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北缘燕山褶断带早中生代地层年代学格架及其意义
发布时间:2021-05-15 17:17
华北克拉通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克拉通之一,自1.8 Ga克拉通化之后保持了长期的相对稳定,直到中生代以来开始活化,导致了复杂的构造变形、频繁的岩浆活动和剧烈的地貌差异,并形成了一系列火山–碎屑沉积的山间盆地。中生代是华北克拉通从相对稳定状态到开始活化的关键时间节点。燕山褶断带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是一条近东西向自内蒙古延伸到辽宁西部的板内造山带。它在中生代经历了从古亚洲洋到古太平洋构造域的重要构造体制变革,是华北克拉通北缘中生代岩浆活动、构造变形、盆地演化、生物与环境的协同演化及板块动力学研究的经典地区。而对上述问题的讨论都要以精准的地层年代学格架为基础,这有赖于详细、系统的地质调查以及对关键地层和岩体的精确定年。此前在燕山褶断带的研究多集中在中生代晚期,因此本文聚焦于中生代早期(三叠纪–侏罗纪)。我们在燕山褶断带的盆地内选择经典剖面对关键层位和重要岩体展开系统的地质调查和测年工作,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建立精确的中生代早期的地层年代学格架。燕山褶断带三叠系多为陆源碎屑沉积,缺少可以限定地层时代的生物化石及火山岩夹层,这严重制约了地质工作者对该区域地层时代及盆地演化的认...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1.1.1 南大岭组火山岩的时代及燕山期的开始
1.1.2 燕山褶断带早中生代地层年代学格架
1.1.3 中国北方侏罗纪煤系地层的时代
1.2 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 论文工作情况及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位置
2.2 构造单元划分
2.2.1 华北克拉通
2.2.2 中亚造山带
第三章 燕山褶断带晚三叠世火山岩
3.1 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研究意义
3.2 样品采集及剖面描述
3.3 同位素年代学测试方法
3.3.1 锆石 LA–ICP–MS U–Pb 同位素年代学
3.3.2 锆石 SHRIMP U–Pb 同位素年代学
3.3.3 ~(40)Ar–~(39)Ar同位素年代学
3.4 同位素年代学测试结果
3.4.1 锆石 LA–ICP–MS U–Pb 同位素测年结果
3.4.2 ~(40)Ar–~(39)Ar同位素测年结果
3.5 讨论
3.5.1 冀北下板城晚三叠世火山岩
3.5.2 对三叠纪地层时代限定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北京西山南大岭组火山岩
4.1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4.2 样品采集位置及剖面描述
4.3 测试结果
4.3.1 锆石 LA–ICP–MS U–Pb 年代学
4.3.2 ~(40)Ar–~(39)Ar测试结果
4.4 讨论
4.4.1 南大岭组和窑坡组的时代
4.4.2 燕山期构造作用的开始时间
4.4.3 南大岭组~(40)Ar–~(39)Ar测年结果及早白垩世热叠加事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辽西海房沟组火山岩
5.1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5.2 样品采集位置及剖面描述
5.3 测试方法和结果
5.4 讨论
5.4.1 海房沟组和北票组的时代
5.4.2 被子植物的起源
5.4.3 辽西南票地区海房沟组之下角度不整合的构造意义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燕山褶断带早中生代地层年代学格架及意义
6.1 燕山褶断带早中生代地层年代学格架
6.2 燕山褶断带早中生代构造特征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北方侏罗纪煤系地层的时代
7.1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7.2 Coniopteris–Phoenicopsis 植物组合的时代
7.3 中国北方侏罗纪煤系地层的时代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主要认识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燕山运动与华北克拉通破坏关系的讨论[J]. 王瑜,孙立新,周丽云,谢玥婷.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8(05)
[2]华北克拉通及相邻造山带古生代—侏罗纪早期大地构造演化[J]. 赵越,翟明国,陈虹,张拴宏. 中国地质. 2017(01)
[3]中国侏罗纪古气候分区与演变[J]. 邓胜徽,卢远征,赵怡,樊茹,王永栋,杨小菊,李鑫,孙柏年. 地学前缘. 2017(01)
[4]关于辽西北票组地质时代及区域对比的再讨论[J]. 张路锁,谢明忠,张树胜,张新生,尚洪田,李绪慧,吴瑞芳. 地质论评. 2016(06)
[5]“燕山运动”的分期及几个关键问题[J]. 张宏仁. 地质学报. 2016(09)
[6]华北克拉通早元古代拼合与Columbia超大陆形成研究进展[J]. 李三忠,赵国春,孙敏. 科学通报. 2016(09)
[7]侏罗纪的花化石与被子植物起源[J]. 王鑫,刘仲健. 自然杂志. 2015(06)
[8]自动化40Ar/39Ar定年设备研制[J]. 邱华宁,白秀娟,刘文贵,梅廉夫. 地球化学. 2015(05)
[9]中国陆相侏罗系—白垩系界线及其国际地层对比——以冀北—辽西地区侏罗系—白垩纪年代地层为例[J]. 王思恩,高林志,庞其清,宋彪,李亚. 地质学报. 2015(08)
[10]Anomozamites(Bennettitales) from Middle Jurassic Haifanggou Formation,western Liaoning,China[J]. ZHAO Miao,SUN Chunlin,David L.Dilcher,ZHAO Zhe,NA Yuling. Global Geology. 2015(02)
博士论文
[1]华北北缘东段早中生代构造变形与岩浆作用研究[D]. 叶浩.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4
[2]北山—内蒙古地区三叠纪花岗岩及其构造意义[D]. 李舢.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3
[3]辽西三叠纪—侏罗纪火山岩:华北北缘东段下地壳再造与克拉通破坏[D]. 马强.中国地质大学 2013
[4]燕山构造带内蒙古隆起东段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及其地质意义[D]. 张拴宏.中国地质科学院 2004
