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大型牵引式土质滑坡形成机制分析及稳定性评价——以甘洛县西西呷村滑坡为例

发布时间:2021-05-08 23:03
  滑坡稳定性分析方法主要采用极限平衡法中的瑞典圆弧法、Bishop法、Janbu法、Sarma法和传递系数法,传递系数法是一种适用于折线形态并考虑土条间作用力的定量评价方法,其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接近。甘洛县西西呷村滑坡为大型牵引式土质滑坡,2018年8月5日发生滑移时,滑体沿坡体低洼地势,滑移至甘洛河,侵占河道,结合地形地貌条件及区域地质资料分析滑坡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并依据滑面形态及滑体、滑带土的岩土体力学参数,采用传递系数法进行稳定性分析评价,该滑坡在天然工况下处于基本稳定—稳定状态,暴雨工况下处于欠稳定—不稳定状态,与滑坡的变形特征基本吻合。由此表明传递系数法适合用于该大型土质滑坡。 

【文章来源】:资源环境与工程. 2020,34(02)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区域地质概况
    1.1 地形地貌
    1.2 地层岩性
    1.3 水文地质条件
        1.3.1 地表水
        1.3.2 地下水
2 滑坡基本特征及形成机制
    2.1 基本特征
    2.2 演变过程
    2.3 形成机制
3 滑坡稳定性分析
    3.1 参数选取
    3.2 稳定性计算
    3.3 成果分析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传递系数法的滑坡稳定性分析和评价[J]. 钱玲玲.  中国建材科技. 2019(03)
[2]坪寨组滑坡地质灾害的变形机制及稳定性评价[J]. 陆远玮.  西部资源. 2019(04)
[3]H3滑坡体成因机制分析及稳定性评价[J]. 刘志强,钟湖平,李应辉,吕敬清.  勘察科学技术. 2019(01)
[4]四川南充龙头山滑坡发育特征与形成演化[J]. 唐然,刘宗祥,邓韧,范宣梅.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8(32)
[5]四川王山-抓口寺滑坡成因机制及滑动过程分析[J]. 李俊峰,陈红旗,刘红岩.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8(04)
[6]基于综合分析法的滑坡稳定性研究与治理效果评价[J]. 罗春雷,陈锐林,夏祥忠,胡迪,张超,邓小波.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4)
[7]强降雨条件下浅层滑坡稳定性分析模型改进[J]. 王雪冰,张春山,孟华君,张向营.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7(31)
[8]不同类型滑坡渐进破坏过程与稳定性研究[J]. 谭福林,胡新丽,张玉明,何春灿,章涵.  岩土力学. 2016(S2)
[9]四川5.12地震灾区陈家大院子滑坡形成机理分析与稳定性评价[J]. 刘晓晓,杨少华,李巧刚.  城市地质. 2015(S2)
[10]传递系数法在滑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以天水柏林村黄土滑坡为例[J]. 李玲玲,王举平,朱斌.  建筑设计管理. 2015(10)

硕士论文
[1]黄家湾滑坡工程地质特征分析及稳定性研究[D]. 王晓瑞.西南交通大学 2018
[2]滑坡抗剪强度参数反演方法研究[D]. 陈静瑜.中南大学 2014
[3]滑坡稳定性评价方法对比研究[D]. 陈国华.中国地质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761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1761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0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