四纪研究;2015年06期
3 庞奖励;黄春长;周亚利;查小春;张玉柱;王蕾彬;;郧县盆地风成黄土—古土壤与汉江I级阶地形成年龄研究[J];地理学报;2015年01期
4 胡春生;;河流阶地研究进展综述[J];地球环境学报;2014年05期
5 王明明;;汉中盆地发育机制及构造演化研究[J];国际地震动态;2014年07期
6 胡鹏翔;刘青松;;磁性矿物在成土过程中的生成转化机制及其气候意义[J];第四纪研究;2014年03期
7 郭永强;黄春长;庞奖励;查小春;周亚利;张玉柱;周亮;;汉江上游郧县人遗址地层沉积学研究[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4年02期
8 陈骏;李高军;;亚洲风尘系统地球化学示踪研究[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1年09期
9 宋佃星;延军平;马莉;;近50年来秦岭南北气候分异研究[J];干旱区研究;2011年03期
10 刘维明;张立原;孙继敏;;高分辨率洛川剖面黄土磁性地层学[J];地球物理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红艳;南洛河流域更新世黄土沉积揭示的古人类生存环境变迁[D];南京大学;2013年
2 刘小丰;渭河上游河流阶地的成因与地貌演化[D];兰州大学;2007年
3 刘护军;渭河盆地的形成演化与东秦岭的隆升[D];西北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宗盟;渭河中滩段河流阶地的分布、时代及其地貌学意义[D];兰州大学;2012年
2 马明明;澳大利亚与新西兰黄土磁学变化机制探讨[D];兰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430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843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