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山卡瓦布拉克地区中-基性岩脉的时代,形成机制及其动力学意义
发布时间:2021-07-07 08:36
天山造山带在中亚造山带的演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中天山地块的构造—岩浆演化过程对整个天山造山带的演化意义重大。晚古生代是天山造山带构造演化的关键时期,是中天山南缘洋陆格局发生重大转变的阶段,也是主要构造格局形成的关键时期。中天山南缘卡瓦布拉克地区侵入岩类广泛发育,并多处被中-基性岩脉穿插。本文分别选择位于中天山卡瓦布拉克地区彩霞山及赤龙峰铁矿南部晚古生代中-基性岩脉进行系统研究,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岩相学、锆石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分析基础上,探讨其源区特征、形成机制及动力学意义。取得主要成果如下:1.中天山卡瓦布拉克地区中-基性岩脉呈北东、北西、北北西和南北向展布,岩性主要为辉绿岩,辉长岩和黑云母闪长岩,侵入于早石炭纪钾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中。2.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黑云母闪长岩脉和辉长岩脉的形成时代分别为296.1±2.5 Ma(MSWD=1.4)和299.5±3Ma(MSWD=1.07)。3.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区中-基性岩脉具有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和大离子亲石元素(Rb,U,Th)、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的地球化学特征。中-基性...
【文章来源】:新疆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
3 个构造单元。研究区邻区大地构造单元从北向南由觉罗塔格、中天山塔里木地块、南天山、中天山、伊犁-哈萨克斯坦板块、北天山与准噶尔板块等构造单元组成,其中南天山以南天山山前断裂为南界与塔里木板块相邻、以中天山南缘断裂为北界与中天山相邻;中天山与伊犁-哈萨克斯坦板块以中天山北缘断裂为界。大地构造位置上中天山地块位于天山中部,是南天山和北天山之间由绿片岩相和角闪岩相变质岩系和侵入岩类岩石组成的狭长带状构造域,近东西向展布,向东至新甘交界,向西可能延伸出境外[66-69]。中天山古块体主要组成岩体有:火山碎屑岩、碳酸盐岩和侵入岩及变质岩为中天山古块体的主要组成岩体。研究区处于中天山地块南缘的卡瓦布拉克地区,行政区主体位于鄯善县以东南、哈密市以西南部,地理坐标:东经 E91°30'-E91°45'、北纬 N41°30'-N41°40'。该地块北以中天山北缘断裂为界与北天山相连,南以星星峡-卡瓦布拉克断裂为界与塔里木板块相连,位于北部的阿其克库都克断裂和南部的卡瓦布拉克断裂之间。在平面图上呈现形态为西宽东窄,逐渐在库米什东部地区尖灭。
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3.中-基性岩脉的地质特征3.1 野外地质及样品采集本文研究的中-基性岩脉包括辉绿岩、辉长岩和黑云母闪长岩等。样品 K1612采自赤龙峰铁矿以南(图 2-1,图 3-3a),样品 C1602,C1605,C1610,C1611采自彩霞山铅锌矿南部(图 2-1,图 3-3b)。辉绿岩(C1610)采样点 GPS 坐标为 N41°38′40.05″,E91°18′31.47"。辉长岩(C1602,C1611)采样点坐标分别为N41°38′10.96″,E91°17′55.80",N41°38′40.05″,E91°18′51.49"。黑云母闪长岩(K1612,C1605)采样点 GPS 坐标为 N41°36′23.19″,E91°44′10.72",N41°38′9.09″,E91°17′58.98"。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疆哈尔里克山石城子地区钠铁闪石花岗斑岩岩墙的发现及构造背景示踪[J]. 南云,柳益群,周鼎武,周小虎,焦鑫,李哲萱. 地质学报. 2018(06)
