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哈盆地石炭—二叠系地层分布特征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618.13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吐哈盆地勘探概况
1.2.1 地震勘探工作
1.2.2 区域重磁勘探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工作量及主要成果
1.5.1 完成的工作量
1.5.2 主要成果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盆地演化
2.3 地层概况
2.4 地球物理特征
2.4.1 密度特征
2.4.2 磁性参数
第三章 重磁资料处理解释方法技术
3.1 资料预处理
3.2 重磁资料处理技术
第四章 重磁力场特征
4.1 重力场特征
4.1.1 布格重力异常
4.1.2 局部重力异常
4.2 磁力场特征
4.2.1 磁力化极异常
4.2.2 局部磁力异常
4.3 火成岩分布特征
第五章 断裂构造
5.1 断裂识别标志
5.2 断裂构造特征
第六章 地球物理综合解释研究
6.1 剖面拟合解释
6.2 密度界面特征
6.2.1 中生界底界面
6.2.2 石炭-二叠系底界面
6.2.3 石炭-二叠系厚度
6.3 构造单元划分
6.4 油气有利区预测
第七章 结论与存在的问题
7.1 结论
7.2 存在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冬生;陈旋;康积伦;陈永慧;刘文辉;朱景芬;魏成;;博格达山构造演化对吐哈盆地台北凹陷西缘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11期
2 刘金兰;赵斌;王万银;李建国;冯旭亮;周新鹏;王云鹏;;利用重磁资料研究南岭于都-赣县矿集区花岗岩与断裂分布特征[J];地质学报;2014年04期
3 李赵阳;王延斌;许慧杰;程嘉辉;刘志伟;;三堡凹陷侏罗系煤层气成藏特征研究[J];西部探矿工程;2014年03期
4 姜素华;宋传会;李三忠;张红艳;杨晓婕;;吐哈盆地哈密坳陷逆断层活动性及演化[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4期
5 申晨;袁炳强;李玉宏;张春灌;鲁海鸥;;吐哈盆地重力场与断裂构造特征[J];断块油气田;2012年04期
6 郭林;;吐哈盆地哈密坳陷石炭-二叠系油气成藏要素[J];新疆石油地质;2012年01期
7 索孝东;张生;陈德炙;;用重磁电异常信息模式识别石炭系火山岩岩性——以准噶尔盆地陆东地区为例[J];新疆石油地质;2011年03期
8 张小兵;吕海涛;何建军;赵锡奎;李坤;;叠合盆地同层多期剥蚀量恢复研究及应用[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1年05期
9 王炯;李光云;党录瑞;胡金全;王万鹏;;吐哈盆地三堡凹陷石炭系火山岩油气地质特征[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0年06期
10 胡军;;吐哈盆地致密砂岩气成藏条件与有利勘探领域分析[J];吐哈油气;2010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春灌;新疆东北部盆山构造及深部结构的地球物理约束[D];西北大学;2015年
2 张增宝;吐哈盆地西北缘深部二叠系构造特征、盆地原型及烃源岩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3 王世新;新疆吐哈盆地南缘构造演化地质特征及聚—成煤规律[D];吉林大学;2013年
4 郭威;新疆博格达山及其邻区板内构造作用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方磊;东天山吐哈盆地东北缘泥盆系火山—沉积特征与构造环境[D];长安大学;2016年
2 赵斐宇;吐哈盆地石炭系—二叠系地层厚度及火山岩分布特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3 李晴晴;吐哈盆地石炭—二叠系层序划分及烃源岩预测[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4 杨红樱;吐哈盆地石炭—二叠纪构造演化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5 易鹏飞;东天山博格达—巴里坤塔格石炭纪—早二叠世陆内裂谷演化特征[D];长安大学;2013年
6 申晨;利用重磁资料研究吐哈盆地构造特征[D];西安石油大学;2012年
7 宋传会;哈密坳陷断裂特征与构造演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8 周海廷;哈密坳陷地层研究与原型盆地恢复[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9 孙国智;新疆博格达地区石炭纪原型盆地分析[D];西北大学;2009年
10 魏红兴;博格达山南缘构造特征及其形成演化[D];西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720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872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