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山营不稳定斜坡影响因素与形成演化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2 13:02
基于地质历史分析法、层序地层学原理、无人机航测、岩体力学等方法,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点面结合,以点带面,面中求点、充分利用前人资料、择重进行分析的手段,对研究区的地形地貌特征、影响因素、形成演化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从东侧往西侧来看,总体上具有陡缓相间的三级平台特征;②影响因素可分为地质条件、地层岩性、岩体结构、人类工程活动、降水;③研究区地层软硬相间,发育的地质灾害有崩塌和滑坡两种,对应的形成演化机理也有区别。滑坡:冒落沉陷-变形阶段拉裂变形阶段-蠕滑变形阶段-剪切滑移破坏阶段。崩塌:冒落沉陷变形阶段-拉裂变形阶段-蠕动变形阶段-剪断、倾倒、坐落破坏阶段。本文的研究成果有助于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保护矿业权人的合法权益,预测和防治地质灾害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给当地人民群众造成的损失,切实保障箐尾巴组、店子组、小寨组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出科学合理的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建议。
【文章来源】:水利科技与经济. 2020,26(02)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概述
2 地质背景
3 地形地貌特征分析
4 影响因素分析
4.1 地层岩性
4.2 岩体结构
4.3 人类工程活动
4.4 降水
5 不稳定斜坡形成演化机理
5.1 滑坡
5.1.1 冒落沉陷变形阶段
5.1.2 拉裂变形阶段
5.1.3 蠕滑变形阶段
5.1.4 剪切滑移破坏阶段
5.2 崩塌
5.2.1 冒落沉陷变形阶段
5.2.2 拉裂变形阶段
5.2.3 蠕动变形阶段
5.2.4 剪断、倾倒、坐落破坏阶段
6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仁怀市油沙坡滑坡成因机制及稳定性分析[J]. 蒋海峰,张立展.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3)
[2]地下开采作用下“反倾上硬下软”型斜坡崩塌形成机制研究——以贵州开阳磷矿崩塌为例[J]. 郑达,黄润秋,黄刚. 工程地质学报. 2014(03)
[3]地下采矿崩落塌陷的危害及其治理对策[J]. 吴建林. 化工矿产地质. 1998(02)
[4]贵州西部崩塌滑坡地质模式及其敏感地层研究[J]. 姚智. 贵州地质. 1994(03)
博士论文
[1]崩塌灾害变形破坏机理与监测预警研究[D]. 王延平.成都理工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宋家尧滑坡形成演化机理研究[D]. 闵瑶臻.长安大学 2018
[2]龙潭村铁矿采空区稳定性分析及处理措施[D]. 袁学文.华北理工大学 2018
[3]贵州山区典型崩塌成因机制与监测预警技术研究[D]. 刘明鑫.成都理工大学 2014
[4]采空区塌陷诱发崩滑复合型地质灾害形成机理研究[D]. 丁丽萍.成都理工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153822
【文章来源】:水利科技与经济. 2020,26(02)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概述
2 地质背景
3 地形地貌特征分析
4 影响因素分析
4.1 地层岩性
4.2 岩体结构
4.3 人类工程活动
4.4 降水
5 不稳定斜坡形成演化机理
5.1 滑坡
5.1.1 冒落沉陷变形阶段
5.1.2 拉裂变形阶段
5.1.3 蠕滑变形阶段
5.1.4 剪切滑移破坏阶段
5.2 崩塌
5.2.1 冒落沉陷变形阶段
5.2.2 拉裂变形阶段
5.2.3 蠕动变形阶段
5.2.4 剪断、倾倒、坐落破坏阶段
6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仁怀市油沙坡滑坡成因机制及稳定性分析[J]. 蒋海峰,张立展.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3)
[2]地下开采作用下“反倾上硬下软”型斜坡崩塌形成机制研究——以贵州开阳磷矿崩塌为例[J]. 郑达,黄润秋,黄刚. 工程地质学报. 2014(03)
[3]地下采矿崩落塌陷的危害及其治理对策[J]. 吴建林. 化工矿产地质. 1998(02)
[4]贵州西部崩塌滑坡地质模式及其敏感地层研究[J]. 姚智. 贵州地质. 1994(03)
博士论文
[1]崩塌灾害变形破坏机理与监测预警研究[D]. 王延平.成都理工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宋家尧滑坡形成演化机理研究[D]. 闵瑶臻.长安大学 2018
[2]龙潭村铁矿采空区稳定性分析及处理措施[D]. 袁学文.华北理工大学 2018
[3]贵州山区典型崩塌成因机制与监测预警技术研究[D]. 刘明鑫.成都理工大学 2014
[4]采空区塌陷诱发崩滑复合型地质灾害形成机理研究[D]. 丁丽萍.成都理工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1538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153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