[2]中天山卡瓦布拉克杂岩带中-基性岩的成因及其构造意义:元素地球化学和Sr-Nd-Pb同位素约束[J]. 麦地娜·努尔太,尼加提·阿布都逊,木合塔尔·扎日,吴兆宁,张龙. 现代地质. 2017(06)
[3]中亚造山带内微陆块的起源——以中国天山造山带研究为例[J]. 龙晓平,黄宗莹.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17(05)
[4]中天山巴仑台地区花岗质岩石的Hf同位素研究:对构造演化及大陆生长的约束[J]. 黄河,王涛,秦切,侯继尧,童英,郭磊,张磊,王静,梁昭元. 地质学报. 2015(12)
[5]中天山卡瓦布拉克杂岩带中闪长岩的锆石U-Pb年龄及Hf同位素特征[J]. 尼加提·阿布都逊,木合塔尔·扎日,吴兆宁.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5(06)
[6]中天山地块暗色岩墙LA-ICP-MS锆石U-Pb年龄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J]. 尹继元,陈文,肖文交,张斌,蔡克大,孙敬博,张彦,杨静,杨莉,刘新宇,沈泽. 地质通报. 2015(08)
[7]东天山七角井-巴里坤地区辉绿岩脉年代学及岩石成因[J]. 崔方磊,汪晓伟,徐学义,马中平,朱小辉,孙吉明. 西北地质. 2015(02)
[8]福建石狮白垩纪花岗岩与中基性脉岩的年代学与地球化学[J]. 丁聪,赵志丹,杨金豹,周红芳,盛丹,侯青叶,胡兆初. 岩石学报. 2015(05)
[9]新疆古块体的形成与演化[J]. 舒良树,朱文斌,王博,吴昌志,马东升,马绪宣,丁海峰. 中国地质. 2013(01)
[10]东天山白石泉镁铁-超镁铁杂岩体的Nd-Sr-Os同位素成分及其对岩浆演化的意义[J]. 陈斌,贺敬博,陈长健,木合塔尔·扎日. 岩石学报. 2013(01)
博士论文
[1]中天山西段古生代增生造山作用与地壳演化[D]. 钟凌林.南京大学 2019
[2]新疆东天山及邻区石炭—二叠纪中基性岩浆岩成因演化及构造意义[D]. 屈翠侠.长安大学 2015
[3]中天山东段前寒武纪及早古生代岩浆活动、成矿作用与构造演化[D]. 雷如雄.南京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中天山卡瓦布拉克地区晚古生代中—基性侵入岩的岩石成因及构造意义[D]. 徐志军.新疆大学 2018
[2]星星峡地区晚古生代侵入岩及星星峡杂岩的再厘定—对中天山地块属性及其晚古生代构造格架的探讨[D]. 周海.西北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269310
【文章来源】:新疆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
3 个构造单元。研究区邻区大地构造单元从北向南由觉罗塔格、中天山塔里木地块、南天山、中天山、伊犁-哈萨克斯坦板块、北天山与准噶尔板块等构造单元组成,其中南天山以南天山山前断裂为南界与塔里木板块相邻、以中天山南缘断裂为北界与中天山相邻;中天山与伊犁-哈萨克斯坦板块以中天山北缘断裂为界。大地构造位置上中天山地块位于天山中部,是南天山和北天山之间由绿片岩相和角闪岩相变质岩系和侵入岩类岩石组成的狭长带状构造域,近东西向展布,向东至新甘交界,向西可能延伸出境外[66-69]。中天山古块体主要组成岩体有:火山碎屑岩、碳酸盐岩和侵入岩及变质岩为中天山古块体的主要组成岩体。研究区处于中天山地块南缘的卡瓦布拉克地区,行政区主体位于鄯善县以东南、哈密市以西南部,地理坐标:东经 E91°30'-E91°45'、北纬 N41°30'-N41°40'。该地块北以中天山北缘断裂为界与北天山相连,南以星星峡-卡瓦布拉克断裂为界与塔里木板块相连,位于北部的阿其克库都克断裂和南部的卡瓦布拉克断裂之间。在平面图上呈现形态为西宽东窄,逐渐在库米什东部地区尖灭。
