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酒泉市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及分布特征浅析
发布时间:2021-08-06 16:21
甘肃省酒泉市作为地质灾害频发地区,为使区域内地质环境得到有效治理,对区域内经常出现的泥石流、崩塌以及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及分布特征作出分析,根据灾害特点总结出规律,为今后灾害治理提供可靠依据。
【文章来源】:世界有色金属. 2020,(18)
【文章页数】:2 页
【部分图文】:
辉铜山塌陷坑及地裂缝
崩塌灾害多发生在高陡斜坡处,如峡谷陡坡、冲沟沟坡、深切河谷的凹岸,以及有利于岩土体崩落的临空面。引发因素主要是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区内岩质崩塌多发生在沟坡及沿线公路,其主要特征为:地形陡峭,坡度大于55°,坡面凹凸不平,坡体构造节理或卸荷裂隙发育且存在临空面。沟坡多为片岩、板岩和千枚岩等变质岩组成的边坡,规模以小型居多,体积一般从数方到几十方,形成机制一般分倾倒、滑移、鼓胀、拉裂和错断五种。多因修建公路、采石、露天开矿等人类大型工程开挖诱发较为典型岩质崩塌有:肃北县党城湾黑达坂崩塌如图2所示。而碎石土崩塌多发生在河谷及峡谷两岸,主要分布在党河、榆林河、疏勒河、石油河等中下游平原地带,其主要特点为:多发于河谷的凹岸,岸坡近乎直立,坡脚下水流侵蚀严重,坡体为第四系较松散的冲洪积物。
地面塌陷多发生在矿区采空区,主要为地下开采矿产时形成的巷道在开采活动后未回填充实,矿区采空区往往是地面塌陷形成的主要地区。降水及地表水渗流是本区地面塌陷的主要诱因。在水的浸润下,矿区巷道顶板及围岩会软化脱落,从而导致工程力学性能降低,致使顶板脱落,支撑柱及围岩倒塌,从而进一步诱发塌陷的可能。部分矿区矿洞及井口位于沟道内地势较低的位置,井口周边未设置防洪措施或防洪措施简单,暴雨季节,沟道内汇集的洪水存在倒灌的现象,增大了矿洞充水的可能性。就本区而言,年内降雨集中期,地面塌陷发生的机率较高,且地面塌陷多伴有地裂缝存在,如图1所示。虽然酒泉市各地地质灾害普遍发育,但各个乡镇的灾害密集程度和灾害类型都存在很大差异。首先,地质灾害的分布完全受控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土体结构、地下水、气象水文和植被状况等自然因素,人类工程活动对灾害的分布发育有很大的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甘肃酒泉地区矿山地质特征及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J]. 王亚东,石丽,何艳芝,王恒山. 中国金属通报. 2020(07)
[2]酒泉市矿山水工环地质特征研究及意义[J]. 朱维斌. 世界有色金属. 2020(13)
[3]甘肃酒泉市天仓地区早白垩世介形类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J]. 杨兵,李树才,魏乃颐,杨欣杰,韦一. 地质通报. 2020(04)
本文编号:3326099
【文章来源】:世界有色金属. 2020,(18)
【文章页数】:2 页
【部分图文】:
辉铜山塌陷坑及地裂缝
崩塌灾害多发生在高陡斜坡处,如峡谷陡坡、冲沟沟坡、深切河谷的凹岸,以及有利于岩土体崩落的临空面。引发因素主要是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区内岩质崩塌多发生在沟坡及沿线公路,其主要特征为:地形陡峭,坡度大于55°,坡面凹凸不平,坡体构造节理或卸荷裂隙发育且存在临空面。沟坡多为片岩、板岩和千枚岩等变质岩组成的边坡,规模以小型居多,体积一般从数方到几十方,形成机制一般分倾倒、滑移、鼓胀、拉裂和错断五种。多因修建公路、采石、露天开矿等人类大型工程开挖诱发较为典型岩质崩塌有:肃北县党城湾黑达坂崩塌如图2所示。而碎石土崩塌多发生在河谷及峡谷两岸,主要分布在党河、榆林河、疏勒河、石油河等中下游平原地带,其主要特点为:多发于河谷的凹岸,岸坡近乎直立,坡脚下水流侵蚀严重,坡体为第四系较松散的冲洪积物。
地面塌陷多发生在矿区采空区,主要为地下开采矿产时形成的巷道在开采活动后未回填充实,矿区采空区往往是地面塌陷形成的主要地区。降水及地表水渗流是本区地面塌陷的主要诱因。在水的浸润下,矿区巷道顶板及围岩会软化脱落,从而导致工程力学性能降低,致使顶板脱落,支撑柱及围岩倒塌,从而进一步诱发塌陷的可能。部分矿区矿洞及井口位于沟道内地势较低的位置,井口周边未设置防洪措施或防洪措施简单,暴雨季节,沟道内汇集的洪水存在倒灌的现象,增大了矿洞充水的可能性。就本区而言,年内降雨集中期,地面塌陷发生的机率较高,且地面塌陷多伴有地裂缝存在,如图1所示。虽然酒泉市各地地质灾害普遍发育,但各个乡镇的灾害密集程度和灾害类型都存在很大差异。首先,地质灾害的分布完全受控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土体结构、地下水、气象水文和植被状况等自然因素,人类工程活动对灾害的分布发育有很大的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甘肃酒泉地区矿山地质特征及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J]. 王亚东,石丽,何艳芝,王恒山. 中国金属通报. 2020(07)
[2]酒泉市矿山水工环地质特征研究及意义[J]. 朱维斌. 世界有色金属. 2020(13)
[3]甘肃酒泉市天仓地区早白垩世介形类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J]. 杨兵,李树才,魏乃颐,杨欣杰,韦一. 地质通报. 2020(04)
本文编号:33260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326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