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赣北地区末次冰期粉尘沉积记录的古气候演化信息

发布时间:2017-04-10 23:43

  本文关键词:赣北地区末次冰期粉尘沉积记录的古气候演化信息,,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国南方红色风化壳上部的的黄棕色土壤层在长江中下游分布最广,层序最厚,具有加积属性,并且其母质可能具有风成成因。详细地研究这些地层蕴含的信息,对于重建中国南方特别是长江流域的晚更新世以来的古气候和古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目前发现的黄棕色土层最厚的且母质初步断为粉尘属性的九江彭泽太平关剖面为研究对象,在释光年代学基础之上,综合运用粒度、地球元素化学、色度等指标与手段,在进一步论证太平关剖面母质的粉尘来源属性的基础上,阐述了末次冰期赣北地区区域古气候、古环境的信息演化特点,研究表明:1、太平关剖面黄棕色土层(以下称赣北黄土),形成年代为末次冰期;根据太平关剖面中底部的OSL年代与其上风向(长江南岸)同属一个风成体系—风成沙山的OSL年代测试结果,太平关剖面黄棕色土层的起始年代为距今85-90Ka,终止年代为距今10-12Ka,前后持续大约8万年左右。2、基于粒度、色度、风化程度及网纹特征,太平关剖面可辨识出存在至少4个黄土-古土壤沉积序列,底部的存在的网纹黄色土(或称网纹黄土),其实是一种古土壤。3、太平关剖面的赣北黄土,其粒度的风成“基本粒组”粉砂(5—50μm)含量达到了50%-85%(集中于65-75%),粘土次之(平均为19.3%),砂的含量最小,平均为5.2%,砂质颗粒均小于120um,表明此处的黄棕色土层的质地是含粘土质粉砂。其粒度参数、粒度组成与巫山黄土、宣城黄土、宁镇黄土等母质是粉尘的南方黄土基本一致而偏粗,而和长江河流沉积物差别明显。4、太平关剖面黄棕色土层的常量元素揭示,剖面的化学风化比南京燕子矶下蜀黄土,洛川黄土都高,也比长江河漫滩略高。中上部的黄土-古土壤层,处在脱Ca、Na阶段显著,底部网纹化黄土层具有脱K、Si和富Al阶段,其化学风化强度底部增加。5、粒度、色度与土壤化学风化强度揭示,太平关剖面存在显著的“沉积-成土”旋回,砂与粗粉砂/粘土与粉砂比值,黄土层对应的数值要比古土壤的高,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显著的2万年准周期特点;用Rb/Sr和CIA指标阐述的各层的化学风化强度,古土壤对应的值要大于黄土层,这说明在古土壤层中的化学风化强度更大,气候暖湿,夏季风的强度增强,也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2万年周期特点。准2万年周期的沉积-成土旋回变化特征,表明赣北黄土的区域粉尘堆积特征所反映的冬夏季风主导的气候波动,具有显著的岁差周期旋回特征,具有低纬度地区的特征。但南方湿热的气候特点,使冬夏季风气候记录具有相互叠加的复杂特点,需要注意;研究为南方第四纪古气候环境记录研究提供了一些学术借鉴。
【关键词】:黄土—古土壤 赣北地区 网纹化 岁差周期 末次冰期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53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6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下蜀黄土国内外研究现状10-13
  • 1.2.1 下蜀黄土概况10-11
  • 1.2.2 成因11-13
  • 1.3 赣北黄土概况13-14
  • 1.4 研究意义14-16
  • 2 研究材料及方法16-21
  •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16
  • 2.2 研究内容与实验方法16-21
  • 2.2.1 剖面描述16-19
  • 2.2.2 样品采集与测试19-21
  • 3 赣北黄土光释光年代特征21-28
  • 3.1 光释光测年21
  • 3.2 年代分析21-25
  • 3.3 沉积速率25-26
  • 3.4 古气候意义26-28
  • 4 赣北黄土粒度特征28-33
  • 4.1 粒度组成特征28-30
  • 4.2 粒度频率曲线特征及其指示意义30-33
  • 5 赣北黄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33-40
  • 5.1 常量元素特征33-34
  • 5.2 化学风化特征34-40
  • 5.2.1 UCC标准化34-35
  • 5.2.2 CIA和Rb/Sr、Na_2O/K_2O35-38
  • 5.2.3 A-CN-K图解38
  • 5.2.4 稳定元素特征38-40
  • 6 赣北黄土色度特征40-43
  • 6.1 色度参数40-41
  • 6.2 剖面色度特征41-43
  • 7 赣北黄土微区观测43-49
  • 7.1 剖面微形态特征43-44
  • 7.2 剖面微区元素特征44-49
  • 8 赣北黄土古环境意义49-58
  • 8.1 粒度反映的古气候环境意义49-52
  • 8.2 常量元素反映的古气候环境意义52-55
  • 8.3 色度和微形态反映的古气候环境意义55-58
  • 8.3.1 色度反映的古气候环境意义55-56
  • 8.3.2 微区元素反映的古气候环境意义56-58
  • 9 结论58-59
  • 问题与展望59-60
  • 参考文献60-67
  • 致谢67-69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东兴,吴桑云,郁彰;末次冰期以来黄河变迁[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3年02期

