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滇西点苍山深变质杂岩晚期剥露的构造—热演化

发布时间:2020-12-24 06:09
  作为印支地块东部边界的哀牢山-红河走滑断层带,其在新生代印度-欧亚板块碰撞与后碰撞演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沿该走滑断层带发育了多个孤立出现的狭长深变质杂岩体,其中点苍山变质杂岩即是发育在该走滑断层带上的四个变质杂岩体之一。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及详细的野外地质观测的基础上,对点苍山深变质岩石变形-变质作用和剥露过程开展了相关研究。通过光学显微镜(OM)、阴极发光(CL)、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电子探针(EMPA)、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以及结合40Ar-39Ar构造热年代学技术等手段,重点对晚期叠加低温糜棱岩的显微构造、变形矿物晶格优选定向和矿物相成分鉴定、变形温压条件估算、变形矿物含水性实验及点苍山变质杂岩剥露冷却史等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和综合分析。所有的研究结果表明:(1)点苍山深变质杂岩新生代以来经历了四期变质-变形作用,即早期高温峰期变质阶段(M1)和高温左行剪切变质-变形阶段(M2),随后发生了叠加低温退变质-变形作用阶段(M3)和依次的脆性变形作用阶段(M4),并伴随着区域性伸展和点苍山变质杂岩的剥露过程;(2)叠加低...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滇西点苍山深变质杂岩晚期剥露的构造—热演化


本文选题研究技术路线图

剥露,变质杂岩,构造-热演化,走滑剪切


中国地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这些变质杂岩剥露过程中早期左行走滑剪切作用和晚期脆性正断层作用及义;(4)走滑剪切与深变质杂岩剥露是否相关;(5)变质核杂岩的变形-变质和构造-热演化历史的建立即 P-T-t-D(深度)-d(变形)-f(流体)或 m(熔体);(6)这质核杂岩的剥露与区域性的板块运动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刘俊来,2007;Caol., 2011a, 2017b; Chen et al., 2017; Zhang et al., 2017)。

同位素测年,测年,大学,实验室


程雪梅:滇西点苍山变质核杂岩晚期剥露的构造-热演化过程大学地质与地理系40Ar-39Ar 实验室完成的(图 3.1)。测试前期处理过程如下:(1)选样、碎样:根据研究区的所采集的样品,选取合适的样品进得到粒径约 250~500μm 的粉末样;(2)测试矿物的清洗、烘干与挑选:粉末样品进行清洗并烘干,然后挑选主要测试的矿物颗粒,如角闪石、白母、钾长石、磷灰石等,本文主要挑选白云母和黑云母展开测试。挑矿物,每个矿物大概挑选 50~100 粒,且挑选纯净的、没有包裹体的颗粒为佳其他成分的加入的影响;(3)中子辐照:上述工作准备完毕后将样品放到行中子辐照。


本文编号:29351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9351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d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