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印江县革底滑坡基本特征及其稳定性评价
发布时间:2021-08-08 14:32
贵州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和脆弱的地质条件,极端气候的影响,使得滑坡地质灾害频发,如何预防和治理滑坡地质灾害仍是目前面临的难题。本文通过对贵州省印江县革底滑坡基本特征的分析认为:该滑坡为一特大型旋转牵引式顺层岩土体滑坡,并形成"堰塞湖",具有滑坡边界清楚、多级滑面、滑动时间长、多次滑动、滑向转向的特点,滑面发育在奥陶系下统大湾组泥灰岩间夹泥质条带,滑床为泥灰岩、滑带土为泥质条带。通过滑坡稳定性计算,该滑坡体目前处于整体稳定状态,但"堰塞湖"仍有可能产生次生泥石流地质灾害的灾害链,威胁下游村庄和公路,最后提出了该滑坡的综合治理措施。
【文章来源】:贵州科学. 2020,38(01)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革底滑坡全景图
滑坡左缘滑床与陡坎
革底滑坡前缘开始滑动,滑动方向为280°,出现险情后,当地立即组织人民群众应急撤离至滑坡中部革底小学避险;次日凌晨1点和3点左右又发生第二、三次规模较大的滑动;凌晨4点左右,革底小学及附近出现地面变形开裂,集中在革底小学的村民二次转移至滑坡体南外侧,凌晨5点左右,革底小学区开始滑动;上午7∶00点左右,滑坡体中后部整体快速滑动,将革底村、坨里及革底小学房屋推倒毁坏。滑坡后缘形成垂直错距15~20 m的剪切面、水平错距达10~15 m和横宽175 m、斜长约200 m的弧形拉张裂缝区。滑坡左侧缘切过革底村寨形成垂直错距达10 m的剪切滑动面,水平错距达6 m,且剪切面无明显擦痕,局部渗水严重;滑坡右侧沿山脊边缘形成垂直错距达14 m的剪切滑动面,水平错距达8 m,滑动面擦痕明显;滑坡体中部裂缝纵横交错,岩层出现“反倾”现象,局部有旋转,形成4处积水坑。滑坡前缘滑体从对门沟底部剪出,跨过对门沟推移至对岸约50 m高的斜坡上,推移距离约80 m,造成地表隆起,出现鼓丘和鼓胀裂缝。由于滑体前缘受对门沟对岸和先滑堆积体阻挠,导致滑坡中前部最终偏离原始滑动方向旋转至245°~250°方向滑动,使革底村寨沿250°方向滑移距离约150 m、坨里村寨沿245°方向滑移达100 m;滑坡左前缘滑体堵塞对门沟使其上游形成堰塞湖(图3)。由此可知,该滑坡形成的变形破坏模式为旋转牵引式滑坡。3 滑坡稳定计算与评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巫山青石滑坡复活机制研究与稳定性评价[J]. 赖勇,方俊,祝田野,陈开华.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5(04)
[2]判别分析法在中小型滑坡稳定性评估中的应用[J]. 陆新,吴越,朱建凯.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0(06)
[3]堆积体滑坡滑带渐近破坏分析[J]. 李迪,张保军,张漫.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07(01)
[4]向家山滑坡机理及稳定性研究[J]. 尹光志,俸锦福,刘腊美,颜丙山.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07(01)
本文编号:3330133
【文章来源】:贵州科学. 2020,38(01)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革底滑坡全景图
滑坡左缘滑床与陡坎
革底滑坡前缘开始滑动,滑动方向为280°,出现险情后,当地立即组织人民群众应急撤离至滑坡中部革底小学避险;次日凌晨1点和3点左右又发生第二、三次规模较大的滑动;凌晨4点左右,革底小学及附近出现地面变形开裂,集中在革底小学的村民二次转移至滑坡体南外侧,凌晨5点左右,革底小学区开始滑动;上午7∶00点左右,滑坡体中后部整体快速滑动,将革底村、坨里及革底小学房屋推倒毁坏。滑坡后缘形成垂直错距15~20 m的剪切面、水平错距达10~15 m和横宽175 m、斜长约200 m的弧形拉张裂缝区。滑坡左侧缘切过革底村寨形成垂直错距达10 m的剪切滑动面,水平错距达6 m,且剪切面无明显擦痕,局部渗水严重;滑坡右侧沿山脊边缘形成垂直错距达14 m的剪切滑动面,水平错距达8 m,滑动面擦痕明显;滑坡体中部裂缝纵横交错,岩层出现“反倾”现象,局部有旋转,形成4处积水坑。滑坡前缘滑体从对门沟底部剪出,跨过对门沟推移至对岸约50 m高的斜坡上,推移距离约80 m,造成地表隆起,出现鼓丘和鼓胀裂缝。由于滑体前缘受对门沟对岸和先滑堆积体阻挠,导致滑坡中前部最终偏离原始滑动方向旋转至245°~250°方向滑动,使革底村寨沿250°方向滑移距离约150 m、坨里村寨沿245°方向滑移达100 m;滑坡左前缘滑体堵塞对门沟使其上游形成堰塞湖(图3)。由此可知,该滑坡形成的变形破坏模式为旋转牵引式滑坡。3 滑坡稳定计算与评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巫山青石滑坡复活机制研究与稳定性评价[J]. 赖勇,方俊,祝田野,陈开华.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5(04)
[2]判别分析法在中小型滑坡稳定性评估中的应用[J]. 陆新,吴越,朱建凯.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0(06)
[3]堆积体滑坡滑带渐近破坏分析[J]. 李迪,张保军,张漫.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07(01)
[4]向家山滑坡机理及稳定性研究[J]. 尹光志,俸锦福,刘腊美,颜丙山.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07(01)
本文编号:33301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330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