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进灰色关联法在泥石流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9 19:27
针对传统灰色关联分析法在泥石流危险性评价中存在分辨系数取值不科学问题,提出了改进后的模型,并运用到银厂沟区域其中6条典型泥石流沟的危险性评价中。结合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和现场踏勘情况等,选取泥石流规模、流域面积、主沟沟长、流域相对高差、流域切割密度、不稳定沟床比、年均降雨量和地震烈度8个影响因子,对各因子权重进行分析。模型评价结果表明,地震烈度和年均降雨量所占权重最大,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结果与传统灰色关联法评价结果基本吻合,但危险度值却有所提高。
【文章来源】: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20,56(10)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泥石流沟位置图
大海子沟沟口物源
大海子沟口淤埋房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云模型的单沟泥石流危险性模糊综合评价[J]. 陈明,王运生,梁瑞锋,杨栓成. 人民长江. 2018(10)
[2]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泥石流危险性评价——以泸水县银坡河泥石流为例[J]. 吴文建,张世涛,张光政,陶时雨.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17(03)
[3]基于AHP的泥石流区域预报数学模型研究[J]. 李大鸣,刘训平,段丽瑶,李培彦,熊明明.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2017(09)
[4]基于GIS的牛塘沟流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J]. 郭顺,胡雨柔.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7(09)
[5]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重庆山区矿山泥石流潜势度评价[J]. 文光菊,邓文杰,杨乐,彭海游,谢晓彤.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7(02)
[6]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泥石流风险评价[J]. 沈简,饶军,傅旭东. 灾害学. 2016(02)
[7]基于GIS的铜川市耀州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J]. 潘网生,卢玉东,郭晋燕.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5(01)
[8]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冰川泥石流危险性评价因子分析[J]. 黄伟,唐川,刘洋. 灾害学. 2013(02)
[9]人工神经网络在环境灾害预测中的应用进展[J]. 李英柳.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10(01)
[10]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磐石市泥石流预测[J]. 汪茜,李广杰,郑百功,杨立建. 人民长江. 2009(03)
本文编号:3073348
【文章来源】: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20,56(10)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泥石流沟位置图
大海子沟沟口物源
大海子沟口淤埋房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云模型的单沟泥石流危险性模糊综合评价[J]. 陈明,王运生,梁瑞锋,杨栓成. 人民长江. 2018(10)
[2]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泥石流危险性评价——以泸水县银坡河泥石流为例[J]. 吴文建,张世涛,张光政,陶时雨.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17(03)
[3]基于AHP的泥石流区域预报数学模型研究[J]. 李大鸣,刘训平,段丽瑶,李培彦,熊明明.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2017(09)
[4]基于GIS的牛塘沟流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J]. 郭顺,胡雨柔.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7(09)
[5]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重庆山区矿山泥石流潜势度评价[J]. 文光菊,邓文杰,杨乐,彭海游,谢晓彤.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7(02)
[6]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泥石流风险评价[J]. 沈简,饶军,傅旭东. 灾害学. 2016(02)
[7]基于GIS的铜川市耀州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J]. 潘网生,卢玉东,郭晋燕.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5(01)
[8]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冰川泥石流危险性评价因子分析[J]. 黄伟,唐川,刘洋. 灾害学. 2013(02)
[9]人工神经网络在环境灾害预测中的应用进展[J]. 李英柳.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10(01)
[10]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磐石市泥石流预测[J]. 汪茜,李广杰,郑百功,杨立建. 人民长江. 2009(03)
本文编号:30733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073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