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内蒙古阿拉善恩格尔乌苏三叠纪花岗岩的特征及地质意义

发布时间:2021-09-03 09:16
  阿拉善地区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处于中亚造山带、华北板块和塔里木板块交界地带。研究内的岩浆活动频繁,演化时间较长、构造背景多变、岩石类型复杂、成矿条件优越。本文选取阿拉善地区恩格尔乌苏三叠纪花岗岩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及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运用地球化学及构造地质学方法探讨了研究区三叠纪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恩格尔乌苏三叠纪花岗岩主要分布于恩格尔乌苏蛇绿混杂岩的南侧,呈不规则岩株状展布。通过岩石的野外特征和岩相学特征,将其分为中细粒二长花岗岩和中粒正长花岗岩。依据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显示正长花岗岩形成于早三叠世(247.7±3.2 Ma)。前人在二长花岗岩岩石中获得过1.98亿年的黑云母钾-氩年龄,将其时代定为印支期。从本次工作获得的地质资料看,本套中细粒二长花岗岩侵入晚二叠世中细粒二长花岗岩,又被早白垩世地层覆盖,其时代应介于晚二叠世-早白垩世之间。参考前人及本次工作中获得资料将其时代定为三叠纪。通过地球化学分析显示三叠纪花岗岩主体显示钙碱性岩系的特点。稀土元素REE含量显示明显-中等的负铕异常。铈异常不明显,属轻稀土富集型。显示地壳重融花岗岩的特...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内蒙古阿拉善恩格尔乌苏三叠纪花岗岩的特征及地质意义


阿拉善地区地质构造简图(据张建军,2015改编)

断层分布,二长花岗岩,细粒,恩格尔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学位论文3.1 野外地质特征三叠纪纪中细粒二长花岗岩出露于研究区南部, 出露面积约 14Km2。在皋壁尚丹-阿德格乌兰哈达-哈日苏海一带中细粒二长花岗岩沿近东西-北西西向断层分布,并受到断裂的破坏;而在笋布尔乌拉幅北部滚呼都格和东北的乌兰陶勒盖附近成不规则的岩株状侵入早二叠世辉长岩和晚二叠世二长花岗岩。从野外路线观察和实测剖面的看,三叠纪中细粒二长花岗岩填图单位单位的内部岩石变化较小(图 3-2)。主要岩石组成为中-细粒二长花岗岩,不同结构的岩石内部的矿物组成基本一致,且粒度表现为渐变过程。从剖面可以看出细粒二长花岗岩分布于南侧,中细粒二长花岗岩分布于中部和北侧。

照片,野外地质,照片,较差


并被北东东向断层切割。三叠纪花岗岩的野外露头较差,仅见零星出露,大部分地带被风成沙覆盖(图3-3a、b)。地貌上呈红色,可见正长花岗岩碎块松散散落在表层,而基岩露头情况较差(图 3-3c、d)。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塔木素地区三叠纪正长花岗岩成因及构造环境分析[J]. 刘广,薛鹏远,张正平,董洪凯,程海峰,刘思林.  甘肃冶金. 2017(02)
[2]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塔木素地区晚二叠世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意义[J]. 张正平,刘广,徐翠,孟庆涛,郭超.  地质与勘探. 2016(05)
[3]用SHRIMP测定锆石U-Pb年龄的工作方法[J]. 宋彪.  地质通报. 2015(10)
[4]关于火成岩常用图解的正确使用:讨论与建议[J]. 邓晋福,刘翠,冯艳芳,肖庆辉,狄永军,苏尚国,赵国春,段培新,戴蒙.  地质论评. 2015(04)
[5]内蒙古阿拉善盟北部宗乃山中酸性侵入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及构造意义[J]. 史兴俊,张磊,王涛,肖序常,童英,张建军,耿建珍,叶珂.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14(06)
[6]大陆花岗岩的地球动力学意义[J]. 张旗.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14(04)
[7]碰撞与花岗岩——碰撞是构造事件,不是构造环境[J]. 张旗.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12(05)
[8]内蒙古西部阿拉善地区哈里努登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和地球化学特征[J]. 史兴俊,童英,王涛,张建军,张招崇,张磊,郭磊,曾涛,耿建珍.  地质通报. 2012(05)
[9]内蒙古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及其地质特征[J]. 邵积东,王惠,张梅,赵文涛.  西部资源. 2011(02)
[10]阿拉善变质基底古元古代晚期的构造热事件[J]. 耿元生,王新社,吴春明,周喜文.  岩石学报. 2010(04)

博士论文
[1]内蒙古阿拉善地区蛇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D]. 王行军.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
[2]内蒙古阿拉善地块区域成矿系统[D]. 李俊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6

硕士论文
[1]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图克木地区二叠纪花岗岩岩石学特征[D]. 刘垚.石家庄经济学院 2014
[2]内蒙古阿拉善地区塔木素—乌力吉一带晚古生代侵入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D]. 吕秉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
[3]阿拉善右旗中元古代片麻状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D]. 雷洁.兰州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3808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3808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9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