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喜马拉雅造山带现今地壳变形:GPS观测与模拟解释

发布时间:2021-09-13 18:15
  喜马拉雅造山带位于青藏高原南缘,整个造山带东西长约2500 km,南北向宽度达到400 km。沿着造山带走向分布有一系列海拔超过8000 m的山峰,如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因此,喜马拉雅造山带毫无疑问是当今大陆岩石圈板块边界最壮观的俯冲构造带之一。喜马拉雅造山带整体规模宏大,区域内断层分布多样,活动变形强烈,驱动机制复杂,是研究陆-陆碰撞和造山运动的理想试验场,在与造山过程有关的构造变形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目前已有许多学者提出了各种构造模型试图解释喜马拉雅造山带的现今汇聚变形和构造隆升,如典型的“径向扩展”和“斜向汇聚”模型,不同的构造模型支持不同的驱动机制。而地表形变资料可以为检验不同的构造模型提供定量数值边界条件,有助于深入对大陆板块边界带俯冲汇聚变形模式的理解。喜马拉雅造山带的现今汇聚变形主要被主逆冲断裂(MHT)上的滑动所吸收,并且MHT浅部基本处于闭锁状态。长期的断层闭锁使得断层表面积累大量应变,最终通过地震获得释放。喜马拉雅造山带在过去的500年发生过超过8次Mw 7.5级地震,给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严重的伤害。对于发震断层,其能触发的最大震级和重复周期受断层表面的力学...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7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喜马拉雅造山带现今地壳变形:GPS观测与模拟解释


喜马拉雅造山带构造背景与历史地震

喜马拉雅,四种模式,造山带


图 1.2 喜马拉雅造山带汇聚变形的四种模式(引自 Styron et al., 2011)之,现今对于喜马拉雅造山带的汇聚变形模式和应变积累方式仍缺乏尚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值得注意的是,以往研究喜马拉雅和青藏高,依赖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地质学方法(构造剖面、同位素测年、岩

间断层,喜马拉雅,耦合模型


图 1.3 喜马拉雅三维震间断层耦合模型(引自 Stevens andAvouac, 2015)。图中红色区域表示断层耦合系数,红色箭头表示 GPS 约束的喜马拉雅边界带汇聚速率,绿色和黑色箭头分别表示连续和区域 GPS 站,蓝色箭头表示模拟值。2015 年尼泊尔 Mw 7.9 地震的发生进一步凸显了精细研究 MHT 现今应变状态的必要性。Li et al. (2016)采用 GPS 资料和块体负位错模型反演了尼泊尔喜马拉雅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15年尼泊尔地震破裂过程的统一模型[J]. 刘刚,杨少敏,师宏波,聂兆生,熊维,王迪晋,李恒,周宇,乔学军,谭凯,王琪.  地球物理学报. 2017 (07)
[2]尼泊尔MW7.8地震InSAR同震形变场及断层滑动分布[J]. 屈春燕,左荣虎,单新建,张国宏,宋小刚,刘云华,余露.  地球物理学报. 2017 (01)
[3]青藏高原南缘2015年尼泊尔MW7.8地震发震构造[J]. 杨晓平,吴果,陈立春,李传友,陈晓莉.  地球物理学报. 2016(07)
[4]GPS和InSAR同震形变约束的尼泊尔MW7.9和MW7.3地震破裂滑动分布[J]. 谭凯,赵斌,张彩红,杜瑞林,王琪,黄勇,张锐,乔学军.  地球物理学报. 2016(06)
[5]全球定位系统测定的尼泊尔Mw7.8级地震同震位移[J]. 李瑜,刘静,梁宏,张锐,师宏波,王鹏,李建勇,王坦.  科学通报. 2015(36)
[6]1950年西藏察隅M8.6强震序列震源参数复核[J]. 李保昆,刁桂苓,徐锡伟,万永革,冯向东,邹立晔,苗春兰.  地球物理学报. 2015(11)
[7]基于InSAR和GPS观测数据的尼泊尔地震发震断层特征参数联合反演研究[J]. 单新建,张国宏,汪驰升,李彦川,屈春燕,宋小刚,庾露,刘云华.  地球物理学报. 2015(11)
[8]用连续GPS与远震体波联合反演2015年尼泊尔中部MS8.1地震破裂过程[J]. 刘刚,王琪,乔学军,杨少敏,游新兆,张锐,赵斌,谭凯,邹蓉,方荣新.  地球物理学报. 2015(11)
[9]GPS测定的尼泊尔Mw7.9和Mw7.3级地震同震形变场[J]. 赵斌,杜瑞林,张锐,谭凯,乔学军,黄勇,张彩红.  科学通报. 2015(Z2)
[10]西南天山地表三维位移场及断层位错模型[J]. 李杰,乔学军,杨少敏,聂兆生,王迪晋,邹蓉,丁开华,王琪.  地球物理学报. 2015(10)

博士论文
[1]川滇块体东边界中段主要断裂及龙门山断裂带南段震间变形状态研究[D]. 刘晓霞.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7
[2]GPS观测研究现今青藏高原地壳形变机制[D]. 葛伟鹏.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6
[3]GPS地壳形变观测及其在中亚大三角地震构造域的应用[D]. 肖根如.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1
[4]青藏高原中东部地区的现今地壳形变研究[D]. 丁开华.武汉大学 2010
[5]用全球定位系统(GPS)研究中国大陆现今地壳运动模式[D]. 牛之俊.华中科技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3951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3951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f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