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南堡凹陷中浅层油气输导体系研究 ——以2号构造为例

发布时间:2021-01-24 20:21
  本论文通过对南堡凹陷2号构造原油和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油气运移、砂体和断裂输导体系的研究,划分了油源断裂类型,明确了砂体和断裂在油气输导过程中的作用,解决了研究区中浅层油气运移及其差异性富集等问题。根据原油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可以将原油划分为两种类型:其中,A类原油在研究区广泛分布,主要聚集在NP2-1井附近。B类原油分布较少,仅分布于NP23-X2407井附近的局部地区。根据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的差异,可以将烃源岩分为两类烃源岩,即沙河街组烃源岩(Ⅰ类烃源岩)和东三段烃源岩(Ⅱ类烃源岩)。通过油源对比分析得出,A类原油来源于II类烃源岩;而B类原油与I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更为相似。根据断裂的构造形态及断穿层位可以将南堡凹陷2号构造带油源断裂分为3种形式:断穿Es2+3的油源断裂、断穿Es1的油源断裂和断穿Ed3的油源断裂,并且断裂主要活动期集中在明化镇末期、沙河街期和东营期。此外,根据原油与油源断裂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并结合油源对比分析,得出活动性的油源断裂是研究区深层油气向中浅层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通过对研究区原油物... 

【文章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南堡凹陷中浅层油气输导体系研究 ——以2号构造为例


南堡凹陷不同构造带不同层位油气储量(据冀东油田勘探与开发研究院,2014)

技术路线图,油气,控制作用,体系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硕士学位论文-5-砂体输导体系控制作用主要包括:沉积相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砂体的空间展布与油气运移规律关系和连通性控制作用分析等方面。用砂地比对砂体连通性进行评价,通过含油气性评价了砂体输导体系的流体连通性。(5)对输导要素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在空间上还原输导要素的配置关系(源-断-砂组合),在时间上应用流体包裹体充注方法,对输导要素时空有效性进行分析和匹配。1.4.2技术路线如图1.2所示,本文研究内容从南堡凹陷2号构造中浅层油源对比入手,示踪了油气运移的方向,研究了断裂、砂体的分布特征等方面,进而分析了断裂、砂体与中浅层油气分布的关系,以及断裂层输导体系油气控制作用机理,最终分析得到输导要素组合而成的输导体系的输导作用。图1.2技术路线图Fig.1.2Technicalroadmap1.5主要工作量本人论文开展研究期间具体完成的工作量见表1.1。

构造位置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硕士学位论文-7-第2章研究区地质概况2.1研究区构造特征2.1.1研究区构造单元划分南堡凹陷是中国东部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北部的一个二级构造单元[12-13],包括滩海(1000km2)和陆上(932km2)两部分,南堡凹陷油气资源丰富且多套层系均含油。南堡凹陷由三大凸起(高柳构造带、北堡—老爷庙构造带和南堡1-5号构造带)和四个生烃次凹(拾场次凹、柳南次凹、林雀次凹和曹妃甸次凹)组成[14-15](图2.1)。南堡凹陷自上而下依次发育第四系平原组(Qp)、新近系明化镇组(Nm,包括Nm下和Nm上)、馆陶组(Ng)、东营组(包括Ed3、Ed2和Ed1)、古近系沙河街组(Es,包括Es3、Es2和Es1)和奥陶系(O)。南堡凹陷中浅层指Ed1、Ng和Nm,为典型的“下生上储”组合。图2.1南堡凹陷2号构造位置图[16]Fig.2.1LocationmapoftheNo.2structurebeltintheNanpuSag[16]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南堡凹陷天然气成因类型与勘探领域分析[J]. 高岗,董月霞,杨尚儒,赵忠新,董岩,刚文哲.  中国石油勘探. 2017(06)
[2]南堡凹陷东营组烃源岩评价及油源贡献[J]. 魏星,孙寅森.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17(03)
[3]南堡凹陷1号构造源上油气成藏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J]. 康海亮,林畅松,张宗和,刘晓.  中国石油勘探. 2017(03)
[4]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西南庄断层分段特征及演化[J]. 孙思敏,季汉成,王建伟,章惠,陈亮.  石油实验地质. 2016(05)
[5]断层圈闭油气成藏源-断-势控藏作用综合评价——以海塔盆地中部主要断陷带南一段为例[J]. 付广,陈建华.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5(06)
[6]南堡凹陷断层对中、上部含油组合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J]. 吕延防,韦丹宁,孙永河,胡明,刘哲,孙同文,王海学,许辰璐.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5(04)
[7]济阳坳陷断层活动差异性与油气富集关系[J]. 孙波,陶文芳,张善文,王永诗.  特种油气藏. 2015(03)
[8]断层对南堡凹陷潜山油气藏的控制作用[J]. 刘畅,陈冬霞,董月霞,刘国勇,张红臣,任苗颂,鲍颖俊.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5(01)
[9]南堡凹陷断-砂配置侧向输导油气能力评价方法[J]. 付广,孙同文,吕延防.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4(01)
[10]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断裂系统成因的构造解析[J]. 童亨茂,赵宝银,曹哲,刘国玺,顿小妹,赵丹.  地质学报. 2013(11)

博士论文
[1]南堡凹陷低孔渗介质条件下油气可动性研究及可动资源潜力预测[D]. 白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7

硕士论文
[1]南堡凹陷输导体系控藏模式研究[D]. 徐春强.中国石油大学 2010



本文编号:29978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9978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9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