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基于LoRa的地质灾害分布式实时监测系统设计

发布时间:2021-03-29 05:25
  针对我国西南岩溶山区地质灾害监测与数据传输困难的问题,利用微电子、无线通信及控制策略优化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远距离无线电(Long Range Radio,LoRa)的地质灾害分布式实时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案。该方案以低功耗嵌入式微控制器STM32L071和基于LoRa的SX1278无线通信模块为核心,采用星型拓扑结构进行自组网设计,构建了通信距离较远、数据传输稳定的监测硬件系统。同时加入智能化软件控制技术,解决了野外设备功耗与实时性的矛盾,实现了对灾害体多种监测参数的实时采集和传输。通过野外试验对设备的传输稳定性和实时性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4个月的试验周期中,设备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收包率达到92%以上,在监测到灾害体变化时数据采集实时性达到秒级。该系统具有功耗低、不受地貌限制、通信稳定等技术特点,可以有效解决复杂山区地质灾害监测困难的问题。 

【文章来源】: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20,47(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基于LoRa的地质灾害分布式实时监测系统设计


地质灾害分布式实时监测系统示意图

硬件结构图,硬件结构图,主节点,无线网络


无线网关主节点负责无线网络指令的下达、数据的接收与上传、系统的检测以及管理等功能,主节点本身也有数据采集功能,其硬件结构如图2所示。主节点通过LoRa无线网络接收区域内采集子节点上传的现场数据,并通过GPRS网络,将数据上传至地质灾害监测远程服务平台,同时下发采集与控制命令到LoRa网络任意采集节点。3 系统软件设计

流程图,子节点,自组网,流程图


系统可实现定时采集、广播采集、阈值触发采集3种数据采集模式。搭建好监测网络后,主节点与采集子节点之间可以立即建立一对多的映射关系,主-子节点自组网流程见图3。采集子节点可以设定唯一的设备号,根据每个SX1278射频模块分配给各个采集节点独一无二的设备地址,例如主节点下发报文中设备号为0x55AA时,采集子节点地址为该设备号就需要立刻做出响应。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LoRa的智能农业系统设计与实现[J]. 吴江雪.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0(07)
[2]基于STM32的低功耗无线电池监测系统设计[J]. 王鹏程,朱长青.  电测与仪表. 2020(06)
[3]基于LoRa技术的无线通信应用研究[J]. 宋浩.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9(23)
[4]基于LORA通信的茶园雾灌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J]. 徐操喜,俞龙,齐攀,王跃亭,阳星.  节水灌溉. 2019(12)
[5]基于LoRa和GPRS的气象采集系统设计[J]. 王庆贺,樊兵团,何威.  电子质量. 2019(11)
[6]基于LoRa的远程分布式农业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J]. 韩团军,尹继武,赵增群,王楷.  江苏农业科学. 2019(19)
[7]LoRa低成本全双工网关的设计与实现[J]. 陈孝松.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19(02)
[8]面向智慧农业的复合型LoRa网关[J]. 高亚旭,张榕佐,兰西柱,王赛,王丰伟.  中国科技信息. 2019(Z1)
[9]基于STM32的泥石流远程监测系统设计[J]. 王晨辉,郭伟.  电子技术应用. 2018(05)
[10]岩溶山区浅层基岩滑坡失稳机理研究——以大方县金星组滑坡为例[J]. 张楠,徐永强,闫慧.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7(06)



本文编号:31069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1069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0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