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直流输电对大柏舍台地电场观测干扰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1-08-13 16:53
在分析高压直流输电对地电场观测产生干扰原因的基础上,应用大柏舍台近年来受高压直流输电干扰的地电场数据分析受高压直流干扰时的地电场变化、入地电流、换流站接地极与台址关系,计算了高压直流输电干扰时台址岩体裂隙优势方位。结果表明:地电场变化形态仅在高压输电入地电流开始注入和停止注入时产生大幅度的跃变;高压直流输电干扰时电场强度与入地电流大小成正比,与台址到换流站接地极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应用地电场潮汐变化前10阶谐波振幅计算台址岩体裂隙优势方位的方法有甄别高压直流输电干扰的效果。
【文章来源】:地震. 2020,40(01)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大柏舍地震台地电场布极
大柏舍地震台始建于1966年邢台地震后, 当时由兰州地震大队建立和管理, 属于国家基本台, 位于河北省南部邢台市隆尧县, 地电场观测采用三角形布极方式, 敷设方式为地埋, 布设北南、 东西、 北西3个测向(图1), 是全国建台较早的地电台站。 海拔高度30 m, 地处隆尧断裂和新河断裂交会部位西北约20 km(图2)。 台站位置偏离城镇, 周围干扰源较少, 具备良好的观测环境。 目前有地电场观测、 地电阻率观测、 井下地电阻率观测、 气象三要素辅助观测等前兆观测手段。 近年来, 大柏舍台地电场观测资料在全国地震系统和省地震局的各项评比中都名列前茅, 观测资料连续可靠, 具有很高的应用和科研价值。2 地电场日变化特征
中国大陆地电场变化呈峰—谷型、 近直线型、 无序变化型和混合型[4], 峰—谷型地电场又与潮汐相对应, 潮汐地电场一般有以下三种类型: 与固体潮对应时, 近正弦形态连续的双峰双谷TGF-A型、 与空间Sq电流变化对应时当地午12时前后6小时出现近正弦变化, 波谷时间点相对稳定, 早晚相对平静呈近直线状双峰单谷TGF-B型、 无日变型[4]。 大柏舍台地电场正常日变化形态为双峰单谷TGF-B型(图3)。图3为大柏舍台地电场2018年6月10日3个测向长、 短极距正常记录曲线形态。 如图3所示, 地电场日变化具有典型的变化形态, 表现为两峰一谷的日变形态: 中午12时至下午1时为地电场极小值, 上午7时至8时, 17时至18时为地电场极大值。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工源地电场空间变化区域性特征[J]. 马钦忠,李伟,赵文舟,周江南,龚耀. 地震学报. 2017(04)
[2]哈密—郑州高直流输电对地磁场观测的影响分析[J]. 董海龙,蒋延林,张秀霞,陈俊. 甘肃科技. 2015(24)
[3]自然电场的区域性变化特征[J]. 谭大诚,赵家骝,刘小凤,范莹莹,刘君,陈军营. 地球物理学报. 2014(05)
[4]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与接地极对地电场观测的干扰[J]. 唐波,张小武,葛光祖,张建功,刘兴发,瞿子航. 高电压技术. 2013(12)
[5]地电场水文地质因素及裂隙水主体渗流方向逐日计算[J]. 谭大诚,席继楼,张慧,王兰炜,范莹莹,安海静. 地震学报. 2013(01)
[6]青藏高原中强地震前的地电场变异及构成解析[J]. 谭大诚,赵家骝,席继楼,刘大鹏,安张辉. 地球物理学报. 2012(03)
[7]潮汐地电场谐波和各向波形的影响要素[J]. 谭大诚,王兰炜,赵家骝,席继楼,刘大鹏,于华,陈军营. 地球物理学报. 2011(07)
[8]高压直流输电对地电场观测的影响[J]. 方炜,张国强,邵辉成. 地震地质. 2010(03)
[9]潮汐地电场特征及机理研究[J]. 谭大诚,赵家骝,席继楼,杜学彬,徐建明. 地球物理学报. 2010(03)
本文编号:3340800
【文章来源】:地震. 2020,40(01)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大柏舍地震台地电场布极
大柏舍地震台始建于1966年邢台地震后, 当时由兰州地震大队建立和管理, 属于国家基本台, 位于河北省南部邢台市隆尧县, 地电场观测采用三角形布极方式, 敷设方式为地埋, 布设北南、 东西、 北西3个测向(图1), 是全国建台较早的地电台站。 海拔高度30 m, 地处隆尧断裂和新河断裂交会部位西北约20 km(图2)。 台站位置偏离城镇, 周围干扰源较少, 具备良好的观测环境。 目前有地电场观测、 地电阻率观测、 井下地电阻率观测、 气象三要素辅助观测等前兆观测手段。 近年来, 大柏舍台地电场观测资料在全国地震系统和省地震局的各项评比中都名列前茅, 观测资料连续可靠, 具有很高的应用和科研价值。2 地电场日变化特征
中国大陆地电场变化呈峰—谷型、 近直线型、 无序变化型和混合型[4], 峰—谷型地电场又与潮汐相对应, 潮汐地电场一般有以下三种类型: 与固体潮对应时, 近正弦形态连续的双峰双谷TGF-A型、 与空间Sq电流变化对应时当地午12时前后6小时出现近正弦变化, 波谷时间点相对稳定, 早晚相对平静呈近直线状双峰单谷TGF-B型、 无日变型[4]。 大柏舍台地电场正常日变化形态为双峰单谷TGF-B型(图3)。图3为大柏舍台地电场2018年6月10日3个测向长、 短极距正常记录曲线形态。 如图3所示, 地电场日变化具有典型的变化形态, 表现为两峰一谷的日变形态: 中午12时至下午1时为地电场极小值, 上午7时至8时, 17时至18时为地电场极大值。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工源地电场空间变化区域性特征[J]. 马钦忠,李伟,赵文舟,周江南,龚耀. 地震学报. 2017(04)
[2]哈密—郑州高直流输电对地磁场观测的影响分析[J]. 董海龙,蒋延林,张秀霞,陈俊. 甘肃科技. 2015(24)
[3]自然电场的区域性变化特征[J]. 谭大诚,赵家骝,刘小凤,范莹莹,刘君,陈军营. 地球物理学报. 2014(05)
[4]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与接地极对地电场观测的干扰[J]. 唐波,张小武,葛光祖,张建功,刘兴发,瞿子航. 高电压技术. 2013(12)
[5]地电场水文地质因素及裂隙水主体渗流方向逐日计算[J]. 谭大诚,席继楼,张慧,王兰炜,范莹莹,安海静. 地震学报. 2013(01)
[6]青藏高原中强地震前的地电场变异及构成解析[J]. 谭大诚,赵家骝,席继楼,刘大鹏,安张辉. 地球物理学报. 2012(03)
[7]潮汐地电场谐波和各向波形的影响要素[J]. 谭大诚,王兰炜,赵家骝,席继楼,刘大鹏,于华,陈军营. 地球物理学报. 2011(07)
[8]高压直流输电对地电场观测的影响[J]. 方炜,张国强,邵辉成. 地震地质. 2010(03)
[9]潮汐地电场特征及机理研究[J]. 谭大诚,赵家骝,席继楼,杜学彬,徐建明. 地球物理学报. 2010(03)
本文编号:33408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340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