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压性隧洞围岩卸荷力学响应规律及预测研究
本文关键词:挤压性隧洞围岩卸荷力学响应规律及预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隧洞挤压性变形破坏是地下工程建设中常见的一种灾害类型,对挤压性隧洞围岩卸荷力学响应规律和预测方法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目前,在轴对称应力场条件下隧洞围岩解析解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好进展,但非轴对称应力场条件下隧洞围岩力学响应的解析解研究则相当不成熟,也尚未取得公认的成果。鉴于此,通过分析非轴对称应力场条件下解析解存在的问题,以挤压性隧洞为对象,引入径向应力分解新形式,推导了非轴对称应力场条件下隧洞在毛洞和考虑支护时弹塑性解析新解,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导了考虑脆一延转换、时间效应情况下的隧洞围岩卸荷力学响应的解析解,为开展非轴对称应力场作用下隧洞卸荷力学影响规律分析及预测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的研究工作具体如下:(1)探讨了非轴对称应力场条件时隧洞围岩解析解存在弹塑性交界处的径向应力分解的问题。通过将弹塑性交界处的径向应力分解为轴对称应力场时与cos 2θ无关的径向应力以及两侧受拉两侧受压应力场时与cos2θ相关的径向应力等径向应力分解新形式,推导了非轴对称应力场作用下圆形隧洞在毛洞和支护时围岩弹塑性解析新解,给出了侧压系数λ的适用范围,分析了初始地应力、侧压系数、支护形式及支护力对隧洞围岩塑性区深度和洞周位移的影响规律。(2)通过引入考虑围压效应的脆-延转换公式,结合非轴对称应力场作用下隧洞弹塑性解析解,进一步推导了考虑脆-延转换效应的隧洞围岩卸荷力学响应的解析解计算方程,分析和预测了考虑脆-延转换情况下隧洞围岩的卸荷力学响应规律。(3)通过引入考虑开挖掌子面空间效应的Vlachopoulos计算公式,结合非轴对称应力场作用下隧洞的弹塑性解析解,分析和预测了隧洞围岩变形沿隧洞轴线的演化规律。(4)通过引入考虑凝聚力c值应力侵蚀的时效模式和考虑地应力释放的时效模式,结合非轴对称应力场作用下隧洞的弹塑性解析解,建立了两种非轴对称应力场作用下隧洞卸荷时效力学响应的解析解,分析和预测了隧洞围岩卸荷时效力学响应的演化规律。
【关键词】:挤压型隧洞 非轴对称应力场 隧洞弹塑性解析解 隧洞卸荷时效力学解析解 考虑围压效应的脆-延转换 变形的空间效应 卸荷时效力学响应规律 变形破坏预测
【学位授予单位】:长江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4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24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10-15
- 1.1.1 选题依据10-14
- 1.1.2 研究意义14-15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状态15-21
- 1.3 本文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21-24
- 1.3.1 研究目标21-22
- 1.3.2 研究内容22
- 1.3.3 采用的技术路线22-24
- 第二章 轴对称应力场下隧洞理想弹塑性计算基础理论24-30
- 2.1 基本假定24-25
- 2.2 围岩应力场分布25-27
- 2.3 围岩弹性区变形27-28
- 2.4 围岩塑性区变形28-29
- 2.5 小结29-30
- 第三章 非轴对称下隧洞围岩卸荷力学响应规律研究30-58
- 3.1 隧洞弹塑性解析解31-48
- 3.1.1 基本假定31
- 3.1.2 应力场分布31-40
- 3.1.3 围岩弹性区的变形40-42
- 3.1.4 围岩塑性区变形42-44
- 3.1.5 支护形式和支护力计算44-48
- 3.2 验证与对比48-53
- 3.2.1 解析解分析结果验证48-51
- 3.2.2 与前人结果对比51-53
- 3.3 隧洞围岩力学响应规律53-57
- 3.4 小结57-58
- 第四章 考虑应变软化非轴对称荷载下圆形隧洞弹塑性分析58-68
- 4.1 岩石本构模型与屈服准则58-60
- 4.2 弹性区应力场分布及位移60-61
- 4.3 塑性区位移及应力场分布61-65
- 4.4 隧洞围岩力学响应规律65-67
- 4.5 小结67-68
- 第五章 考虑空间效应非轴对称荷载下隧洞的弹塑性分析68-74
- 5.1 考虑开挖掌子面的空间效应影响68-69
- 5.2 算例计算与围岩变形规律分析69-71
- 5.3 工程应用71-73
- 5.4 小结73-74
- 第六章 非轴对称荷载下隧洞围岩卸荷时效力学演化规律74-85
- 6.1 考虑凝聚力c值应力侵蚀的围岩卸荷时效力学响应分析理论74-76
- 6.2 c值时效弱化参数敏感性分析76-80
- 6.3 考虑地应力时效释放的围岩卸荷时效力学响应分析理论80-82
- 6.4 地应力时效释放参数敏感性分析82-84
- 6.5 小结84-85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85-88
- 7.1 主要结论85-86
- 7.2 展望86-88
- 参考文献88-93
- 附录93-94
- 致谢9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耿小牧;张功;刘小文;;非均质岩体隧洞的分层折减法分析[J];江西科学;2012年02期
