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列断层粘滑运动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数值模拟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4 14:18
雁列断层是常见的断层组合样式之一,其粘滑运动是地震发生的一种机制。数值模拟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捕捉到这一野外难以观测的现象。本文建立二维雁列断层模型,采用粘弹性力学参数,建立接触单元,模拟了十万年时间雁列断层粘滑运动过程(即地震的相关活动)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对不同参数的模型对比发现:(1)在边界挤压条件下,雁列断层呈现粘滑运动状态,断层的突然位错伴随着应力的突然下降。断层的最大位错为7.2米,平均地震的复发周期为4846年,与实际震例具有可比性。(2)断层位错的空间分布不均匀,受挤压速率和雁列断层重叠区域的双重影响:离断层重叠区域越近,离挤压边界越近,粘滑运动也最为剧烈,地震活动性越强,地震时断层位错量越大;相反,远离重叠区域,靠近断层尾端,离挤压边界越远,地震活动性就越弱,断层的位错量也越小。(3)在相同地质条件下,摩擦系数越小,地震发生的频率就越高,地震的复发周期越短,但位错量相对较小,容易发生震级较小的地震;摩擦系数越大,地震发生的频率越低,地震的复发周期越长,但是位错量相对较大,容易发生震级较高的地震。(4)在相同地质条件下,边界挤压速率越大,地震发生的频率就越高,地震的复发周期越...
【文章来源】:河北地质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应力应变曲线
图 2.1 应力应变曲线Fig. 2.1 stress-strain curve粘弹性模型有以三种分别为 Maxwell 、Kelvin、标准弹性模型的组成。ll 体型示意图如下图 2.2 所示由两个器件组成,将阻尼器为理想线性弹性体,阻尼器为牛顿流体,阻尼器和弹系。
图 2.3 Kelvin 体原理模型Fig. 2.3 Kelvin Schematic diagram EteE10变为 0;t 大于 0 时,曲线上升,速率逐渐减小;)()00 E H(t t越函数, ( t)为脉冲函数。力等于 E0 ;t= 0 时,应力无穷大;t 小于 0 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拉张型雁列构造雁列区贯通过程中剪切应变降异常的数值模拟[J]. 王学滨,吕家庆,马冰.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4(06)
[2]岩石高速摩擦实验的进展[J]. 马胜利,姚路,嶋本利彦,東郷徹宏,侯林锋,王羽. 地震地质. 2014(03)
[3]基于速率-状态依赖摩擦本构关系研究不同因素对断层黏滑运动的影响[J]. 孙楠,吴小平,解朝娣,阎春恒,许亚吉.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3)
[4]黏滑实验的震级评估和应力降分析[J]. 郭玲莉,刘力强,马瑾. 地球物理学报. 2014(03)
[5]断层自发破裂动力过程的有限单元法模拟[J]. 袁杰,朱守彪. 地球物理学报. 2014(01)
[6]日本俯冲带地震发生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J]. 姜辉,邓志辉,高祥林,陈梅花,杨竹转. 地球物理学报. 2013(07)
[7]岩盐断层带摩擦滑动的速度依赖性转换及其地震学意义[J]. 缪阿丽,马胜利,侯林锋,姚路. 地球物理学报. 2012(10)
[8]断层黏滑动态变形过程的实验研究[J]. 宋义敏,马少鹏,杨小彬,郭文婧,施惠基. 地球物理学报. 2012(01)
[9]粘弹性数值模拟龙门山断裂带应力积累及大震复发周期[J]. 柳畅,朱伯靖,石耀霖. 地质学报. 2012(01)
[10]5°拐折断层在黏滑过程中物理场演化与交替活动的实验研究[J]. 云龙,郭彦双,马瑾. 地震地质. 2011(02)
博士论文
[1]正断层发生地震的动力学过程数值模拟研究[D]. 马晓静.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2
[2]几种模拟断层泥摩擦滑动速度依赖性转换的实验研究[D]. 缪阿丽.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1
[3]大尺度断层活动数值模拟及地震学研究[D]. 薛霆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甘孜—玉树断裂带古地震研究[D]. 颜丙雷.成都理工大学 2017
[2]基于有限元法的区域构造活动与地质灾害数值模拟研究[D]. 徐超.长安大学 2015
[3]基于构型优化的高灵敏度微质量传感器设计与分析[D]. 朱传月.大连理工大学 2014
本文编号:2935801
【文章来源】:河北地质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应力应变曲线
图 2.1 应力应变曲线Fig. 2.1 stress-strain curve粘弹性模型有以三种分别为 Maxwell 、Kelvin、标准弹性模型的组成。ll 体型示意图如下图 2.2 所示由两个器件组成,将阻尼器为理想线性弹性体,阻尼器为牛顿流体,阻尼器和弹系。
图 2.3 Kelvin 体原理模型Fig. 2.3 Kelvin Schematic diagram EteE10变为 0;t 大于 0 时,曲线上升,速率逐渐减小;)()00 E H(t t越函数, ( t)为脉冲函数。力等于 E0 ;t= 0 时,应力无穷大;t 小于 0 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拉张型雁列构造雁列区贯通过程中剪切应变降异常的数值模拟[J]. 王学滨,吕家庆,马冰.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4(06)
[2]岩石高速摩擦实验的进展[J]. 马胜利,姚路,嶋本利彦,東郷徹宏,侯林锋,王羽. 地震地质. 2014(03)
[3]基于速率-状态依赖摩擦本构关系研究不同因素对断层黏滑运动的影响[J]. 孙楠,吴小平,解朝娣,阎春恒,许亚吉.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3)
[4]黏滑实验的震级评估和应力降分析[J]. 郭玲莉,刘力强,马瑾. 地球物理学报. 2014(03)
[5]断层自发破裂动力过程的有限单元法模拟[J]. 袁杰,朱守彪. 地球物理学报. 2014(01)
[6]日本俯冲带地震发生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J]. 姜辉,邓志辉,高祥林,陈梅花,杨竹转. 地球物理学报. 2013(07)
[7]岩盐断层带摩擦滑动的速度依赖性转换及其地震学意义[J]. 缪阿丽,马胜利,侯林锋,姚路. 地球物理学报. 2012(10)
[8]断层黏滑动态变形过程的实验研究[J]. 宋义敏,马少鹏,杨小彬,郭文婧,施惠基. 地球物理学报. 2012(01)
[9]粘弹性数值模拟龙门山断裂带应力积累及大震复发周期[J]. 柳畅,朱伯靖,石耀霖. 地质学报. 2012(01)
[10]5°拐折断层在黏滑过程中物理场演化与交替活动的实验研究[J]. 云龙,郭彦双,马瑾. 地震地质. 2011(02)
博士论文
[1]正断层发生地震的动力学过程数值模拟研究[D]. 马晓静.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2
[2]几种模拟断层泥摩擦滑动速度依赖性转换的实验研究[D]. 缪阿丽.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1
[3]大尺度断层活动数值模拟及地震学研究[D]. 薛霆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甘孜—玉树断裂带古地震研究[D]. 颜丙雷.成都理工大学 2017
[2]基于有限元法的区域构造活动与地质灾害数值模拟研究[D]. 徐超.长安大学 2015
[3]基于构型优化的高灵敏度微质量传感器设计与分析[D]. 朱传月.大连理工大学 2014
本文编号:29358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935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