2 李从先,张桂甲;末次冰期时存在入海的长江吗?[J];地理学报;1995年05期

3 刘锡清;末次冰期陆架古环境新说——《陆架沙漠化》一书评介[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7年02期

4 叶玮,董光荣,袁玉江,马英杰;新疆伊犁地区末次冰期气候的不稳定性[J];科学通报;2000年06期

5 胡思辉,袁胜元;黄土高原西缘地区末次冰期气候不稳定事件[J];许昌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6 王运生;黄润秋;段海澎;韦猛;;中国西部末次冰期一次强烈的侵蚀事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7 郑妍;郑洪波;王可;;末次冰期以来东海内陆架沉积反映的海平面变化[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9期

8 李保生,董光荣,祝一志,李森,任秀生,靳鹤龄,金炯,高尚玉;末次冰期以来塔里木盆地沙漠、黄土的沉积环境与演化[J];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1993年06期

9 黄镇国,张伟强,蔡福祥,徐起浩;华南末次冰期盛期最低海面问题[J];地理学报;1995年05期

10 夏东兴,刘振夏,吴桑云,崔金瑞;末次冰期黄河解体事件初探[J];海洋与湖沼;199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党皓文;翦知nc;成鑫荣;BASSINOT Franck;;西菲律宾海末次冰期以来的浊流沉积及其古环境意义[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5届学术年会——纪念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80周年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许江;汪卫国;毛建利;;福建北部沿海层序地层记录的末次冰期以来全球海平面变化[A];第九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徐建;KUHNT Wolfgang;HOLBOURN Ann;ANDERSEN Nils;;末次冰期以来西太平洋暖池地区表层海水温度和氧同位素变化及其古气候学意义[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5届学术年会——纪念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80周年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李徐生;杨达源;房迎山;;末次冰期鄱阳湖风成沙丘及其风尘衍生堆积序列[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5 李彦彦;王建;周晓华;白世彪;曹光杰;;流速断面法在长江古流量估算中的应用[A];第七届全国地理学研究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刘强;顾兆炎;刘嘉麒;吕厚远;储国强;;湛江湖光岩玛珥湖沉积物有机碳同位素记录的末次冰期以来植被演化与古气候古环境变化的响应关系[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7 党心悦;杨欢;谢树成;;末次冰期以来渭南黄土类脂物的分布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张平中;Kathleen R.Johnson;陈发虎;B.Lynn Ingram;Hai Cheng;庞福顺;;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带石笋记录的末次冰期亚洲季风变化[A];高分辨记录与同位素技术在环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9 何潇;李清;李廷勇;王建力;王昕亚;林玉石;张美良;;重庆地区末次冰期短尺度气候变化的高分辨石笋记录[A];全国第十一届洞穴大会学术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中国文物报社总编辑 曹兵武;马年说马:怀念马[N];光明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葛倩;晚末次冰期以来南海古环境和古气候记录[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2 管清玉;末次冰期旋回气候高度不稳定性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3 钟艳霞;末次冰期以来黄土高原西部地区环境变化的黄土有机地球化学记录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4 陈安东;云南大理点苍山末次冰期冰川地貌与冰碛物特征及其发育时代[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5 侯红明;末次冰期以来南沙海区古环境演变研究[D];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建武;青海天峻木里冻土区末次冰期以来的气候变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徐传奇;赣北地区末次冰期粉尘沉积记录的古气候演化信息[D];江西师范大学;2016年

3 于涛;末次冰期北京西山黄土中高分辨率的植被演化过程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4 刘维明;川西高原黄土记录的末次冰期气候变化[D];兰州大学;2008年

5 高志远;四川螺髻山末次冰期与环境演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6 许善洋;靖远黄土记录的末次冰期旋回气候变化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7 于英鹏;沙漠边缘末次冰期旋回黄土记录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D];兰州大学;2011年

8 贾玉芳;末次冰期以来鄱阳湖沙山沉积及其环境意义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类延斌;江河源区希门错岩芯记录的末次冰期以来的环境变化[D];兰州大学;2006年

10 张贤芳;苏北里下河地区末次冰期中晚期气候与环境演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赣北地区末次冰期粉尘沉积记录的古气候演化信息,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78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978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4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