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滇西北普朗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演化

发布时间:2021-08-01 04:32
  作为特提斯构造域中少数与古特提斯洋盆俯冲相关的超大型斑岩型矿床之一,滇西北普朗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床有着其独特的研究价值,巨量的铜和钼在印支期侵位的复式岩体中广泛矿化,而铜钼却存在着明显的分离沉淀现象。为了深入的研究导致普朗铜矿中金属差异性矿化的原因,本文运用SEM-CL手段对不同阶段热液脉体中的石英进行了阶段划分,结合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激光拉曼探针以及硫同位素分析等手段,尝试从成矿流体演化的角度开展细致的研究。斑岩型矿床中的石英脉记录了次火山岩浆-热液系统中流体的物理化学性质的演化,本文根据脉体之间的穿切关系和不同金属硫化物组成,部分参考斑岩型铜矿中经典的A、B、D脉划分方式将普朗铜矿中与铜钼矿化关系密切的石英-硫化物脉按形成时序划分为四种类型,分别为V1:早期的石英±铜为主硫化物细脉;V2:石英+辉钼矿±黄铜矿±黄铁矿脉;V3:石英+黄铜矿+黄铁矿±磁黄铁矿脉;以及最晚形成的V4:石英+团块状黄铁矿、黄铜矿±方解石±辉铜矿脉,整体可以分为铜矿化阶段和钼矿化阶段。根据SEM-CL下的不同亮度,结合岩相学观察,将普朗铜矿中的热液石英划分为Q1、Q2a、Q2b、Q2c和Q3五个阶段。Q2b...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滇西北普朗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演化


普朗复式岩体岩相学特征

勘探线,铜矿,地质简图,云南省


第 3 章 矿床地质特征石英闪长玢岩(QDP)呈灰黑色,斑状结构(图 3-2A),斑晶主要由斜长石、角闪石和黑云母组成,斜长石可见聚片双晶和环带结构,斑晶含量变化较大,在25-65%;基质为细粒结构(图 3-2 a)。石英二长斑岩(QMP)为浅灰色,斑状结构明显(图 3-2 A),斑晶含量在30 左右,主要成分为斜长石、钾长石、石英以及少量的黑云母和角闪石,钾长石可见卡式双晶,基质主要为半自形粒状结构(图 3-2 a)。花岗闪长斑岩(GDP)颜色较浅,花岗结构明显(图 3-2 B),斑晶主要由石英、斜长石和钾长石组成,也含有少量的黑云母,基质具有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图 3-2,b)。在深部常常以岩脉的形式侵入到早期的 QDP 和 QMP 之中。

等值线图,铜矿,勘探线,等值线图


2006;杨镇等,2017);在纵向上,高品位的矿体分布不均匀,位于首采区南部的矿体更厚,而位于北部的矿体多以透镜状产出(图 3-3),石英二长斑岩作为最主要的容矿围岩(全岩矿化)也表明了其与成矿的关系最为密切。普朗铜矿中的矿石矿物主要由黄铜矿、黄铁矿、辉钼矿、闪锌矿、磁黄铁矿以及斑铜矿和辉铜矿等组成,以浸染状、脉状以及团块状形式产出;而脉石矿物主要由石英、钾长石、斜长石、黑云母、角闪石、绢云母、绿泥石和方解石等矿物组成。运用 Surfer 软件对普朗铜矿钻孔中的金属品位数据分析发现,普朗铜矿的主要矿种铜和钼在纵向空间上的矿化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虽然铜钼矿化均发生于石英二长斑岩(QMP)内部,但铜矿化的强度从浅部到深部相对较为均匀,尤其在中浅部更为良好(图 3-4 左);而钼则在深部的品位更高,在浅部的品位较低(图 3-4 右),高品位的钼矿化核心更加趋向于石英二长斑岩的深部中心位置,说明普朗铜矿在纵向上存在着铜、钼在空间上的分离沉淀现象。


本文编号:33148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3148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5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