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黑龙江省嫩江—黑河构造混杂岩带金矿成矿作用及找矿预测

发布时间:2021-02-10 08:48
  嫩江—黑河构造混杂岩带位于兴安地块与松嫩地块拼合部位,近年来在构造带内陆续发现多个大中型金矿床和若干金矿化点。其构造位置特殊、内部岩石种类和变形特征复杂、成岩与变质时代多样。本文通过详细梳理该构造混杂岩带的变形史和动力背景,首次系统研究带内的永新、孟德河及科洛金矿床的成因矿物学、岩石学、岩石和矿床地球化学,确定了典型矿床的矿床成因和成矿模式,建立了区域构造控矿模式。并根据矿体特征参数和标型矿物特征参数填图预测了矿床深部和外围找矿靶区。(1)明确了构造变形与金矿的时空、物质来源关系。永新金矿床位于韧性剪切带边部,孟德河与科洛金矿均产于带内;成矿与变形时间近同时或稍晚;变形对孟德河和科洛金矿古老地层内的金元素起到活化作用,永新金矿的成矿与变形关系不明显。(2)确定了金矿床的主要金属矿物组合。以黄铁矿为主,其他硫化物较少。在永新金矿首次发现自然金和碲化物(辉碲铋矿、碲银矿、碲铅矿和碲金银矿)普遍存在,孟德河金矿含少量微细粒银金矿和碲化物,科洛金矿以自然金和银金矿为主。(3)确定了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性质。永新和科洛金矿成矿物质以地幔为主,混染少量地壳物质,成矿流体主要为中低温、低盐度的深源...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8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论文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1.2.1 研究现状
        1.2.2 存在问题
        1.2.3 研究思路和工作方法
        1.2.4 完成主要工作量
    1.3 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2 成矿地质背景
    2.1 区域大地构造
    2.2 区域地层
    2.3 区域侵入岩
    2.4 区域构造
        2.4.1 断裂
        2.4.2 褶皱
        2.4.3 韧性剪切带
    2.5 区域地球物理
        2.5.1 区域重力场特征
        2.5.2 区域磁场特征
    2.6 区域地球化学
    2.7 区域金属矿产
3 混杂岩带的构造演化
    3.1 构造变形史
        3.1.1 早石炭世韧性斜冲推覆
        3.1.2 中、晚三叠世右行剪切
        3.1.3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中期左行剪切
        3.1.4 早白垩世晚期低角度伸展
        3.1.5 晚白垩世后近南北向挤压
    3.2 变形动力学背景
        3.2.1 早石炭世—中三叠世古亚洲洋闭合
        3.2.2 晚三叠世—早侏罗世蒙古鄂霍茨克洋俯冲
        3.2.3 中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古太平洋与鄂霍茨克洋双向俯冲作用
        3.2.4 晚白垩世以来太平洋俯冲转向及持续作用
    3.3 小结
4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4.1 样品采集及分析测试方法
    4.2 永新金矿床地质特征
        4.2.1 矿区地质特征
        4.2.2 矿体及矿石特征
        4.2.3 成矿阶段与热液蚀变
    4.3 孟德河金矿床地质特征
        4.3.1 矿区地质特征
        4.3.2 矿体及矿石特征
        4.3.3 成矿期次与热液蚀变
    4.4 科洛金矿床地质特征
        4.4.1 矿区地质特征
        4.4.2 矿体及矿石特征
        4.4.3 成矿期次与热液蚀变
5 区域岩浆活动与成岩环境
    5.1 样品采集及分析测试方法
    5.2 岩石类型及岩相学特征
        5.2.1 花岗岩类
        5.2.2 闪长岩
        5.2.3 火山岩
        5.2.4 中酸性脉岩/潜火山岩
    5.3 成岩时代
        5.3.1 花岗岩类
        5.3.2 闪长岩
        5.3.3 火山岩
        5.3.4 中酸性脉岩
    5.4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5.4.1 主量、微量元素特征
        5.4.2 全岩硫、铅同位素特征
        5.4.3 Sr-Nd-Hf同位素特征
    5.5 构造环境分析
6 区域金成矿作用
    6.1 样品采集与分析测试方法
    6.2 成矿时代
        6.2.1 黄铁矿的Rb-Sr年龄
        6.2.2 绢云母的Ar-Ar年龄
    6.3 成矿物质来源
        6.3.1 硫同位素特征
        6.3.2 铅同位素特征
        6.3.3 铁同位素特征
        6.3.4 黄铁矿的稀土、微量元素特征
    6.4 成矿流体特征
        6.4.1 黄铁矿的He-Ar同位素特征
