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黔西北龙马溪组页岩孔隙特征及影响因素

发布时间:2020-12-21 12:48
  页岩气储集空间有着丰富的纳米孔隙,并且渗透率低。在页岩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对孔隙的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XRD、有机地球化学实验、扫描电镜、气体吸附等实验来探究黔西北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孔隙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从矿物成分上来看,桐页1井样品脆性矿物含量平均值为74.30%。粘土矿物含量平均值为25.7%。习页1井样品脆性矿物含量为62.2%,粘土矿物含量37.8%。两口井的样品具有相似的矿物学特征,脆性矿物都石英和碳酸盐岩矿物为主,粘土矿物以绿泥石和伊利石为主。有机地球化学特征上来看,龙马溪组页岩有机质含量高,成熟也较高,Ro值在1.83%2.87%,平均在2.23%,为过成熟,有机质类型主要为II2型。扫描电镜结果显示,页岩纳米孔隙分为有机质孔隙,矿物颗粒粒间孔和矿物颗粒粒内孔。有机质内孔隙多为圆形,椭圆形,直径多为2—50nm的中孔,偶尔可见大于50nm的宏孔。矿物颗粒粒间孔隙一般是粘土矿物或者黄铁矿颗粒间孔隙,大小在100纳米以上,当压实作用不强烈时,颗粒间孔会到微米级,随着压实作用的增加粒间孔直径也逐渐减小。矿物颗粒内孔多为石英或者是方解石等、白云石...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项目依托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地层
        1.3.2 技术路线
    1.4 主要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背景
    2.2 地层发育概况
    2.3 桐页1井及习页1井
第3章 页岩岩石学特征
    3.1 页岩矿物学特征
        3.1.1 样品与测试
        3.1.2 桐页1井及习页1井矿物含量特征
    3.2 有机岩石学特征
        3.2.1 样品测试
        3.2.2 有机质丰度
        3.2.3 有机质成熟度
        3.2.4 有机质类型
第4章 龙马溪组页岩孔隙特征
    4.1 孔隙的定性表征
        4.1.1 矿物颗粒内孔隙
        4.1.2 矿物颗粒间孔隙
        4.1.3 有机质孔隙
    4.2 孔隙的定量表征
        4.2.1 氮气吸附
        4.2.2 压汞实验
第5章 孔隙发育影响因素
    5.1 有机质含量与孔隙特征的关系
    5.2 有机质成熟度的影响
    5.3 矿物含量的影响
    5.4 综合因素影响分析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四川盆地及周缘下古生界页岩气深埋藏-强改造独特地质作用[J]. 刘树根,邓宾,钟勇,冉波,雍自权,孙玮,杨迪,姜磊,叶玥豪.  地学前缘. 2016(01)
[2]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气田南部古风化壳岩溶储层有效性评价[J]. 司马立强,黄丹,韩世峰,冯春珍,焦雨佳,宁治军.  天然气工业. 2015(04)
[3]黔西北龙马溪组页岩微观孔隙结构及储气特征[J]. 薛冰,张金川,唐玄,杨超,陈前,满向杰,党伟.  石油学报. 2015(02)
[4]鄂尔多斯盆地长7湖相泥页岩孔隙演化特征[J]. 吴松涛,朱如凯,崔京钢,崔景伟,白斌,张响响,金旭,朱德升,游建昌,李晓红.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5(02)
[5]富有机质泥页岩有机质孔隙研究进展[J]. 罗小平,吴飘,赵建红,杨宁.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1)
[6]页岩气储层粘土矿物孔隙特征及其甲烷吸附作用[J]. 王茂桢,柳少波,任拥军,田华.  地质论评. 2015(01)
[7]川南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储集空间定量表征[J]. 王玉满,董大忠,杨桦,何伶,王世谦,黄金亮,蒲泊伶,王淑芳.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4(06)
[8]库车拗陷依奇克里克构造带侏罗系泥页岩孔隙特征及影响因素[J]. 任泽樱,刘洛夫,高小跃,肖飞,王英,吴康军,肖正阳.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2014(02)
[9]页岩孔隙结构对甲烷吸附能力的影响[J]. 侯宇光,何生,易积正,张柏桥,陈学辉,王亿,张建坤,程春阳.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4(02)
[10]滇黔北地区筇竹寺组高演化页岩气储层微观孔隙特征及其控制因素[J]. 梁兴,张廷山,杨洋,张朝,龚齐森,叶熙,张介辉.  天然气工业. 2014(02)

博士论文
[1]煤和泥页岩纳米孔隙的成因、演化机制与定量表征[D]. 焦堃.南京大学 2015
[2]页岩储层特征与渗流机理研究[D]. 郭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 2014

硕士论文
[1]柴达木盆地东部石炭系页岩纳米级孔隙特征研究[D]. 孙艳玲.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
[2]黔西北地区龙潭组页岩气形成条件与分布预测[D]. 孙全宏.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
[3]渝东南地区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储层特征[D]. 李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
[4]黔中隆起及周缘志留纪层序地层格架及其古地理背景[D]. 张丛.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6



本文编号:29298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9298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c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