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面波频散和接收函数联合反演中国境内天山及邻区的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
发布时间:2021-04-05 20:15
天山造山带是现今世界上最活跃的陆内造山带之一,研究这一地区的壳幔深部结构对认识天山造山深部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利用新疆测震台网52个固定地震台站和在天山地区新布设的11个流动地震台站为期1a的观测数据,采用背景噪声层析成像方法获得了中国境内天山及邻区(41°~48°N,79°~91°E) 10~50s周期范围内瑞利(Rayleigh)面波的相速度分布图像,通过面波和接收函数联合反演揭示了中国境内天山地区(41°~46°N,79°~91°E)的地壳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和台站下方的地壳厚度。结果表明,在天山北部和天山南部盆山接触带附近的地壳内部存在多个明显的低速层,北部边缘和南部边缘的壳内低速区结构特征及分布范围存在明显差异。结合前人的相关研究结果,我们推测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向天山造山带的俯冲主要发生在中国境内天山造山带的中部,其中天山南缘的俯冲比北缘的范围大,东部地壳的俯冲不明显或处于俯冲的早期阶段。天山造山带内部的地壳存在多个低速层分布的地区,它们大多与目前正在发生强烈隆升的区域相对应。文中得到的S波速度结构可为天山造山带的分段性及盆山耦合类型的差异性等研究提供新的深部依据。
【文章来源】:地震地质. 2020,42(04)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22 页
【部分图文】:
新疆境内天山地区及其邻区地形与地质构造(a)和地震台站与剖面分布图(b)
本文采用Yanovskaya等(1990)提出的面波层析成像方法反演瑞利面波的相速度,它是在Tikhonov正则化方法框架下同时满足多条限制条件求解相速度分布的一种方法,通过求取式(1)的最小值反演得到每个周期的相速度分布。图3 各周期用于面波成像的射线路径数量(a)、20s(b)和50s(c)的射线路径分布
各周期用于面波成像的射线路径数量(a)、20s(b)和50s(c)的射线路径分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疆天山地区壳幔S波速度结构特征及变形分析[J]. 蔡妍,吴建平,明跃红,房立华,王未来,孔祥艳,杨婷,范莉苹. 地球物理学报. 2019(11)
[2]面波频散与接收函数联合反演南北地震带北段壳幔速度结构[J]. 郑晨,丁志峰,宋晓东. 地球物理学报. 2018(04)
[3]中国东北地区噪声层析成像[J]. 潘佳铁,吴庆举,李永华,余大新. 地球物理学报. 2014(03)
[4]天山及其邻区地壳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的接收函数与面波频散联合反演[J]. 刘文学,刘贵忠,周刚,李欣,张慧民,徐恒垒,王红春. 地震学报. 2014(01)
[5]新疆地区环境噪声层析成像研究[J]. 唐小勇,范文渊,冯永革,唐有彩,陈永顺,朱丽霞. 地球物理学报. 2011(08)
[6]新疆和周边地区地壳厚度和Vp/Vs比值变化的接收函数约束[J]. 刘文学,刘贵忠,周刚,李欣,张慧民,徐恒垒. 地球物理学报. 2011(08)
[7]天山—准噶尔地区地震层析成像与壳幔结构[J]. 钱辉,姜枚,肖文交,赵大鹏,王煜,张立树,赵磊. 地震学报. 2011(03)
[8]基于贝叶斯理论的接收函数与环境噪声联合反演[J]. 刘启元,李昱,陈九辉,vanderHilstR.D.,郭飚,王峻,齐少华,李顺成. 地球物理学报. 2010(11)
[9]华北地区基于噪声的瑞利面波群速度层析成像[J]. 房立华,吴建平,吕作勇. 地球物理学报. 2009(03)
[10]塔里木盆地北缘的深部结构[J]. 赵俊猛,程宏岗,裴顺平,刘宏兵,张健狮,刘宝锋. 科学通报. 2008(08)
博士论文
[1]西南天山北东东走向断裂的晚第四纪活动特征及在天山构造变形中的作用[D]. 吴传勇.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6
[2]远震体波接收函数方法:理论与应用[D]. 陈九辉.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07
硕士论文
[1]塔里木及其邻域三维S波速度结构及径向各向异性研究[D]. 周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
本文编号:3120032
【文章来源】:地震地质. 2020,42(04)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22 页
【部分图文】:
新疆境内天山地区及其邻区地形与地质构造(a)和地震台站与剖面分布图(b)
本文采用Yanovskaya等(1990)提出的面波层析成像方法反演瑞利面波的相速度,它是在Tikhonov正则化方法框架下同时满足多条限制条件求解相速度分布的一种方法,通过求取式(1)的最小值反演得到每个周期的相速度分布。图3 各周期用于面波成像的射线路径数量(a)、20s(b)和50s(c)的射线路径分布
各周期用于面波成像的射线路径数量(a)、20s(b)和50s(c)的射线路径分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疆天山地区壳幔S波速度结构特征及变形分析[J]. 蔡妍,吴建平,明跃红,房立华,王未来,孔祥艳,杨婷,范莉苹. 地球物理学报. 2019(11)
[2]面波频散与接收函数联合反演南北地震带北段壳幔速度结构[J]. 郑晨,丁志峰,宋晓东. 地球物理学报. 2018(04)
[3]中国东北地区噪声层析成像[J]. 潘佳铁,吴庆举,李永华,余大新. 地球物理学报. 2014(03)
[4]天山及其邻区地壳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的接收函数与面波频散联合反演[J]. 刘文学,刘贵忠,周刚,李欣,张慧民,徐恒垒,王红春. 地震学报. 2014(01)
[5]新疆地区环境噪声层析成像研究[J]. 唐小勇,范文渊,冯永革,唐有彩,陈永顺,朱丽霞. 地球物理学报. 2011(08)
[6]新疆和周边地区地壳厚度和Vp/Vs比值变化的接收函数约束[J]. 刘文学,刘贵忠,周刚,李欣,张慧民,徐恒垒. 地球物理学报. 2011(08)
[7]天山—准噶尔地区地震层析成像与壳幔结构[J]. 钱辉,姜枚,肖文交,赵大鹏,王煜,张立树,赵磊. 地震学报. 2011(03)
[8]基于贝叶斯理论的接收函数与环境噪声联合反演[J]. 刘启元,李昱,陈九辉,vanderHilstR.D.,郭飚,王峻,齐少华,李顺成. 地球物理学报. 2010(11)
[9]华北地区基于噪声的瑞利面波群速度层析成像[J]. 房立华,吴建平,吕作勇. 地球物理学报. 2009(03)
[10]塔里木盆地北缘的深部结构[J]. 赵俊猛,程宏岗,裴顺平,刘宏兵,张健狮,刘宝锋. 科学通报. 2008(08)
博士论文
[1]西南天山北东东走向断裂的晚第四纪活动特征及在天山构造变形中的作用[D]. 吴传勇.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6
[2]远震体波接收函数方法:理论与应用[D]. 陈九辉.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07
硕士论文
[1]塔里木及其邻域三维S波速度结构及径向各向异性研究[D]. 周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
本文编号:31200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120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