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体波波动时程叠加方式及对边坡响应影响研究
【学位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P315.9
【部分图文】:
(4)根据地形地质资料及边坡地层参数建立简化边坡模型,将叠加得到的多震相地震波向给定的简化边坡进行激振,通过荷载增强法,搜索边坡破坏的临界地震加速度,分析边坡地震动力响应规律。
第 2 章 研究区区域工程地质概况文以天水地区的区域工程地质和地震地质特征为背景,建立区域地并选用天水区域的边坡地层相应参数,展开边坡地震动力响应规律析研究。因此,首先对天水地区的区域工程地质条件进行概述。自然地理位置水地区位于甘肃省东南部,东经 104°35′~106°44′,北纬 34°05′~35°甘、川三省交界,以西秦岭为分水岭,北部为渭河流域,南部为嘉水地区境内山脉罗列,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在 1000—2100 米为天爷梁,高达 3120 米;最低点在牛背村,海拔 760 米。
2.2 地形地貌研究区位于藉河、渭河断陷谷地,区内地貌差异明显。研究区南北由于构造活动、雨水冲刷作用及河流下切作用,广泛分布中低山和低山丘陵。第四纪晚期强烈的线状侵蚀形成渭河干流及其支流进而演化发展成为现今密集的树枝状沟谷、河谷阶地及其它伴生的地貌形态。根据地貌成因类型和形态特征,研究区主要存在三类地貌单元:侵蚀构造中低山地貌、侵蚀堆积低山丘陵地貌和河流堆积河谷地貌(图 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栋;乔建平;张小刚;陈宇龙;;堆积层斜坡地震动地形效应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7年03期
2 李浩;杨为民;黄晓;刘廷;田尤;程小杰;;天水市麦积区税湾地震黄土滑坡特征及其形成机制[J];地质力学学报;2016年01期
3 邓亚虹;徐平;李喜安;范文;;层状场地脉动卓越频率对应的理论计算深度研究[J];振动工程学报;2015年03期
4 连尉平;李丽;唐方头;胡彬;李晓璇;;基于龙门山断裂带中段平行逆断层格局和动力学背景的特征地震数值模拟实验[J];地震学报;2014年06期
5 曾佐勋;王杰;;芦山地震:一个成功的中期预测案例[J];地学前缘;2013年03期
6 侯红娟;吴金辉;祁星星;陈龙;;边坡地震动力响应研究的发展综述[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12年12期
7 陈拓;吴志坚;马巍;王兰民;曾立峰;;黄土地区场地条件对地震动放大效应影响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2年05期
8 孙进忠;赵体;李高;徐明明;刘远;;边坡地震稳定性分析的荷载增强分析方法[J];工程地质学报;2012年05期
9 许冲;徐锡伟;于贵华;;玉树地震滑坡分布调查及其特征与形成机制[J];地震地质;2012年01期
10 言志信;张森;张学东;张刘平;;顺层岩质边坡地震动力响应及地震动参数影响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S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远;宝鸡地区黄土边坡地震动力超载稳定性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2 黄进;地脉动测试自由场地自振周期的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723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872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