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黑龙江黑河地区早侏罗世岩浆弧的火成岩记录及其成因 全文替换

发布时间:2021-08-04 12:39
  黑河地区广泛发育中生代火成岩类,但是其形成时代、不同阶段的火成岩组合、岩石成因以及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还有争议.对黑河卧牛湖一带的侵入岩开展详细的野外地质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年代学等研究,以揭示岩石的时代、成因等.对卧牛湖附近产出的闪长岩及二长花岗岩开展的LA-ICP-MS锆石测年结果表明其形成于175.53±0.53 Ma和177.25±0.45Ma,即早侏罗世.该区这一时期火成岩主要为深成相侵入岩、少量脉岩,岩石类型主要为(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及少量的二长岩类,脉岩主要为花岗质、闪长质岩脉等,是含有英云闪长岩(T1)-奥长花岗岩(T2)-花岗闪长岩(G1)的T1T2G1G2岩石组合,上述岩石在TAS图上主要是亚碱性系列,硅钾图上主要为高钾钙碱系列,Peacock指数为钙碱性或碱钙性,准铝质-过铝质,硅镁图中多为MA系列,微量元素蛛网图一般富集Rb、K、P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La、Ce、Ti等元素,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为右倾型,轻稀土较陡,重稀土较平缓.上述岩石组合及其特征均指示岛弧岩浆岩的特征.结合构造环境判别认为该花岗岩类形成于与洋俯冲有关的环境,岩浆可能形成于俯... 

【文章来源】:地球科学. 2020,45(07)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17 页

【部分图文】:

黑龙江黑河地区早侏罗世岩浆弧的火成岩记录及其成因 全文替换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图(a)及区域地质图(b)

地球化学特征,岩石,岩体,脉岩


早侏罗世末期脉岩SiO2含量为60.13%~64.36%,K2O+Na2O含量为6.92%~7.85%,Al2O3含量为14.17%~15.48%.TAS图解(图4a)中2件样品落入石英二长岩范围,1件样品落入二长岩范围内;SiO2‐K2O图解(图4b)中属于高钾钙碱系列,结合图6可将落入石英二长岩内的两件脉岩样品划分为奥长花岗岩(WNH‐1)和花岗闪长岩(SJF‐7),一件二长岩范围内的脉岩样品划分为花岗闪长岩(SJF‐11);A/CNK=0.80~0.90,A/NK=1.39~1.53,在A/CNK‐A/NK图解(图4c)中属于准铝质系列;Peacock指数(图4d)为钙碱性和碱钙性,因此为准铝质的钙碱性系列岩石.微量元素蛛网图(图5a)显示,亏损Nb、Ta、La、Ce、P、Ti等元素,富集Rb、K、P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以及Zr、Hf、Gd.稀土总量ΣREE=129.84×10-6~202.61×10-6,富集轻稀土,LREE/HREE=9.06~13.27,(La/Yb)N=9.65~17.74,平均值为12.43,稀土元素的配分模式(图5b)为右倾型,轻稀土较陡,重稀土平缓,具有微弱负Eu异常(Eu/Eu*=0.82~0.98).图5 痕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a)及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图(b)

模式图,地球化学特征,岩体,岩石


痕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a)及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图(b)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陕西商丹陈家庄铀矿区花岗岩体和伟晶岩脉的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与铀成矿作用[J]. 张帅,刘家军,袁峰,刘刚,王功文,张宏远,张红雨.  地学前缘. 2019(05)
[2]兴蒙造山带的基底属性与构造演化过程[J]. 许文良,孙晨阳,唐杰,栾金鹏,王枫.  地球科学. 2019(05)
[3]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TTG)岩石构造组合及其亚类划分[J]. 邓晋福,刘翠,狄永军,冯艳芳,肖庆辉,刘勇,丁孝忠,孟贵祥,黄凡,赵国春,吴宗絮.  地学前缘. 2018(06)
[4]小兴安岭西北部早——中侏罗世TTG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J]. 赵院冬,车继英,吴大天,许逢明,赵君,李士超.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04)
[5]黑龙江黑河地区早白垩世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意义[J]. 邵帅,邓晋福,刘翠,赵院冬,段培新,许逢明,狄永军.  地学前缘. 2018(03)
[6]地壳对接消减带和叠接消减带与陆-陆碰撞造山和俯冲增生造山:来自侵入岩构造组合的记录[J]. 邓晋福,刘翠,狄永军,冯艳芳,苏尚国,肖庆辉,赵国春,戴蒙,段培新.  地学前缘. 2016(06)
[7]中国北方造山区显生宙地质历史重建与成矿地质背景研究进展[J]. 李锦轶,曲军峰,张进,刘建峰,许文良,张拴宏,郭瑞清,朱志新,李亚萍,李永飞,王涛,徐学义,李智佩,柳永清,孙立新,简平,张昱,王励嘉,彭树华,冯乾文,王煜,王洪波,赵西西.  地质通报. 2013(Z1)
[8]中国东北中生代构造体制与区域成矿背景:来自中生代火山岩组合时空变化的制约[J]. 许文良,王枫,裴福萍,孟恩,唐杰,徐美君,王伟.  岩石学报. 2013(02)
[9]孙吴—嘉荫地区早中生代花岗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与成因[J]. 苟军,孙德有,李蓉,魏红艳,王天豪,柳小明,胡兆初.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3(01)
[10]黑龙江三矿沟铁铜矿床花岗闪长岩锆石U-Pb定年、岩石成因及构造意义[J]. 褚少雄,刘建明,徐九华,魏浩,柴辉,佟匡胤.  岩石学报. 2012(02)

博士论文
[1]黑河地区早白垩世火山岩特征及其意义[D]. 邵帅.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
[2]兴安地块东北部变质基底解体以及晚古生代和侏罗纪花岗岩类的成因与构造意义[D]. 赵院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



本文编号:33217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3217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2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