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澜沧亚化新寨金矿化信息提取与找矿靶区优选
【学位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P618.51
【部分图文】:
图 1-1 云南澜沧县亚化新寨金矿勘查区交通位置图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研究内容究中以区域成矿学为基础,采用勘查地球化学、矿床遥感理论与方法综合评判寨金矿多金属矿成矿地质条件和成矿规律,集地(质)、化(探)、遥(感)等空进行综合成矿信息融合和靶区定位预测。因此,在系统收集、整理与研究区相、成矿条件的基础上,开展地质填图、勘查地球化学、遥感影像解译工作,提地学信息,构建多元成矿信息预测模型,优选找矿靶区。
1)矿床地质特征分析:开展 1:1 万地质填图工作,重点研究成矿规律与找矿2)遥感地质解译:通过 Landsat8 遥感图像,对勘查区进行的主要断裂构造及进行整体分析;通过 Sentinel2A 遥感图像做出勘查区的线、环构造解译,并用AS 软件进行线性体的统计分析;在勘查区地质背景、成矿条件以及已知矿物基础上,利用 PCA 法对 Landsat8 遥感数据进行铁氧化类矿化蚀变信息进行了3)地球化学异常信息:基于勘查区 1:10000 的土壤地球勘查化学测量成果,法对地球化学元素的组合异常进行圈定,分析勘查区地球化学异常的空间分布4)多元成矿信息融合:基于 Mapgis 二次开发平台,建立研究区的多元地学空一步将地、化、遥资料有机的融合,从而做出成矿靶区的快速定位预测。 技术路线线的设计,见图 1-2
为 355°。断裂构造的压性特征:深大断裂以西,为下元古界及海西晚期的混合花岗岩,东侧为下二叠统 b 段,“新月形”地带由上述两套地层间互排布而成。两侧的岩层走向及岩带的延伸方向与深断裂的延伸方向大体一致。东侧的下二叠统 b 段及中三叠统的岩层常出现倒转产状;西侧的下元古界的各岩带组成形态十分复杂的褶皱。深断裂沿线,构造岩非常发育,计有各种碎斑岩、糜棱岩化及硅化等岩石,组成宽数 10 米至 2000 米的挤压破碎带。在南段的新龙城一带,动力变质岩带宽达 700 米以上。南段的“新月形”地带内,短小的北北东向断裂规律性地雁行排布,将“新月形”地带切成许多构造菱形体,其锐角尖指向表明,深断断裂有过反钟向的扭动;在北部的景东县安乐街附近,深断裂旁侧发育的张扭性分支入字型构造,反映澜沧江深断裂东盘为顺钟向扭动。断裂构造的张性特征:中三叠统厚达千米以上的中、酸性火山熔岩堆积在它的北段之东侧,上三叠统火山岩系,邻近澜沧深断裂一带,厚度巨大。因此,深断裂在印支中、晚期有过强烈的张裂性的活动过程。总之,澜沧江深断裂是性质复杂的多次活动的大断裂。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晓霞;高建国;潘亚茹;王瑞雪;;基于沟里金矿集区线环构造与色调异常的找矿预测[J];黄金科学技术;2014年04期
2 丁清峰;张本龙;王冠;金圣凯;;青海北巴颜喀拉成矿带基于专家证据权重法锑金矿资源潜力评价[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1年05期
3 陈建平;董庆吉;郝金华;李伟;;基于GIS的证据权重法青海“三江”北段斑岩型钼铜矿产资源成矿预测[J];岩石矿物学杂志;2011年03期
4 王世称;;综合信息矿产预测理论与方法体系新进展[J];地质通报;2010年10期
5 成秋明;赵鹏大;陈建国;夏庆霖;陈志军;张生元;徐德义;谢淑云;王文磊;;奇异性理论在个旧锡铜矿产资源预测中的应用:成矿弱信息提取和复合信息分解[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6 成秋明;赵鹏大;张生元;夏庆霖;陈志军;陈建国;徐德义;王文磊;;奇异性理论在个旧锡铜矿产资源预测中的应用:综合信息集成与靶区圈定[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7 王瑞雪;史茂;苏杰;;云南澜沧老厂矿区影像线-环结构矿床定位模式研究[J];矿床地质;2007年05期
8 刘世翔;薛林福;郄瑞卿;张旭东;孟庆龙;;基于GIS的证据权重法在黑龙江省西北部金矿成矿预测中的应用[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7年05期
9 成秋明;;成矿过程奇异性与矿产预测定量化的新理论与新方法[J];地学前缘;2007年05期
10 陈川;周可法;薛重生;孙宝生;张晓帆;;基于地理信息元组的分类预测理论及应用——以中亚矿集区预测为例[J];干旱区地理;2007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林楠;基于遥感地质与地球化学信息的成矿预测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潘亚茹;青海沟里地区遥感影像地学信息提取与融合[D];昆明理工大学;2014年
2 谭清立;云南白牛厂银多金属矿区及外围遥感影像地质特征与找矿预测[D];昆明理工大学;2014年
3 林丽;基于GIS的桂西—滇东南锰矿成矿信息定量分析与提取[D];中南大学;2010年
4 孙凤娟;普洱市矿产资源找矿潜力与资源开发利用战略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579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857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