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松辽盆地通辽地区构造特征与铀成矿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3 06:55
  通辽地区位于松辽盆地西南部,是我国北方三大铀资源基地之一。近年来,该区的铀矿地质勘查取得了重大突破,成为砂岩型铀矿勘查的热点地区。研究该区的构造特征与铀成矿作用,对推进铀矿勘查部署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丰富陆相盆地铀成矿理论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在全面分析前人成果资料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通辽地区的区域地质特征,重点利用地震资料对研究区沉积-构造特征进行推断解释,提出了通辽地区地质构造演化、沉积充填和后期构造变形特征的新认识。通辽地区包含开鲁坳陷和西南隆起区两个一级构造单元,总体具有隆凹相间的盆地结构。构造格局主要呈北东向展布,断裂发育。基底主要为前寒武纪深变质岩、古生代浅变质岩和加里东-海西期花岗岩或闪长岩,盖层为中新生代沉积的砾岩、砂岩和泥岩等。盆地构造演化可分为6个阶段。地震剖面资料的二次解释成果表明,研究区存在切壳的深大断裂3条、控盆基底断裂19条、盖层断裂32条,深大断裂长期、多次活动,早期(K2qK2n)伸展,晚期(K2s以后)挤压逆冲。早白垩世盆地基底地形高差大,发育架玛吐基底古隆起... 

【文章来源】: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10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区概况
        1.2.1 研究区范围
        1.2.2 自然地理条件
    1.3 研究现状
        1.3.1 研究区工作程度
        1.3.2 砂岩型铀矿研究现状
        1.3.3 地震解释技术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方法
    1.5 工作情况和完成的实物工作量
    1.6 创新性认识
2 区域地质特征
    2.1 大地构造位置
    2.2 地层
        2.2.1 盆地基底
        2.2.2 盆地盖层
    2.3 区域构造特征
        2.3.1 构造格架和构造分区
        2.3.2 断裂构造
        2.3.3 褶皱构造
        2.3.4 后期脉岩
        2.3.5 构造演化特征
    2.4 区域水文地质特征
        2.4.1 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岩系
        2.4.2 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2.4.3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2.5 区域矿产特征
3 铀成矿地质特征
    3.1 铀矿化类型
    3.2 典型铀矿床
        3.2.1 钱家店(钱Ⅱ块)铀矿床
        3.2.2 宝龙山铀矿床
    3.3 控矿因素分析
        3.3.1 构造因素
        3.3.2 沉积体系
        3.3.3 层间氧化作用
        3.3.4 古气候及其演化
        3.3.5 热液改造
    3.4 铀成矿模式
4 浅层地震资料的二次解释
    4.1 浅层地震资料解释方法
        4.1.1 地震构造解释
        4.1.2 地震沉积解释
        4.1.3 地震层序划分
        4.1.4 地震相分析
    4.2 浅层地震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4.2.1 数据采集情况
        4.2.2 地震数据处理
    4.3 初次解释成果
        4.3.1 初次解释的工作内容
        4.3.2 资料初次解释成果
        4.3.3 前期解释存在的问题
    4.4 资料的二次解释
        4.4.1 构造解释
        4.4.2 地层与沉积解释
    4.5 对盆地构造-沉积的新认识
        4.5.1 控盆构造及其发育特征
        4.5.2 沉积充填特征
        4.5.3 构造变形特征
5 构造沉积演化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探讨
    5.1 盆地盖层构造演化及其特征
    5.2 沉积充填及其演化特征
        5.2.1 盖层沉积充填及其演化特征
        5.2.2 找矿目标层沉积充填特征及其演化
    5.3 铀成矿控制作用探讨
        5.3.1 不同类型铀矿化的控矿因素
        5.3.2 原生灰色砂体分布与铀成矿作用
        5.3.3 构造及其演化与铀成矿
    5.4 铀成矿预测
        5.4.1 钱家店铀成矿远景区
        5.4.2 安乐铀成矿远景区
6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内蒙古通辽地区姚家组沉积特征与铀成矿关系探讨[J]. 陈程,郭庆银,蔡煜琦.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1)
[2]泊尔江海子断裂带在砂岩型铀矿成矿中的作用[J]. 张更信,苗爱生,李文辉,郭虎科.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1)
[3]松南地区构造-地层层序与盆地演化[J]. 陈为佳,何登发,桂宝玲,高丽明,李瑞磊.  地质学报. 2014(05)
[4]伽马拟声波分频重构反演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J]. 赵继龙,熊冉,陈戈,常少英,曹鹏.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04)
[5]开鲁坳陷宝龙山地区铀矿化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J]. 蔡建芳,聂逢君,杨文达,周文博,于海亮,李满根.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1)
[6]浅层地震勘探在砂岩型铀矿勘查中的应用研究[J]. 徐国苍,张红建,朱琳.  铀矿地质. 2013(01)
[7]松辽盆地钱家店砂岩型铀矿成矿地质特征[J]. 罗毅,何中波,马汉峰,孙祥.  矿床地质. 2012(02)
[8]开鲁盆地钱家店铀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勘探潜力分析[J]. 郑纪伟.  铀矿地质. 2010(04)
[9]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新生代构造演化与铀成矿作用[J]. 郭庆银,李子颖,于金水,李晓翠.  铀矿地质. 2010(03)
[10]河流砂岩地震储层预测中的几个问题[J]. 崔永谦,邵龙义,谢建荣,胡建玲,杜维良,冯小英.  物探与化探. 2010(01)

博士论文
[1]松辽盆地晚白垩世早—中期孢粉、藻类及古气候古湖泊条件[D]. 赵静.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
[2]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构造演化与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D]. 郭庆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
[3]松辽盆地南部中浅层沉积演化与油气分布[D]. 张鑫.中国海洋大学 2009
[4]松辽盆地南部构造演化与油气聚集[D]. 杨明达.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5



本文编号:33191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3191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d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