2 赵明贵;临汾草峪岭隧洞围岩不稳定性因素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2年04期
3 王子忠;红层软岩隧洞围岩变形破坏机制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2004年S1期
4 康复生;;引洮供水工程黄土隧洞围岩的稳定性分析[J];资源环境与工程;2011年05期
5 底青云;王光杰;安志国;龚飞;石昆法;李英贤;王若;王妙月;;南水北调西线千米深长隧洞围岩构造地球物理勘探[J];地球物理学报;2006年06期
6 吴煜宇;吴湘滨;尹俊涛;;关于TBM施工隧洞围岩分类方法的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6年05期
7 谢勇谋,巨能攀;浅析隧洞围岩宏微观结构与岩爆[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5年04期
8 周翠英,张亮,黄显艺;基于改进BP网络算法的隧洞围岩分类[J];地球科学;2005年04期
9 郭树生;;张峰输水工程一干11号~15号隧洞围岩地质条件及评价[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年13期
10 李苍松;谷婷;丁建芳;陈俊栋;于维刚;;TBM施工隧洞围岩级别划分探讨[J];工程地质学报;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建林;;隧洞围岩承载环的研究[A];岩石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第二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9年
2 冯紫良;;圆形隧洞围岩与喷层混凝土间相互作用的新概念[A];第三届岩石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1985年
3 宋克强;;隧洞围岩压力弹塑性分析[A];地下工程经验交流会论文选集[C];1982年
4 刘兰亭;;大量爆破对隧洞围岩的影响[A];地下工程经验交流会论文选集[C];1982年
5 王旭华;;盘道岭隧洞围岩特性试验研究[A];第四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二)[C];1992年
6 张玉灯;郭维祥;王晓朋;;水电工程隧洞围岩分类专家系统的开发与应用[A];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7 孙钧;杜世开;;隧洞围岩稳定的时间效应及其设计判据[A];岩石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第二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9年
8 杨淑清;张忠亭;陆家佑;杜丽惠;;隧洞岩爆机制物理模型试验研究[A];岩土力学数值方法的工程应用——第二届全国岩石力学数值计算与模型实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9 陶履彬;;隧洞围岩低温物理力学性质的试验研究[A];首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10 孙金山;卢文波;;非轴对称荷载下圆形隧洞围岩弹塑性分析解析解[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余超;干旱地区水电枢纽工程软岩边坡及隧洞围岩稳定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猛;含结构面隧洞围岩损伤演化和时效破坏的数值模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2 李伟;挤压性隧洞围岩卸荷力学响应规律及预测研究[D];长江科学院;2016年
3 王振;深埋硬岩隧洞围岩破坏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4 陶帅;非线性本构模型的二次开发及在圆形隧洞围岩应变局部化过程中的应用[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5 马青;基于损伤理论的圆形水工压力隧洞围岩应力场分析[D];长安大学;2009年
6 廖明;层状砂岩隧洞围岩的稳定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7 张孟七;钢筋混凝土高压隧洞围岩应力场的分析[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8 包宏涛;深埋板岩隧洞围岩力学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7年
9 郑云峰;Q_2饱和黄土隧洞围岩变形特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10 曾祥华;深埋长隧洞围岩稳定性及支护结构设计研究[D];河海大学;2001年
本文关键词:挤压性隧洞围岩卸荷力学响应规律及预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54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05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