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3.中-基性岩脉的地质特征3.1 野外地质及样品采集本文研究的中-基性岩脉包括辉绿岩、辉长岩和黑云母闪长岩等。样品 K1612采自赤龙峰铁矿以南(图 2-1,图 3-3a),样品 C1602,C1605,C1610,C1611采自彩霞山铅锌矿南部(图 2-1,图 3-3b)。辉绿岩(C1610)采样点 GPS 坐标为 N41°38′40.05″,E91°18′31.47"。辉长岩(C1602,C1611)采样点坐标分别为N41°38′10.96″,E91°17′55.80",N41°38′40.05″,E91°18′51.49"。黑云母闪长岩(K1612,C1605)采样点 GPS 坐标为 N41°36′23.19″,E91°44′10.72",N41°38′9.09″,E91°17′58.98"。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疆哈尔里克山石城子地区钠铁闪石花岗斑岩岩墙的发现及构造背景示踪[J]. 南云,柳益群,周鼎武,周小虎,焦鑫,李哲萱. 地质学报. 2018(06)
[2]中天山卡瓦布拉克杂岩带中-基性岩的成因及其构造意义:元素地球化学和Sr-Nd-Pb同位素约束[J]. 麦地娜·努尔太,尼加提·阿布都逊,木合塔尔·扎日,吴兆宁,张龙. 现代地质. 2017(06)
[3]中亚造山带内微陆块的起源——以中国天山造山带研究为例[J]. 龙晓平,黄宗莹.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17(05)
[4]中天山巴仑台地区花岗质岩石的Hf同位素研究:对构造演化及大陆生长的约束[J]. 黄河,王涛,秦切,侯继尧,童英,郭磊,张磊,王静,梁昭元. 地质学报. 2015(12)
[5]中天山卡瓦布拉克杂岩带中闪长岩的锆石U-Pb年龄及Hf同位素特征[J]. 尼加提·阿布都逊,木合塔尔·扎日,吴兆宁.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5(06)
[6]中天山地块暗色岩墙LA-ICP-MS锆石U-Pb年龄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J]. 尹继元,陈文,肖文交,张斌,蔡克大,孙敬博,张彦,杨静,杨莉,刘新宇,沈泽. 地质通报. 2015(08)
[7]东天山七角井-巴里坤地区辉绿岩脉年代学及岩石成因[J]. 崔方磊,汪晓伟,徐学义,马中平,朱小辉,孙吉明. 西北地质. 2015(02)
[8]福建石狮白垩纪花岗岩与中基性脉岩的年代学与地球化学[J]. 丁聪,赵志丹,杨金豹,周红芳,盛丹,侯青叶,胡兆初. 岩石学报. 2015(05)
[9]新疆古块体的形成与演化[J]. 舒良树,朱文斌,王博,吴昌志,马东升,马绪宣,丁海峰. 中国地质. 2013(01)
[10]东天山白石泉镁铁-超镁铁杂岩体的Nd-Sr-Os同位素成分及其对岩浆演化的意义[J]. 陈斌,贺敬博,陈长健,木合塔尔·扎日. 岩石学报. 2013(01)
博士论文
[1]中天山西段古生代增生造山作用与地壳演化[D]. 钟凌林.南京大学 2019
[2]新疆东天山及邻区石炭—二叠纪中基性岩浆岩成因演化及构造意义[D]. 屈翠侠.长安大学 2015
[3]中天山东段前寒武纪及早古生代岩浆活动、成矿作用与构造演化[D]. 雷如雄.南京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中天山卡瓦布拉克地区晚古生代中—基性侵入岩的岩石成因及构造意义[D]. 徐志军.新疆大学 2018
[2]星星峡地区晚古生代侵入岩及星星峡杂岩的再厘定—对中天山地块属性及其晚古生代构造格架的探讨[D]. 周海.西北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2693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269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