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基于时序InSAR技术对昆明市东川区地表形变监测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6 14:35
  昆明市东川区位于云贵高原,小江断裂带中北部。东川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质地环境导致该地区地震、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继而成为制约该地区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使用时序InSAR技术对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城市区域及其周边山谷,采矿点等区域地表形变进行研究,根据对东川区及其附近区域形变的监测结果,结合小江断裂带活动特性、板块运动趋势、地质活动造成的灾害来分析造成该地区发生地表形变的因素。对该地区的灾害防治和地质活动预判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技术(InSAR)不仅继承了光学遥感低成本、大面积成像等特点,并且具有全天时、全天候成像能力,使微波遥感越发成为一种独具优势的测量手段。国内外众多学者近几年的研究将微波遥感技术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使该技术除了在地形图测绘上有所建树,在观测由于不可抗力自然作用导致的形变有着巨大的优势,例如火山运动、地质构造运动、和冰川运动等。在地类识别和分类的研究中,微波遥感也几乎是最有效的方法。SBAS-InSAR技术作为雷达干涉测量中较为高效的手段,其主要选取空间时间基线较短的像对进行干涉,有效地解决了D-InSAR受时空、大气失相干的局限... 

【文章来源】: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时序InSAR技术对昆明市东川区地表形变监测研究


D-InSAR处理基本流程

流程图,流程图,技术,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2.3SBAS-InSAR技术流程图图2.4SBAS-InSAR技术流程图Fig.2.4SBAS-InSARtechniqueflowchart

相位,基线,失相


昆明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2成影响越大。对于C波段的数据而言,3cm的地表活动便可造成一对像对的完全失相干[32]。但是时间与干涉性质量的关系并不是简单地成反比关系。气候变化,大气条件均是复杂而随机的影响因素,故反射特性会因为上述干扰而产生波动[33]。本文针对东川试验区分别选取时间基线在20d,120d,220d,360d的数据作对比来探究时间基线对相干性的影响:图3.120d相位图Fig.3.120dphaseimage图3.2120d相位图Fig.3.2120dphaseimage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时空基线对相干性的影响分析[J]. 郭乐萍,岳建平.  测绘通报. 2018(07)
[2]基于GPS资料研究云南地区地壳形变动态特征[J]. 王岩,洪敏,邵德胜,汪志民.  地震研究. 2018(03)
[3]小江断裂带近场活动特征分析[J]. 张勇,洪敏,崔兴平,郭慧文,邵德盛.  地震研究. 2018(03)
[4]宁波地面沉降的短基线集监测与分析[J]. 张磊,杨帆,李超飞,赵增鹏,张子文.  测绘科学. 2017(12)
[5]基于PS-InSAR技术的长春市地面沉降监测研究[J]. 陈庆华,白贵峰.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7(09)
[6]StaMPS-MTI技术在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J]. 姜兆英,于胜文,陶秋香.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7(02)
[7]时间序列InSAR监测地表形变[J]. 郭颖平,杨进生,赵学亮.  测绘科学. 2017(05)
[8]Sentinel-1卫星数据产品应用探讨[J]. 杨金明,刘志辉.  地理空间信息. 2016(12)
[9]滇中城市群重要活动断裂与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J]. 周春景,吴中海,马晓雪,李家存,王继龙.  地质力学学报. 2016(03)
[10]两次大柴旦Mw6.3地震间地表形变的InSAR观测及与同震破裂的联合分析[J]. 刘洋,许才军,温扬茂.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6(02)

博士论文
[1]差分干涉雷达技术用于不连续形变的监测研究[D]. 赵超英.长安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云南省东川区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D]. 韩旭.西南交通大学 2018
[2]基于SBAS-InSAR技术的巴丹吉林沙漠湖泊区地表形变研究[D]. 董军.兰州大学 2018
[3]基于InSAR技术的矿区地表沉降监测及预测[D]. 邓宇声.东华理工大学 2017
[4]星云湖地区地表形变的InSAR探测技术应用研究[D]. 孙新辉.昆明理工大学 2017
[5]基于时序InSAR技术的地表形变监测研究[D]. 王天祥.兰州大学 2015
[6]InSAR相位解缠算法比较研究[D]. 黄蓉.长安大学 2012
[7]小江活动断裂带昆明段与地质灾害的耦合关系研究[D]. 龚红胜.昆明理工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1216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1216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2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