[5]燕山地区中生代火山作用成因及其对深部过程的制约[D]. 李晓勇.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03
硕士论文
[1]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晚侏罗世齐古组孢粉化石组合与年代地层[D]. 胡清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
[2]兴城市龙回头盆地海房沟组地层序列及沉积环境[D]. 张栋.吉林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188035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1.1.1 南大岭组火山岩的时代及燕山期的开始
1.1.2 燕山褶断带早中生代地层年代学格架
1.1.3 中国北方侏罗纪煤系地层的时代
1.2 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 论文工作情况及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位置
2.2 构造单元划分
2.2.1 华北克拉通
2.2.2 中亚造山带
第三章 燕山褶断带晚三叠世火山岩
3.1 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研究意义
3.2 样品采集及剖面描述
3.3 同位素年代学测试方法
3.3.1 锆石 LA–ICP–MS U–Pb 同位素年代学
3.3.2 锆石 SHRIMP U–Pb 同位素年代学
3.3.3 ~(40)Ar–~(39)Ar同位素年代学
3.4 同位素年代学测试结果
3.4.1 锆石 LA–ICP–MS U–Pb 同位素测年结果
3.4.2 ~(40)Ar–~(39)Ar同位素测年结果
3.5 讨论
3.5.1 冀北下板城晚三叠世火山岩
3.5.2 对三叠纪地层时代限定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北京西山南大岭组火山岩
4.1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4.2 样品采集位置及剖面描述
4.3 测试结果
4.3.1 锆石 LA–ICP–MS U–Pb 年代学
4.3.2 ~(40)Ar–~(39)Ar测试结果
4.4 讨论
4.4.1 南大岭组和窑坡组的时代
4.4.2 燕山期构造作用的开始时间
4.4.3 南大岭组~(40)Ar–~(39)Ar测年结果及早白垩世热叠加事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辽西海房沟组火山岩
5.1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5.2 样品采集位置及剖面描述
5.3 测试方法和结果
5.4 讨论
5.4.1 海房沟组和北票组的时代
5.4.2 被子植物的起源
5.4.3 辽西南票地区海房沟组之下角度不整合的构造意义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燕山褶断带早中生代地层年代学格架及意义
6.1 燕山褶断带早中生代地层年代学格架
6.2 燕山褶断带早中生代构造特征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北方侏罗纪煤系地层的时代
7.1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7.2 Coniopteris–Phoenicopsis 植物组合的时代
7.3 中国北方侏罗纪煤系地层的时代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主要认识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燕山运动与华北克拉通破坏关系的讨论[J]. 王瑜,孙立新,周丽云,谢玥婷.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8(05)
[2]华北克拉通及相邻造山带古生代—侏罗纪早期大地构造演化[J]. 赵越,翟明国,陈虹,张拴宏. 中国地质. 2017(01)
[3]中国侏罗纪古气候分区与演变[J]. 邓胜徽,卢远征,赵怡,樊茹,王永栋,杨小菊,李鑫,孙柏年. 地学前缘. 2017(01)
[4]关于辽西北票组地质时代及区域对比的再讨论[J]. 张路锁,谢明忠,张树胜,张新生,尚洪田,李绪慧,吴瑞芳. 地质论评. 2016(06)
[5]“燕山运动”的分期及几个关键问题[J]. 张宏仁. 地质学报. 2016(09)
[6]华北克拉通早元古代拼合与Columbia超大陆形成研究进展[J]. 李三忠,赵国春,孙敏. 科学通报. 2016(09)
[7]侏罗纪的花化石与被子植物起源[J]. 王鑫,刘仲健. 自然杂志. 2015(06)
[8]自动化40Ar/39Ar定年设备研制[J]. 邱华宁,白秀娟,刘文贵,梅廉夫. 地球化学. 2015(05)
[9]中国陆相侏罗系—白垩系界线及其国际地层对比——以冀北—辽西地区侏罗系—白垩纪年代地层为例[J]. 王思恩,高林志,庞其清,宋彪,李亚. 地质学报. 2015(08)
[10]Anomozamites(Bennettitales) from Middle Jurassic Haifanggou Formation,western Liaoning,China[J]. ZHAO Miao,SUN Chunlin,David L.Dilcher,ZHAO Zhe,NA Yuling. Global Geology. 2015(02)
博士论文
[1]华北北缘东段早中生代构造变形与岩浆作用研究[D]. 叶浩.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4
[2]北山—内蒙古地区三叠纪花岗岩及其构造意义[D]. 李舢.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3
[3]辽西三叠纪—侏罗纪火山岩:华北北缘东段下地壳再造与克拉通破坏[D]. 马强.中国地质大学 2013
[4]燕山构造带内蒙古隆起东段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及其地质意义[D]. 张拴宏.中国地质科学院 2004
[5]燕山地区中生代火山作用成因及其对深部过程的制约[D]. 李晓勇.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03
硕士论文
[1]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晚侏罗世齐古组孢粉化石组合与年代地层[D]. 胡清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
[2]兴城市龙回头盆地海房沟组地层序列及沉积环境[D]. 张栋.吉林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1880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188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