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张家界地区下寒武统黑色岩系镍钼多金属矿床成因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6 11:51
湖南张家界地区镍钼多金属矿床是华南下寒武统黑色岩系矿床中的典型实例,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本论文以湖南张家界地区下寒武统黑色岩系镍钼多金属矿床为研究对象,在详细搜集和整理前人研究成果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和样品采集工作,结合室内薄片鉴定、电子探针分析、电子扫描电镜观察以及主微量元素分析等,对湖南张家界地区下寒武统黑色岩系镍钼多金属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矿物的微观特征、共生组合及相互关系、成矿元素的赋存形式、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等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该矿床的成因,主要认识如下:1.矿石中矿物组成较复杂,其中金属矿物主要包括黄铁矿、“碳硫钼矿”、针镍矿、辉砷镍矿、闪锌矿、黄铜矿、硫砷铜矿、砷黝铜矿等;非金属矿物主要包括粘土类矿物、磷酸盐矿物(胶磷矿、磷灰石)、方解石、石英、重晶石等。2.钼镍元素的赋存状态较简单,“碳硫钼矿”为钼的主要赋存形式,其形态主要为他形和椭球状集合体形态。镍的赋存形式主要为针镍矿、辉砷镍矿,其中针镍矿的形态为浸染状和脉状,辉砷镍矿的形态呈他形与针镍矿、黄铁矿共生,部分交代“碳硫钼矿”,或环带状交代早期形成的其它矿物。3.矿物生成顺序为:首先形成粘土类矿...
【文章来源】:东华理工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华南下寒武统黑色岩系矿床研究现状
1.2.2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 主要工作量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位置
2.2 区域地层
2.2.1 中元古代
2.2.2 新元古代
2.2.3 早古生代
2.2.4 晚古生代
2.2.5 中生代
2.2.6 新生代
2.3 区域构造与岩浆活动
3 矿床地质特征
3.1 地质概况
3.2 矿区地层与矿体特征
3.3 样品与方法
3.3.1 样品
3.3.2 方法
4 岩相学特征
4.1 含矿岩系岩相学特征
4.2 镍钼矿石特征
4.2.1 矿石的矿物组成
4.2.2 矿物化学成分特征
4.3 矿物形成次序
4.4 小结
5 元素地球化学
5.1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
5.1.1 分析结果
5.1.2 讨论
5.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5.2.1 分析结果
5.2.2 讨论
5.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5.3.1 分析结果
5.3.2 讨论
5.4 小结
6 矿床成因讨论
6.1 成矿环境探讨
6.2 物质来源
6.3 成矿机制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华南早寒武世黑色岩系镍钼多金属矿床矿物学特征研究[J]. 韩善楚,胡凯,曹剑,边立曾,潘家永. 矿物学报. 2012(02)
[2]贵州瓮安地区早寒武世含磷岩系有机地球化学特征[J]. 林丽,周玉华,付修根,朱利东,庞艳春,马叶情,任才云. 矿物岩石. 2010(01)
[3]湘西北下寒武统黑色岩系地球化学特征[J]. 游先军,戴塔根,息朝庄,王明艳,邹艳红.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9(02)
[4]黔北下寒武统黑色岩系古地温及其指示意义[J]. 杨剑,易发成,钱壮志. 矿物学报. 2009(01)
[5]遵义黄家湾下寒武统底部Mo-Ni-PGE矿中铂族元素赋存形态分析及成因意义[J]. 曾明果. 贵州地质. 2007(02)
[6]贵州—湖南黑色岩系的有机碳和有机硫特征及成因意义[J]. 杨剑,易发成. 地质科学. 2005(04)
[7]湘西北下寒武统镍-钼多金属富集层镍与钼的赋存状态[J]. 潘家永,马东升,夏菲,陈少华,曹双林,郭国林,谢贵珍. 矿物学报. 2005(03)
[8]湘西北早寒武世黑色岩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J]. 曹双林,潘家永,马东升,夏菲. 矿物学报. 2004(04)
[9]黔西新华大型磷矿磷块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其成因意义[J]. 王敏,孙晓明,马名扬. 矿床地质. 2004(04)
[10]黔北黑色岩系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J]. 杨剑,易发成,侯兰杰. 矿物学报. 2004(03)
