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湾甸—凤庆地区中生代以来陆相盆地沉积特征及构造控制
发布时间:2020-12-28 21:38
研究区(湾甸-勐统-凤庆)地处“三江”构造带南段,区域上横跨冈瓦纳大陆东缘的保山-镇康地块,昌宁-孟连带,以及劳亚大陆西缘的扬子地块,是研究中国西南板块运动学、动力学和板块边缘造山的理想研究场所。本文以云南保山–龙陵地区湾甸坝等3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所采集野外资料为基础依据,结合前人相关区域的理论研究,从盆地沉积物入手,运用地层学、沉积学等相关理论知识对研究区(湾甸-勐统-凤庆)中生代以来的陆相盆地地层沉积(J2m、E1mg、N2m、Q)特征及发育演化特征进行分析,并进行古流向恢复;结合各构造单元内的差异沉积,对沉积盆地的时空演化规律进行探讨;结合盆地各沉积地层的砾石成分、粒径、磨圆度、分选性等特征,对沉积物的源区方向、搬运距离、源区性质进行研究,以此来讨论研究区中生代以来陆相盆地沉积与区域构造演化的关系。滇西湾甸—凤庆地区自中侏罗世以来开始接受陆相沉积。其中,勐戛组(J2m)发育浅海相沉积及陆相河流沉积,沉积环境向海陆过渡型转变;木瓜河组(E1mg)发育磨拉石-陆相碎屑岩建造;...
【文章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图(据李文昌等,2010,有修改)
图 1-2 技术路线图1.3.2 完成的工作量本文经过室内资料整理、手标本分析、薄片鉴定,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国内外先进的研究方法,对研究区中-新生代沉积地层进行综合分析,对研究区中—新生代时期陆相盆地的沉积特征和构造演化的关系进行探讨,所涉及主要工作量如下表(表 1-1)。表 1-1 完成工作量统计表内容 数量 备注显微照相 约 15 张图表绘制 35 张编制构造剖面 29 条 146km
第 2 章 区域地质概况区大地构造位置区域上处于“三江”构造带南段,横跨冈瓦纳大陆东缘的-孟连带及劳亚大陆西缘的扬子地块,在地质演化过程中造作用、新特提斯构造作用及印度–喜马拉雅构造作用的域的重要单元。古特提斯洋的俯冲、关闭、碰撞造山,怒带的隆升等,影响或控制了联测区的大地构造环境(图
本文编号:2944433
【文章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图(据李文昌等,2010,有修改)
图 1-2 技术路线图1.3.2 完成的工作量本文经过室内资料整理、手标本分析、薄片鉴定,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国内外先进的研究方法,对研究区中-新生代沉积地层进行综合分析,对研究区中—新生代时期陆相盆地的沉积特征和构造演化的关系进行探讨,所涉及主要工作量如下表(表 1-1)。表 1-1 完成工作量统计表内容 数量 备注显微照相 约 15 张图表绘制 35 张编制构造剖面 29 条 146km
第 2 章 区域地质概况区大地构造位置区域上处于“三江”构造带南段,横跨冈瓦纳大陆东缘的-孟连带及劳亚大陆西缘的扬子地块,在地质演化过程中造作用、新特提斯构造作用及印度–喜马拉雅构造作用的域的重要单元。古特提斯洋的俯冲、关闭、碰撞造山,怒带的隆升等,影响或控制了联测区的大地构造环境(图
本文编号:29444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944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