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尼泊尔Mw7.8地震的震后形变机制——震后余滑效应和黏滞性松弛效应
发布时间:2021-01-12 20:06
利用较为完善的球体位错理论,结合尼泊尔地震震后1年GPS数据,研究2015年尼泊尔Mw7.8地震震后形变机制。探索了两种不同的震后形变机制模型:①单一的震后余滑模型(模型1);②震后余滑和黏滞性松弛联合模型(模型2)。模型1研究结果表明,震后余滑主要发生在20~35 km深度处,位于同震破裂的下倾区域;余滑以逆冲为主,伴随有右旋走滑分量,其中最大逆冲和走滑分量分别为20 cm和11 cm;震后余滑释放的地震矩为1.23×1020Nm,等效于Mw7.33地震。模型2得到的余滑分布与模型1相一致,但累积滑动量略小,释放地震矩为1.1×1020Nm,等效于Mw7.32地震。模型2研究表明尼泊尔地震震源区岩石圈弹性层厚度和地幔黏滞性系数的最优值分别为40 km和2×1019Pa·s。综上所述,尼泊尔地震震后1年时间内,震后余滑效应起主导作用,黏滞性松弛效应起次要作用。
【文章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20,45(10)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尼泊尔地震震后1年的水平形变和垂直形变[12]
本文采用Tanaka等的黏弹性球体位错理论,模拟计算2015年尼泊尔Mw7.8地震震后地幔黏滞性松弛效应造成的地表形变,所依据的地球分层模型由PREM模型改造而来[20-21]。基于该理论采用二维网格搜索法搜寻震源区域最优的岩石圈弹性层厚度(E)和地幔的黏滞性系数(η)。在模拟黏滞性松弛效应所造成的地表形变时,考虑到震后余滑造成的黏滞性松弛的不可忽略性[13],将尼泊尔地震断层同震滑动[28]及上节反演所得的震后断层余滑作为震后黏滞性松弛效应的共同诱发源。图3 2015年尼泊尔Mw7.8地震震后1年累计位移的观测值与震后余滑模型模拟结果(模型1)(两红色五角星分别为主震和最大余震位置,矩形框为震后余滑断层面在地表的投影)
图2 震后余滑断层模型倾角搜索结果(红色圆点为最优搜索结果)图4 震后1年累计断层余滑分布(灰色线为断层面深度等值线,蓝色等值线为间隔1 m的同震滑动分布,白色箭头为断层余滑滑动方向)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尼泊尔Mw 7.9级地震同震垂直位移与断层运动模型[J]. 李水平,王琪,陈刚,乔学军,杨少敏,何平,陈超.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7(10)
[2]2015年尼泊尔地震破裂过程的统一模型[J]. 刘刚,杨少敏,师宏波,聂兆生,熊维,王迪晋,李恒,周宇,乔学军,谭凯,王琪. 地球物理学报. 2017 (07)
[3]GPS观测结果反映的尼泊尔Mw7.8地震孕震特征[J]. 占伟,武艳强,梁洪宝,朱爽,张风霜,刘金钊. 地球物理学报. 2015(05)
本文编号:2973462
【文章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20,45(10)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尼泊尔地震震后1年的水平形变和垂直形变[12]
本文采用Tanaka等的黏弹性球体位错理论,模拟计算2015年尼泊尔Mw7.8地震震后地幔黏滞性松弛效应造成的地表形变,所依据的地球分层模型由PREM模型改造而来[20-21]。基于该理论采用二维网格搜索法搜寻震源区域最优的岩石圈弹性层厚度(E)和地幔的黏滞性系数(η)。在模拟黏滞性松弛效应所造成的地表形变时,考虑到震后余滑造成的黏滞性松弛的不可忽略性[13],将尼泊尔地震断层同震滑动[28]及上节反演所得的震后断层余滑作为震后黏滞性松弛效应的共同诱发源。图3 2015年尼泊尔Mw7.8地震震后1年累计位移的观测值与震后余滑模型模拟结果(模型1)(两红色五角星分别为主震和最大余震位置,矩形框为震后余滑断层面在地表的投影)
图2 震后余滑断层模型倾角搜索结果(红色圆点为最优搜索结果)图4 震后1年累计断层余滑分布(灰色线为断层面深度等值线,蓝色等值线为间隔1 m的同震滑动分布,白色箭头为断层余滑滑动方向)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尼泊尔Mw 7.9级地震同震垂直位移与断层运动模型[J]. 李水平,王琪,陈刚,乔学军,杨少敏,何平,陈超.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7(10)
[2]2015年尼泊尔地震破裂过程的统一模型[J]. 刘刚,杨少敏,师宏波,聂兆生,熊维,王迪晋,李恒,周宇,乔学军,谭凯,王琪. 地球物理学报. 2017 (07)
[3]GPS观测结果反映的尼泊尔Mw7.8地震孕震特征[J]. 占伟,武艳强,梁洪宝,朱爽,张风霜,刘金钊. 地球物理学报. 2015(05)
本文编号:29734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973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