博士论文
[1]湘西下寒武统黑色岩系中的镍钼钒矿研究[D]. 游先军.中南大学 2010
[2]黔北地区下寒武统黑色岩系形成环境与地球化学研究[D]. 杨剑.长安大学 2009
[3]湘黔地区早寒武世黑色岩系沉积学及地球化学研究[D]. 陈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2006
硕士论文
[1]湖南张家界地区寒武系牛蹄塘组黑色岩系沉积地球化学研究[D]. 黄燕.成都理工大学 2011
[2]张家界天门山地区镍钼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D]. 马莉燕.成都理工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067052
【文章来源】:东华理工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华南下寒武统黑色岩系矿床研究现状
1.2.2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 主要工作量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位置
2.2 区域地层
2.2.1 中元古代
2.2.2 新元古代
2.2.3 早古生代
2.2.4 晚古生代
2.2.5 中生代
2.2.6 新生代
2.3 区域构造与岩浆活动
3 矿床地质特征
3.1 地质概况
3.2 矿区地层与矿体特征
3.3 样品与方法
3.3.1 样品
3.3.2 方法
4 岩相学特征
4.1 含矿岩系岩相学特征
4.2 镍钼矿石特征
4.2.1 矿石的矿物组成
4.2.2 矿物化学成分特征
4.3 矿物形成次序
4.4 小结
5 元素地球化学
5.1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
5.1.1 分析结果
5.1.2 讨论
5.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5.2.1 分析结果
5.2.2 讨论
5.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5.3.1 分析结果
5.3.2 讨论
5.4 小结
6 矿床成因讨论
6.1 成矿环境探讨
6.2 物质来源
6.3 成矿机制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华南早寒武世黑色岩系镍钼多金属矿床矿物学特征研究[J]. 韩善楚,胡凯,曹剑,边立曾,潘家永. 矿物学报. 2012(02)
[2]贵州瓮安地区早寒武世含磷岩系有机地球化学特征[J]. 林丽,周玉华,付修根,朱利东,庞艳春,马叶情,任才云. 矿物岩石. 2010(01)
[3]湘西北下寒武统黑色岩系地球化学特征[J]. 游先军,戴塔根,息朝庄,王明艳,邹艳红.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9(02)
[4]黔北下寒武统黑色岩系古地温及其指示意义[J]. 杨剑,易发成,钱壮志. 矿物学报. 2009(01)
[5]遵义黄家湾下寒武统底部Mo-Ni-PGE矿中铂族元素赋存形态分析及成因意义[J]. 曾明果. 贵州地质. 2007(02)
[6]贵州—湖南黑色岩系的有机碳和有机硫特征及成因意义[J]. 杨剑,易发成. 地质科学. 2005(04)
[7]湘西北下寒武统镍-钼多金属富集层镍与钼的赋存状态[J]. 潘家永,马东升,夏菲,陈少华,曹双林,郭国林,谢贵珍. 矿物学报. 2005(03)
[8]湘西北早寒武世黑色岩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J]. 曹双林,潘家永,马东升,夏菲. 矿物学报. 2004(04)
[9]黔西新华大型磷矿磷块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其成因意义[J]. 王敏,孙晓明,马名扬. 矿床地质. 2004(04)
[10]黔北黑色岩系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J]. 杨剑,易发成,侯兰杰. 矿物学报. 2004(03)
博士论文
[1]湘西下寒武统黑色岩系中的镍钼钒矿研究[D]. 游先军.中南大学 2010
[2]黔北地区下寒武统黑色岩系形成环境与地球化学研究[D]. 杨剑.长安大学 2009
[3]湘黔地区早寒武世黑色岩系沉积学及地球化学研究[D]. 陈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2006
硕士论文
[1]湖南张家界地区寒武系牛蹄塘组黑色岩系沉积地球化学研究[D]. 黄燕.成都理工大学 2011
[2]张家界天门山地区镍钼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D]. 马莉燕.成都理工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0670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067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