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陆块南部含金刚石母岩捕虏晶与深部地壳演化
发布时间:2021-08-06 17:22
与金刚石有关的幔源岩浆岩起源较深,岩浆上升速度很快,保存了重要的深部地质信息,是获得地球内部信息的重要窗口。金伯利岩和钾镁煌斑岩就好比是传送带,将深部岩石圈碎片迅速运输至地表,这些各种各样的壳-幔捕虏体或捕虏晶成为大陆深部岩石圈属性及演化的信使。其中,锆石捕虏晶可作为未暴露的深部地壳的探针,被用来揭示大陆的形成和演化过程。本论文主要通过对扬子陆块南部贵州东部与金刚石有关的幔源岩浆岩(金伯利岩-钾镁煌斑岩)及其壳-幔捕虏晶(金刚石、石榴子石、锆石),进行岩相学、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年代学等研究,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比它们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对比不同时空背景下地壳增生与再造过程,揭示扬子陆块南部深部地壳的形成和演化,探讨扬子大陆深部岩石圈的多阶段改造。马坪含金刚石岩石总体上与金伯利岩相似,具有典型的金伯利岩岩石学特征;白坟样品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则与钾镁煌斑岩更为相近,可以确定为钾镁煌斑岩。白坟钾镁煌斑岩主量元素具有高K2O(3.94–5.07 wt.%)、高MgO(7.84–14.05wt.%)、低Na2O(0.21–0.28 ...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7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论文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天然金刚石形成的深部地质条件概述
1.2.2 含金刚石母岩研究概述
1.3 研究内容和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扬子陆块大地构造背景
2.2 扬子陆块太古宙地壳物质
2.3 扬子陆块金刚石与含金刚石母岩分布
第三章 样品处理与分析方法
3.1 样品处理
3.1.1 岩石薄片制备
3.1.2 全岩粉末样品制备
3.1.3 锆石单矿物分选与制靶
3.1.4 石榴子石单矿物分选与制靶
3.2 仪器分析方法
3.2.1 全岩主量元素分析
3.2.2 全岩微量元素分析
3.2.3 矿物主量元素分析
3.2.4 锆石CL图像
3.2.5 锆石U–Pb定年
3.2.6 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
第四章 贵州镇远地区马坪含金刚石金伯利岩研究
4.1 研究区域地质背景与样品采集
4.2 马坪金伯利岩的形成时代
4.3 马坪金伯利岩的岩石学特征
4.3.1 野外地质特征
4.3.2 岩相学特征
第五章 贵州镇远地区白坟钾镁煌斑岩研究
5.1 研究区域地质背景与样品采集
5.2 白坟钾镁煌斑岩的形成时代
5.3 白坟钾镁煌斑岩的岩石学特征
5.3.1 野外地质特征
5.3.2 岩相学特征
5.4 白坟钾镁煌斑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5.4.1 全岩主量元素特征
5.4.2 全岩微量元素特征
第六章 贵州镇远地区含金刚石母岩捕虏晶研究
6.1 马坪金伯利岩中的原生金刚石特征
6.2 马坪金伯利岩中的含铬镁铝榴石捕虏晶特征
6.3 马坪金伯利岩中的锆石捕虏晶研究
6.3.1 锆石形貌学及内部结构
6.3.2 锆石Th/U比值
6.3.3 锆石U–Pb定年
6.3.4 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
6.3.5 小结
6.4 白坟钾镁煌斑岩中的锆石捕虏晶研究
6.4.1 锆石形貌学及内部结构
6.4.2 锆石Th/U比值
6.4.3 锆石U–Pb定年
6.4.4 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
6.4.5 小结
6.5 幔源火山岩中前寒武纪锆石的来源及其意义
第七章 扬子陆块南部深部地壳演化
7.1 中–新太古代(2.9–2.7Ga)地壳再造
7.2 新太古代晚期(2.6–2.5Ga)地壳增生
7.3 古元古代早期(2.5–2.3Ga)地壳再造
7.4 古元古代早期(2.2–2.1Ga)地壳增生
7.5 古元古代中期(2.0–1.8Ga)地壳增生与再造
7.6 中元古代晚期(1.3–1.0Ga)地壳增生与再造
7.7 新元古代地壳增生与再造
7.8 早–中古生代地壳再造
第八章 主要认识与存在问题
8.1 取得的主要认识
8.2 存在问题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贵州镇远钾镁煌斑岩原生及砂矿金刚石矿物学特征及其找矿意义[J]. 黄远成,李志翔,丘志力,饶红娟,陆太进,陈华,柯捷,魏然.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5)
[2]贵州省梵净山区新元古代岩浆活动的年代学格架及其大地构造意义[J]. 王敏,戴传固,陈建书,王雪华,马会珍. 中国地质. 2016(03)
[3]黔东南新元古代清水江组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J]. 魏亚楠,江新胜,崔晓庄,卓皆文,江卓斐,蔡娟娟. 矿物岩石. 2015(03)
[4]黔东南地区新元古代下江群的地层年代及其地质意义[J]. 覃永军,杜远生,牟军,卢定彪,龙建喜,王安华,张厚松,曾昌兴.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5(07)
[5]贵州重要地质事件及其地质意义[J]. 戴传固,胡明扬,陈建书,王敏,王雪华. 贵州地质. 2015(01)
[6]扬子东南缘新元古代地质演化[J]. 赵军红,王伟,刘航.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15(02)
