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青藏高原狮泉河—改则一带新生代火山岩地质特征及其动力学意义

发布时间:2021-01-16 00:42
  青藏高原新生代的岩浆作用能够揭示高原构造演化的重要信息。本文以青藏高原冈底斯带西段羌塘地块南部改则盆地、拉萨地块西部雄巴盆地、以及狮泉河—左左一带发育的新生代火山岩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翔实的野外考察及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利用岩浆岩岩石学、矿物学、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Sr-Nd-Pb-Hf同位素示踪等手段,查明了该地区新生代火山岩地质特征,探讨了岩浆作用、构造演化与高原隆升的关系,为青藏高原新生代碰撞—后碰撞过程提供了科学依据。获得的主要创新成果和认识如下:(1)厘定了青藏高原狮泉河—改则一带始新世—中新世火山活动的时间序列。改则地区美苏组的时代上限一直以来存在争议,本文选取美苏组顶部的流纹岩、粗安岩进行了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美苏组的时代上限为37.4±0.4 Ma。革吉—雄巴地区发育的粗安岩样品锆石U-Pb定年结果为24.9±0.3 Ma与22.9±0.6Ma,代表该区火山岩形成于渐新世末至中新世初;狮泉河—左左地区分布的郎久组火山岩被认为是早白垩世的岩浆产物,本次对郎久组内部发育的流纹岩进行了锆石U-Pb定年,定年结果与前人的认识差别较大,流纹岩锆石结晶年龄为22.3...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青藏高原狮泉河—改则一带新生代火山岩地质特征及其动力学意义


青藏高原新生代火山岩分布图(据Longetal.,2015;YinandHarrison,2000;Dingetal.,(2003,2007);Chungetal.,2005;Guoetal.,2006;Wangetal.,2008修编)

技术路线图,动力学意义,岩矿鉴定,地球化学分析


在野外调查和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地质年龄测定、岩矿鉴定、地球化学分析和同位素示踪等方法,对狮泉河—改则一代新生代火山岩地质特征及其动力学意义进行系统研究。论文技术路线图如下图所示(图 1-2)。

张耀,构造单元划分,地质简图,青藏高原


图 3-1 青藏高原西南部构造单元划分简图(a)和改则地区地质简图(b)(张耀玲等,2018)JSSZ,金沙江缝合带; BNSZ,班公湖-怒江缝合带;SNMZ,狮泉河-纳木错蛇绿混杂岩带;LMF,洛巴堆-米拉山断裂;IYZSZ,印度-雅鲁藏布缝合带Fig. 3-1 a-Tectonic units division of Southwestern Qinghai-Tibet Pleatue; b-Geological map ofGerze area (Zhang et al., 2018 )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藏改则地区美苏组岩浆岩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J]. 张耀玲,沈燕绪,吴珍汉,赵珍.  地质力学学报. 2018(01)
[2]西藏措勤县雄玛地区始新统林子宗群帕那组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背景[J]. 鲍春辉,丁枫,王乾,刘寿航,徐峰,何朝鑫.  地质论评. 2014(02)
[3]岩浆作用与青藏高原演化[J]. 莫宣学.  高校地质学报. 2011(03)
[4]青藏高原拉萨地块西部雄巴盆地后碰撞钾质-超钾质火山岩年代学与地球化学[J]. 刘栋,赵志丹,朱弟成,王青,隋清霖,刘勇胜,胡兆初,莫宣学.  岩石学报. 2011(07)
[5]青藏高原中段渐新世逆冲推覆构造[J]. 吴珍汉,赵立国,叶培盛,胡道功,周春景.  中国地质. 2011(03)
[6]青藏高原古近纪-新近纪地层分区与序列及其对隆升的响应[J]. 张克信,王国灿,季军良,骆满生,寇晓虎,王岳明,徐亚东,陈奋宁,陈锐明,宋博文,张楗钰,梁银平.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0(12)
[7]青藏高原中段古近纪早期古构造演化[J]. 吴珍汉,胡道功,叶培盛,吴中海,张耀玲.  地球学报. 2009(06)
[8]用激光烧蚀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仪(LA-MC-ICPMS)测定锆石U-Pb同位素年龄的研究[J]. 李怀坤,耿建珍,郝爽,张永清,李惠民.  矿物学报. 2009(S1)
[9]认识青藏高原的重要窗口──羌塘地区近年来研究进展评述(代序)[J]. 李才,翟刚毅,王立全,尹福光,毛晓长.  地质通报. 2009(09)
[10]Mantle Input to the Crust in Southern Gangdese, Tibet, during the Cenozoic: Zircon Hf Isotopic Evidence[J]. 莫宣学,董国臣,赵志丹,朱弟成,周肃.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2009(02)



本文编号:29798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9798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a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