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降雨诱发杭州富阳地区地质灾害特征分析及易发性评价

发布时间:2020-12-14 14:35
  地质灾害是指在人为或者自然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生态环境造成损失和破坏的地质现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的发生与水的关系十分密切,气象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形成影响是显著的,特别是强降雨更是诱发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杭州市富阳区位于浙江省西北部。富阳区已发生的地质灾害类型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和地面塌陷四大类。降雨特别是强降雨是诱发该区地质灾害发生的最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开展富阳区地质灾害与降雨的相关性研究,分析其降雨诱发地质灾害的特征规律,并对降雨型地质灾害进行易发性评价,对于进一步提升地质灾害区域预警水平和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杭州市富阳区为研究区,以丰富详细的调查资料和降雨资料为基础,通过对富阳区地质条件的调查,分析了富阳区地质灾害的类型和特征,深入研究了地质灾害与年平均降雨量、降雨天数和月平均降雨量、降雨天数以及降雨类型和降雨强度的关系,探索了降雨诱发地质灾害的降雨临界值和有效降雨量的临界值,并对该区域地质灾害的易发性进行了评价分区,最后对富阳区降雨型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提出了防范的对策建议。通过对杭州市富阳区地质灾害的研究,得出主要结论如...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降雨诱发杭州富阳地区地质灾害特征分析及易发性评价


图2.1富阳区交通位置图??

地貌图,富阳,地貌,堆积地貌


拔1068m,最低处皇天畈,海拔6米。东南山区海拔在500-1000m之间,西北丘陵地势相??对较低,海拔高度在50 ̄250m之间。富春江沿岸河谷平原区一般地面高程6.5-10.0m。如??图2.2所示。??5::??1,100?■?1.20C??图2.2富阳区地势图??2.2_2地貌??富阳区地貌类型可分为堆积地貌、侵蚀剥蚀地貌与侵蚀溶蚀地貌。??(1?)堆积地貌??①

曲线图,历年,月平均,曲线图


?71.6?j?83.4?j?135?137?1S6.A;235?6?17S?2?153?6?155?81?4?58?5?j?52.5?'?L__嫌丰热?1?12?I?12?1?V?1?16?L;.7」..⑷―1?.丄.1?A??图2.3历年月平均降水量变化曲线图?图2.4历年月平均降水日数变化直方图??梅雨期间阴雨连绵,降水量大且集中,历年平均梅雨量为256mm,最多为1999年??的695mm,平均梅雨天数为23天,容易引发地质灾害。??富阳区受到台风影响主要在每年的8、9月份。台风与大风强降雨相伴,易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据富阳区气象局资料,该区历年平均年暴雨日数和平均年暴雨次数为4日、4次。暴??雨中心位于北部、东南部、西北部的低山丘陵区及城区附近(图2.5)。??1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浙江省诸暨市地质灾害与临界降雨量关系探讨[J]. 何元才,沈万里,杜欢欢.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16(03)
[2]降雨对广西碎屑岩地区地质灾害的影响研究[J]. 许英姿,卢玉南,范广,范皓然.  工程地质学报. 2016(02)
[3]丹凤县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J]. 邵新风.  陕西煤炭. 2012(06)
[4]陕西省山阳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与移民选址原则[J]. 王滔,吴增养,赵学理.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12(03)
[5]安康市地质灾害及其防治对策研究[J]. 郑治国.  经营管理者. 2010(22)
[6]区域站降水量在汉中地质灾害预报中的应用[J]. 杨睿敏,彭菊蓉,王楚.  陕西气象. 2010(06)
[7]基于ArcGis的福建省降雨型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模型[J]. 黄志刚,陈向阳,刘爱鸣.  福建地质. 2010(S1)
[8]秦巴山区地质灾害成因及预报预警[J]. 赵世发,王俊,杜继稳,杜军,高丽,郑光祥,胡晓黎,程晓丹.  气象科技. 2010(02)
[9]地质灾害与降雨雨型的关系研究[J]. 刘艳辉,唐灿,李铁锋,温铭生,连建发.  工程地质学报. 2009(05)
[10]暴雨型滑坡降水入渗机理分析[J]. 刘礼领,殷坤龙.  岩土力学. 2008(04)

博士论文
[1]区域滑坡崩塌地质灾害特征分析及其易发性和危险性评价研究[D]. 邱海军.西北大学 2012
[2]区域降雨型滑坡预报预警方法研究[D]. 李媛.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5

硕士论文
[1]降雨对广西滑坡地质灾害的影响研究[D]. 李岳顺.广西大学 2014
[2]降雨诱发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研究[D]. 姬怡微.长安大学 2013
[3]陕北黄土高原区地质灾害与降雨关系研究[D]. 惠鑫.长安大学 2010
[4]广西梧州市万秀区区域降雨型滑坡危险性区划及降雨临界值研究[D]. 杨军.桂林工学院 2007



本文编号:29165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9165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1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