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冲带热结构的动力学模型约束
本文关键词:俯冲带热结构的动力学模型约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俯冲板块在俯冲过程中与周围地幔不断发生热交换,该热演化过程主要由热传导和平流物质交换两种作用构成.俯冲带热结构的演化是控制俯冲过程中物理化学性质转变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直接影响我们对矿物脱水、岩石部分熔融、岛弧火山喷发以及俯冲带地震等关键地质现象的理解.对俯冲带热结构的动力学模型研究主要分为解析方法和数值方法两种.解析模型能够从物理上给出对热结构具有最重要影响的控制因素,比如俯冲板块的年龄、速度和角度、剪切应力以及热传导系数等.数值模型能够进一步给出解析模型难以处理的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比如地幔楔的粘性变化、俯冲板块与周围地幔的耦合过程、与矿物岩石学的结合等.将模型结果实际应用于各俯冲带时由于各种影响因素很多,因此对俯冲带热结构的限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随着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各种定量观测手段的进步,将能够给出更多对俯冲带热结构的约束条件,进而更合理的解释与俯冲带相关的地质现象.在深部地幔俯冲板块的温度及热流在地幔热演化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尽管之前的研究对于俯冲板块在浅部(300km)的热结构有了大量研究,但对于在地幔深部考虑到绝热生热和粘性生热效应俯冲板块的热结构却没有相关研究.本文中我们采用二维轴对称的球坐标系下的地幔对流数值模型来研究俯冲板块的温度和热流随深度的变化.我们探索了可能导致这些变化的不同物理机制的贡献.主要的结果如下:(1)俯冲板块的温度随深度增加比绝热温度曲线要快.在300kmm以下俯冲板块的温度可以采用类似地幔绝热线的幂指数方式来描述.(2)俯冲板块的温度以及热流主要受到平流,扩散生热以及绝热生热作用的影响.而粘性生热以及放射性元素生热的贡献小到可以忽略.(3)俯冲板块在2590km处的亏损温度近似等于核幔边界的温度以及地表温度差的~10%.我们的结果对于不同的瑞丽数,内生热率,活化能以及随深度变化的热膨胀系数和热扩散系数不敏感.了解大洋俯冲到大陆俯冲过程变化过程中俯冲带热结构的变化规律对于深入了解洋陆转换过程以及板块构造过程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前人的高压-超高压变质岩温压数据的总结,我们发现三个有着截然不同的热结构变化过程的洋陆转化带:从热变冷的桐柏-红安造山带,从冷变热的祁连-柴达木造山带以及基本不变的西阿尔卑斯造山带.我们采用了二维笛卡尔坐标系下的对流模型,探讨了不同因素对于洋陆俯冲转换过程中热结构的影响.我们发现,可能导致洋陆俯冲转换过程变冷的原因有:(1)大陆板块的初始温度结构比大洋板块的初始温度结构要冷;(2)俯冲板块的倾角减小;(3)俯冲板块的速度增加;(4)上覆板块的地表热流减小;反之则反.由于多种作用的共同影响,对于不同洋陆俯冲转换带,造成温度结构变化的原因也可能不尽相同,需要更多的观测资料加以更好地限制.
【关键词】:俯冲带 热结构 深部地幔 数值模拟 地幔对流 洋陆转换带 大洋俯冲 大陆俯冲 高压-超高压变质 温压曲线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541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0
- 第一章 引言10-30
- 1.1 解析模型10-15
- 1.2 数值模型15-23
- 1.2.1 主要控制方程15
- 1.2.2 基本数值结果15-21
- 1.2.3 数值结果在不同大洋俯冲带中的应用21-22
- 1.2.4 三维模型及非稳态模型的影响22-23
- 1.3 矿物相变与水含量等其它因素对俯冲带热结构的影响23-27
- 1.4 大陆俯冲与大洋俯冲的区别27-28
- 1.5 前人工作的总结以及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28-30
- 第二章 俯冲板块在深部地幔热结构的动力学约束30-46
- 2.1 引言30-31
- 2.2 数值模型31-35
- 2.3 结果35-44
- 2.4 讨论及总结44-46
- 第三章 大洋俯冲转换到大陆俯冲过程中俯冲带热结构的变化规律46-68
- 3.1 引言46-47
- 3.2 三个典型洋陆俯冲转换带47-55
- 3.2.1 桐柏-红安造山带47-50
- 3.2.2 祁连-柴达木造山带50-52
- 3.2.3 西阿尔卑斯造山带52-55
- 3.3 数值模型55-57
- 3.4 结果与讨论57-68
- 第四章 结论和展望68-70
- 参考文献70-84
- 致谢84-86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8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政,邵喜彬;全球俯冲带形态特征研究[J];东北地震研究;2004年03期
2 闵慧;任建业;高金耀;左玉山;;南海北部古俯冲带的位置及其对南海扩张的控制[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0年04期
3 臧绍先,吴忠良,宁杰远;日本海—鄂霍次克海下俯冲带的应力状态及其深部形变[J];地球物理学报;1992年05期
4 宋茂双,谢鸿森,徐有生;俯冲带热结构的影响因素及其研究意义[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1995年04期
5 臧绍先,宁杰远;西太平洋俯冲带的研究及其动力学意义[J];地球物理学报;1996年02期
6 邓鹤鸣;苏根利;李和平;代立东;孟宪武;;俯冲带中水流体的化学性质研究进展[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6年02期
7 侯广顺;李英杰;;俯冲带环境物质运移的地球化学研究[J];科技信息;2009年14期
8 周留煜;;大洋板块俯冲带角度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医学版);2012年01期
9 姜辉;邓志辉;高祥林;陈梅花;杨竹转;;日本俯冲带地震发生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13年07期
10 Evgenii Sharkov;Valentin Eroshenko;孟庆丽;;俯冲带岩浆生成的热力学和物理特征[J];世界地质;199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斯奇;石耀霖;;喜马拉雅俯冲带温度场二维有限差分法研究[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2 宁杰远;臧绍先;;汤加和日本海俯冲带深部形变和应力场特征的数值模拟[A];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3 臧绍先;宁杰远;景志成;;西太平洋俯冲带流变结构的研究[A];200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六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4 张克亮;魏东平;;基于速度边界层的俯冲带运动学热结构[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5 刘建华;刘福田;胥颐;刘劲松;;西北太平洋俯冲带的形貌特征及动力学状态探讨[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6 石耀霖;葛社民;;巴巴多斯俯冲带增生复合体的热演化[A];1996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7 臧绍先;宁杰远;徐飞;;俯冲带深部运动状态及应力场的数值模拟[A];1996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8 陶仁彪;张立飞;;低温俯冲带还原性含碳流体中的无机碳氢化合物及其地质意义[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9 王曙光;宁杰远;;地幔橄榄石非均匀成核率方程的修正及其对俯冲带流变结构的影响[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10 宁杰远;臧绍先;;日本海俯冲带的热结构及热源的影响[A];199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姜辉;俯冲带断层粘滑运动机制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2年
2 段永红;中国东北西太平洋俯冲带火山区地壳上地幔结构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5年
3 尚继宏;马尼拉海沟中北段俯冲带特征对比及区域构造动力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8年
4 刘鑫;西北太平洋俯冲带构造特征及其对弧前大地震成因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5 夏琼霞;大陆俯冲带变质脱水与部分熔融:南大别低温/超高压变质花岗岩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郝彦春;俯冲带地震动特性及衰减规律初步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5年
2 毛伟;俯冲带热结构的动力学模型约束[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3 徐永江;俯冲带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中的元素活动性[D];西北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俯冲带热结构的动力学模型约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95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09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