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基于北斗卫星的地震应急现场通信系统应用研究设想

发布时间:2021-04-06 13:36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传统的地面通信网络会受到严重的破坏,甚至会处于瘫痪状态,无法保证前后方应急指挥部之间的数据传输、应急通信、指挥调度等应急需求。为了确保地震应急指挥的顺利开展,需要有一套安全、可靠的通信系统,而我国自主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全球性的卫星导航系统,具有精准定位导航、精密授时、短报文通信等功能,可以在灾害应急指挥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从地震现场应急工作的需求出发,在分析各种通信技术的基础上,研究探索一种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地震应急现场通信系统,以满足快速获取灾情信息、精准定位灾区位置、实时传送灾情报告的地震现场应急需求,保障地震现场通信能够畅通无阻,确保应急指挥顺利开展。 

【文章来源】:地震科学进展. 2020,50(11)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基于北斗卫星的地震应急现场通信系统应用研究设想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组成

示意图,北斗,卫星,灾情


基于北斗卫星的地震应急指挥系统由3部分组成(图3):(1)地震应急指挥中心,包括中国地震局应急指挥中心和省级地震局应急指挥中心,其主要功能是灾情信息管理、灾情信息分析评估、应急指挥决策、灾害损失评估、地震烈度评定等;(2)地震灾情现场应急指挥部,其主要功能是灾情信息采集、应急指挥调度、灾害损失调查、地震烈度评定等;(3)灾情调查小组的灾情信息采集终端,可以将灾情信息编制为短信实时发送到现场指挥部或后方指挥部。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连接应急指挥中心与现场指挥部的通信纽带,在整个地震应急过程中起灾情信息上传和指挥命令下达的通信连接作用。图3 基于北斗卫星的地震应急指挥系统

示意图,北斗,指挥系统,卫星


图2 基于北斗卫星的地震应急现场通信系统结构示意图地震现场应急指挥部通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迅速建立卫星通信网络,链接地震应急指挥中心,及时汇报现场灾情状况,实时上传灾情数据、图像及动态视频资料,并完成指挥中心决策部署命令的下达;链接灾情调查组的手持终端和便携式通信设备,了解各灾情点的灾害状况,并通过实时定位功能,将灾情调查人员的位置信息可视化的显示在监控屏幕上,随时部署和指挥调度灾情调查人员进行合理的灾害调查工作,并接收灾情调查小组人员上传的灾情资料、图像及动态视频等,从而保证灾情调查信息的时效性、真实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河北地震现场应急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J]. 康江,李姜,吕国军,李皓,范强.  防灾减灾学报. 2017(04)
[2]地震救援现场应急通信体系研究[J]. 王纪强,吴晨,宋文杰,房晓亮,宋金龙,尹玉振,王强.  地震工程学报. 2017(S1)
[3]滇南地区地震应急通信测试与研究[J]. 邓树荣,张方浩,余庆坤,陈征山.  中国应急救援. 2015(06)
[4]基于北斗卫星的地质环境监测信息实时传输技术研究[J]. 罗郧,殷秀兰,周毅,吴建中,赵凯.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5(05)
[5]基于无线Mesh网络技术的应急通信技术应用[J]. 付荣国,肖飞.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14(06)
[6]GPON光纤技术在山东地震信息网络中的应用[J]. 吴晨,张坤,房晓亮,张芹,胡旭辉.  震灾防御技术. 2013(01)
[7]地震应急卫星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 杨乐,曾薇,谭颖.  震灾防御技术. 2012(01)
[8]破坏性地震的应急通信需求与应用初探[J]. 赵恒,白仙富,张方浩,苗云西,陈征山.  地震研究. 2012(01)
[9]地震应急通讯保障系统的设计与思考[J]. 章熙海,胡秀敏,卢永,付荣国.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11(01)
[10]基于北斗卫星的灾情信息采集与灾害应急指挥系统研究[J]. 王兴玲.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3)



本文编号:31215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1215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4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