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内蒙古朝不楞铁多金属矿床物质组成与矿床成因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9 14:56
  朝不楞铁多金属矿床位于兴蒙造山带中段,是一处以铁为主,伴生锌、铜、铅、铋、钨、锡、金、银、镓、铟、镉等元素的矽卡岩(接触交代)型多金属矿床。矿床中矿石矿物主要有磁铁矿、黄铜矿、黄铁矿、方铅矿、磁黄铁矿、闪锌矿、毒砂、斜方砷铁矿、自然铋、斜方辉铋铅矿、辉铋矿、斑铜矿、辉铜矿等;矽卡岩矿物主要为石榴子石、辉石、蔷薇辉石、绿帘石、云母、角闪石、绿泥石等。根据矿物共生组合与矿物间穿切关系,可将矿床的成矿过程划分矽卡岩期、硫化物期和表生期。矿石中四个世代的闪锌矿由于Fe含量不同具有四种不同的内反射色,分别呈暗红色、红褐色、褐色、黄色,平均Fe含量分别为12.34%、7.82%、4.37%、3.11%。根据闪锌矿中Fe含量与形成温度的关系判断,闪锌矿主要形成于中高温环境,温度跨度较大,四个世代的闪锌矿形成温度依次递减。矿床中的石榴子石主要为钙铝榴石—钙铁榴石系列,整体富集钙铁榴石。石榴子石按生成顺序分为两期,第Ⅰ期石榴子石较为富铁,稀土元素总量较低,稀土配分模式呈轻稀土富集、Eu正异常的右倾曲线,为岩浆热液成因,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热液;第Ⅱ期石榴子石较为富铝,稀土元素总量较高,稀土配分模式呈重稀土...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内蒙古朝不楞铁多金属矿床物质组成与矿床成因研究


朝不楞区域交通位置图

地质图,多金属矿床,地质图,新近系


2 区域地质背景上侏罗统布拉根哈达组(J3b)厚度 250m 左右,矿区东北部有零星分布,岩性主要为流纹岩、流纹斑岩、松脂岩,局部可见凝灰岩。(3)新近系(N)、第四系(Q)新近系上新统地层厚度 0~50m,主要成分为红粘土,底部可见砾石。区内第四系地层厚度 0~70m,主要成分为风成砂土、砂砾层和松散的堆积物。

断裂构造,燕山早期,地层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学位论文四期构造运动,即加里东中晚期、华力西早期、燕山早期以及喜马拉雅期。其中,华力西早期构造活动在本地区表现最为强烈,是本地区主要构造形成的时期,在后期又经历了燕山早期和喜山期构造运动,但主要体现在对前期构造的叠加(张冰,2010)。NE 和 NW 向张性断裂是本地区成矿流体的重要通道和容矿构造,构造与地层、岩浆岩共同控制了东乌旗地区矽卡岩型和脉型矿床的形成。由于区内第四系覆盖较广,构造轮廓并不清楚,在野外根据工程控制地层产中和区域构造线的分析,认为朝不楞地区的老地层是一个北东走向,倾向南东的倒转褶皱(徐延铭等,2011)。


本文编号:29458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9458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7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