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区小流域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02 01:59
地下水是流域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水资源短缺的黄土高原地区,地下水资源更加珍贵,是当地生态恢复和群众生产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保障。降水作为黄土丘陵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定量估算降水对地下水补给特征,是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关键。由于氢氧同位素示踪法估算成本较高,长期监测存在困难,通过易于监测的径流资料对地下水补给量进行估算显得尤为重要。而降水因子与地下水补给的关系研究对于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陕北安塞县纸坊沟、半沟流域和子洲县岔巴沟流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纸坊沟流域和2017年4月至10月半沟流域降水、地表水、地下水样品并测定各水体氢氧同位素,结合1959-1969年岔巴沟流域和2002-2014年纸坊沟流域日降水、日径流资料,通过退水分析法估算地下水补给量。用氢氧同位素示踪法和退水分析法共同探究黄土丘陵区地下水补给的时空分布特征,初步阐明降雨特性因子对地下水补给的影响机制,以期为黄土丘陵区地下水资源赋存转化特征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降水、地表水、地下水三种水体中,降水的氢氧同位素最为富集,地下水...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下水估算方法的进展
1.2.2 地下水补给的影响因素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研究内容及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纸坊沟流域
2.1.2 半沟流域
2.1.3 岔巴沟流域
2.2 研究内容
2.2.1 基于示踪法的地下水补给特征
2.2.2 基于退水分析法的地下水补给特征
2.2.3 降雨特性对地下水补给的影响
2.3 技术路线
2.4 研究方法
2.4.1 氢氧同位素样品采集与测定
2.4.2 氟利昂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2.4.3 退水分析法的数据来源与处理
2.4.4 地下水补给量的估算方法
2.4.5 水体传输时间估算与地下水定年
2.4.6 地下水蒸发估算
第三章 基于示踪法的地下水的补给特征研究
3.1 各水体氢氧同位素变化特征
3.2 氢氧同位素的影响因素
3.3 地下水的补给水源及蒸发损失
3.4 地下水补给的时空特征
3.4.1 地下水补给的月变化特征
3.4.2 地下水补给的季节特征
3.5 地下水年龄研究
3.5.1 基于氢氧同位素估算地下水补给的传输时间
3.5.2 基于氟利昂估算地下水的年龄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退水分析法的地下水的补给特征分析
4.1 水文要素特征分析
4.2 地下水补给量估算
4.3 地下水补给量与地表水文要素的关系
4.4 不同方法估算的补给量比较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降雨特性对地下水补给的影响研究
5.1 不同降雨类型的变化特征
5.2 不同降雨历时的年变化特征
5.3 地下水补给量与降水形式的关系
5.3.1 补给量与降雨类型的关系
5.3.2 补给量与降雨历时的关系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有待进一步的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3013838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下水估算方法的进展
1.2.2 地下水补给的影响因素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研究内容及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纸坊沟流域
2.1.2 半沟流域
2.1.3 岔巴沟流域
2.2 研究内容
2.2.1 基于示踪法的地下水补给特征
2.2.2 基于退水分析法的地下水补给特征
2.2.3 降雨特性对地下水补给的影响
2.3 技术路线
2.4 研究方法
2.4.1 氢氧同位素样品采集与测定
2.4.2 氟利昂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2.4.3 退水分析法的数据来源与处理
2.4.4 地下水补给量的估算方法
2.4.5 水体传输时间估算与地下水定年
2.4.6 地下水蒸发估算
第三章 基于示踪法的地下水的补给特征研究
3.1 各水体氢氧同位素变化特征
3.2 氢氧同位素的影响因素
3.3 地下水的补给水源及蒸发损失
3.4 地下水补给的时空特征
3.4.1 地下水补给的月变化特征
3.4.2 地下水补给的季节特征
3.5 地下水年龄研究
3.5.1 基于氢氧同位素估算地下水补给的传输时间
3.5.2 基于氟利昂估算地下水的年龄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退水分析法的地下水的补给特征分析
4.1 水文要素特征分析
4.2 地下水补给量估算
4.3 地下水补给量与地表水文要素的关系
4.4 不同方法估算的补给量比较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降雨特性对地下水补给的影响研究
5.1 不同降雨类型的变化特征
5.2 不同降雨历时的年变化特征
5.3 地下水补给量与降水形式的关系
5.3.1 补给量与降雨类型的关系
5.3.2 补给量与降雨历时的关系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有待进一步的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30138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013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