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呼图壁M S 6.2与精河M S 6.6地震前的地形变异常特征

发布时间:2021-07-23 08:32
  利用2012—2018年跨断层流动水准观测资料,提取北天山地区的断层形变趋势累积率和灰色关联度指标,结合2009—2017年GPS速度场数据,分析呼图壁MS6.2与精河MS6.6地震前的地形变异常特征。结果表明:①呼图壁地震位于GPS压性变化最高值区边缘,断层形变趋势累积量较大的测线相对集中在震区附近;精河地震位于压应变较高值区和增强区,震区附近也出现巴音沟、伊宁等跨断层高逆断趋势累积背景异常。②2次地震中,震级较大的精河地震前跨断层灰色关联度指标异常较为显著,震中周边半径200,300,500 km范围内均出现"逆断加速"中短期-短期异常;且距震中越近,异常幅度越大。 

【文章来源】:地震研究. 2020,43(0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呼图壁M S 6.2与精河M S 6.6地震前的地形变异常特征


北天山地区跨断层流动水准场地与GPS站点分布

趋势图,应变率,形变,断层


本文对2012年至2016年9月(呼图壁地震前)、2012年至2017年6月(精河地震前)北天山地区12处流动水准场地14条跨断层测线(表1)的趋势累积率进行了计算(扣除了2017年3月泉子街3-2测线、宁家河3-1测线出现的与冰冻有关的干扰性突跳,2013年9月卡子湾4-1测线出现的与水库蓄水有关的巨幅突跳,通过线性内插或扣除巨幅突跳变化量使资料连续),结果见表1和图2,并通过最小二乘配置方法(江在森等,2006,2009)将2009—2015年、2015—2017年2个时段的GPS面应变等值线分布绘于图2。由图2可以看出,2个时段的GPS面应变等值线均显示以挤压为主,断层形变趋势累积率也显示逆断特性占多数的特征(逆断趋势累积的测线分别占测线总数的8/14和9/14),这些均与北天山地区以逆断挤压为主的地质背景相符。

曲线,精河,震区,指标


对精河MS6.6地震震区周边半径200 km(有独山子、巴音沟、古尔图、伊宁4处场地)、300 km(有红山嘴、宁家河、独山子、巴音沟、古尔图、伊宁6处场地)、500 km(除泉子街外10处场地)内跨断层场地计算灰色关联度垂向综合指标,结果如图4a-2所示。图中显示,2017年上半年(有3月、6月2期观测,灰色关联度计算的时间点记为4月)即震前2~5个月3条曲线均显示逆断加速特性,尤其震区周边半径200 km与300 km范围内,灰色关联度指标的变化幅度更大,很可能反映震前中短期-短期阶段断层活动加速现象。图5为精河地震震区周边半径200 km范围内有不同程度逆断加速突跳变化的原始观测曲线(测量中误差为±0.25 mm/km,即使最长达1.5 km的测线其误差也最多为±0.38 mm,图5所示加速突跳幅度为1.99~3.27 mm,未发现干扰问题,因此异常可靠)。图5 精河地震前周边200 km内主要的跨断层异常观测曲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GPS的精河MS6.6地震前地壳变形动态特征研究[J]. 朱治国,秦姗兰,艾力夏提·玉山,刘代芹,李杰,陈丽,苏力坦·玉散,方伟.  中国地震. 2018(03)
[2]天山地震带近期地壳形变分析及地震危险性评估[J]. 朱爽,时爽爽.  地震研究. 2018(03)
[3]2016年12月8日呼图壁MS6.2地震序列重定位与发震构造[J]. 刘建明,王琼,李金,吴传勇,赵彬彬,孔祥燕.  地震地质. 2018(03)
[4]鄂尔多斯地块周缘地区构造活动与应变积累特性研究[J]. 张希,贾鹏,张四新,李瑞莎.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8(04)
[5]2016年新疆阿克陶MS6.7地震和呼图壁MS6.2地震的余震触发研究[J]. 王苏,李建有,徐晓雅,赵淑芳,林凤仙,解朝娣,李金,刘建明.  地震研究. 2018(01)
[6]北天山地区活动构造形变特征与地震活动研究[J]. 方伟,李杰,陈刚,王晓强,陈丽,阿卜杜塔伊尔·亚森,陈述江,孙小旭.  内陆地震. 2016(03)
[7]2016年门源Ms6.4地震前祁连山周边断层活动分析[J]. 李媛,刘峡,刘希康,周伟,郑智江,张立成,杜雪松,沈小七.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6(04)
[8]青藏块体东北缘断层形变综合指标异常与岷县漳县6.6级等强震关系[J]. 张希,李心然,唐红涛.  地震研究. 2014(04)
[9]芦山地震前断层形变的中短期异常及同震影响[J]. 张希,唐红涛,李瑞莎,贾鹏.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4(02)
[10]中国大陆的活动断裂、地震灾害及其动力过程[J]. 张培震,邓起东,张竹琪,李海兵.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3(10)



本文编号:32989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2989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8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