[7]黔东地区梵净山群与下江群凝灰岩SHRIMP锆石U-Pb年龄[J]. 高林志,陈建书,戴传固,丁孝忠,王雪华,刘燕学,王敏,张恒. 地质通报. 2014(07)
[8]梵净山群火山岩锆石SHRIMP年龄及其年代地层学意义[J]. 张传恒,高林志,史晓颖,韩瑶,刘耀明. 地学前缘. 2014(02)
[9]扬子克拉通北缘约2.5Ga岩浆事件:来自南秦岭陡岭杂岩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证据[J]. 胡娟,刘晓春,陈龙耀,曲玮,李怀坤,耿建珍. 科学通报. 2013(34)
[10]贵州雪峰—加里东构造旋回期成矿地质背景研究[J]. 戴传固,郑启钤,陈建书,王敏,张慧. 地学前缘. 2013(06)
本文编号:3326175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7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论文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天然金刚石形成的深部地质条件概述
1.2.2 含金刚石母岩研究概述
1.3 研究内容和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扬子陆块大地构造背景
2.2 扬子陆块太古宙地壳物质
2.3 扬子陆块金刚石与含金刚石母岩分布
第三章 样品处理与分析方法
3.1 样品处理
3.1.1 岩石薄片制备
3.1.2 全岩粉末样品制备
3.1.3 锆石单矿物分选与制靶
3.1.4 石榴子石单矿物分选与制靶
3.2 仪器分析方法
3.2.1 全岩主量元素分析
3.2.2 全岩微量元素分析
3.2.3 矿物主量元素分析
3.2.4 锆石CL图像
3.2.5 锆石U–Pb定年
3.2.6 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
第四章 贵州镇远地区马坪含金刚石金伯利岩研究
4.1 研究区域地质背景与样品采集
4.2 马坪金伯利岩的形成时代
4.3 马坪金伯利岩的岩石学特征
4.3.1 野外地质特征
4.3.2 岩相学特征
第五章 贵州镇远地区白坟钾镁煌斑岩研究
5.1 研究区域地质背景与样品采集
5.2 白坟钾镁煌斑岩的形成时代
5.3 白坟钾镁煌斑岩的岩石学特征
5.3.1 野外地质特征
5.3.2 岩相学特征
5.4 白坟钾镁煌斑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5.4.1 全岩主量元素特征
5.4.2 全岩微量元素特征
第六章 贵州镇远地区含金刚石母岩捕虏晶研究
6.1 马坪金伯利岩中的原生金刚石特征
6.2 马坪金伯利岩中的含铬镁铝榴石捕虏晶特征
6.3 马坪金伯利岩中的锆石捕虏晶研究
6.3.1 锆石形貌学及内部结构
6.3.2 锆石Th/U比值
6.3.3 锆石U–Pb定年
6.3.4 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
6.3.5 小结
6.4 白坟钾镁煌斑岩中的锆石捕虏晶研究
6.4.1 锆石形貌学及内部结构
6.4.2 锆石Th/U比值
6.4.3 锆石U–Pb定年
6.4.4 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
6.4.5 小结
6.5 幔源火山岩中前寒武纪锆石的来源及其意义
第七章 扬子陆块南部深部地壳演化
7.1 中–新太古代(2.9–2.7Ga)地壳再造
7.2 新太古代晚期(2.6–2.5Ga)地壳增生
7.3 古元古代早期(2.5–2.3Ga)地壳再造
7.4 古元古代早期(2.2–2.1Ga)地壳增生
7.5 古元古代中期(2.0–1.8Ga)地壳增生与再造
7.6 中元古代晚期(1.3–1.0Ga)地壳增生与再造
7.7 新元古代地壳增生与再造
7.8 早–中古生代地壳再造
第八章 主要认识与存在问题
8.1 取得的主要认识
8.2 存在问题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贵州镇远钾镁煌斑岩原生及砂矿金刚石矿物学特征及其找矿意义[J]. 黄远成,李志翔,丘志力,饶红娟,陆太进,陈华,柯捷,魏然.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5)
[2]贵州省梵净山区新元古代岩浆活动的年代学格架及其大地构造意义[J]. 王敏,戴传固,陈建书,王雪华,马会珍. 中国地质. 2016(03)
[3]黔东南新元古代清水江组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J]. 魏亚楠,江新胜,崔晓庄,卓皆文,江卓斐,蔡娟娟. 矿物岩石. 2015(03)
[4]黔东南地区新元古代下江群的地层年代及其地质意义[J]. 覃永军,杜远生,牟军,卢定彪,龙建喜,王安华,张厚松,曾昌兴.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5(07)
[5]贵州重要地质事件及其地质意义[J]. 戴传固,胡明扬,陈建书,王敏,王雪华. 贵州地质. 2015(01)
[6]扬子东南缘新元古代地质演化[J]. 赵军红,王伟,刘航.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15(02)
[7]黔东地区梵净山群与下江群凝灰岩SHRIMP锆石U-Pb年龄[J]. 高林志,陈建书,戴传固,丁孝忠,王雪华,刘燕学,王敏,张恒. 地质通报. 2014(07)
[8]梵净山群火山岩锆石SHRIMP年龄及其年代地层学意义[J]. 张传恒,高林志,史晓颖,韩瑶,刘耀明. 地学前缘. 2014(02)
[9]扬子克拉通北缘约2.5Ga岩浆事件:来自南秦岭陡岭杂岩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证据[J]. 胡娟,刘晓春,陈龙耀,曲玮,李怀坤,耿建珍. 科学通报. 2013(34)
[10]贵州雪峰—加里东构造旋回期成矿地质背景研究[J]. 戴传固,郑启钤,陈建书,王敏,张慧. 地学前缘. 2013(06)
本文编号:33261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326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