        6.4.2 石英的流体包裹体特征
        6.4.3 石英的H-O同位素特征
    6.5 成矿深度、剥蚀程度与成矿潜力
        6.5.1 流体包裹体反映的成矿压力和深度
        6.5.2 黄铁矿微量元素反映的深度信息
        6.5.3 黄铁矿热电性特征及反映的剥蚀程度和成矿潜力
        6.5.4 金矿物成色反映的深部潜力
7 构造变形与金成矿关系
    7.1 变形岩石类型及岩相学特征
    7.2 构造变形与金成矿的空间关系
    7.3 构造变形与金成矿的时间关系
        7.3.1 糜棱岩的成岩与变质时代
        7.3.2 区域构造变形与金的成矿时代
    7.4 构造变形与金的来源关系
        7.4.1 糜棱岩的含金性
        7.4.2 变形强度与金析出的定量关系
        7.4.3 硫、铅同位素示踪
    7.5 小结
8 矿床成因与成矿模式
    8.1 矿床成因
    8.2 成矿模式
9 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
    9.1 矿床分布特征
    9.2 成岩成矿时代演化
    9.3 叠加成矿规律
        9.3.1 三叠纪与白垩纪的叠加成矿作用
        9.3.2 侏罗纪与白垩纪的叠加成矿作用
    9.4 成矿动力学背景
    9.5 区域找矿标志与找矿方向
        9.5.1 三叠纪韧性剪切型金矿找矿标志
        9.5.2 白垩纪热液型金矿找矿标志
        9.5.3 区域找矿方向
    9.6 定位找矿标志与靶区预测
        9.6.1 定位找矿标志
        9.6.2 永新金矿床靶区预测
        9.6.3 孟德河金矿靶区预测
        9.6.4 科洛金矿靶区预测
10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黑龙江永新金矿床金-银系列矿物与载金硫化物特征及成因分析[J]. 李士胜,李胜荣,李成禄,于援帮,曾勇杰,袁茂文.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18(01)
[2]黑龙江省嫩江县永新碲金矿床黄铁矿标型特征及稳定同位素研究[J]. 李成禄,李胜荣,徐文喜,袁茂文,李士胜,曲晖,王卓.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18(01)
[3]大兴安岭中段早三叠世O型埃达克岩的发现及其大地构造意义[J]. 李世超,张凌宇,李鹏川,施璐,郑常青.  地球科学. 2017(12)
[4]大兴安岭中段晚三叠世哈达陶勒盖组火山岩成因及构造背景[J]. 马永非,刘永江,温泉波,张志斌,李伟,司秋亮,唐振.  地球科学. 2017(12)
[5]小兴安岭西北部与永新金矿有关岩浆岩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及成矿构造环境[J]. 李成禄,徐文喜,于援帮,李光辉,李胜荣,袁茂文,李士胜,徐国战.  现代地质. 2017(06)
[6]黑龙江省多宝山Cu-Mo矿床成矿斑岩锆石U-Pb年龄及地球化学特征[J]. 刘军,周振华,欧阳荷根.  矿床地质. 2017(05)
[7]大兴安岭东北部霍龙门地区早二叠世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J]. 李成禄,徐文喜,李胜荣,宋志超,王卓,曲晖,赵忠海,徐国战.  矿物岩石. 2017(03)
[8]黑龙江科洛杂岩变形特征、阶段和意义[J]. 赵衡,张进,王艳楠,张北航.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7(04)
[9]内蒙古济沁河林场晶洞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及地球化学特征[J]. 吴新伟,李世超,江斌,张渝金,郭威,崔天日,李伟,司秋亮,李林川.  地质与资源. 2017(03)
[10]黑龙江省嫩江三合屯韧性剪切带与金矿化[J]. 刘宝山,杨晓平,李成禄.  矿产与地质. 2017(03)

博士论文
[1]黑龙江省多宝山矿集区成矿作用与成矿规律研究[D]. 郝宇杰.吉林大学 2015
[2]大兴安岭北部晚古生代岩浆作用及其构造意义[D]. 赵芝.吉林大学 2011
[3]黑龙江省黑河市三道湾子金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及矿床模型[D]. 吕军.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

硕士论文
[1]黑龙江省嫩北农场二队勘查区地质特征及找矿预测[D]. 王学阳.吉林大学 2017
[2]黑龙江省科洛河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预测[D]. 张富程.吉林大学 2016
[3]嫩江—八里罕断裂带构造变形特征研究[D]. 韩国卿.吉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0271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0271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d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