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水与降雨诱发某堆积层滑坡的破坏模式与防治方案
发布时间:2021-10-06 21:59
探讨某堆积层滑坡在降雨与河水影响下的破坏模式,并针对性地提出防治方案。研究发现暴雨工况下滑坡整体安全裕度不大,河水促进前缘局部变形甚至引起滑移破坏。该滑坡是降雨、河水外因诱发的牵引式渐进破坏型滑坡,并且在暴雨工况下有整体滑动的可能。考虑滑坡的诱发因素,针对其破坏模式,提出了两套防治方案:(1)抗滑桩(两排)+挡土墙+截排水;(2)削方+抗滑桩(一排)+挡土墙+截排水。
【文章来源】:山东化工. 2020,49(05)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滑坡全貌
滑体物质组成以源于志留系纱帽组(S2s)灰绿色泥岩、粉砂岩碎块石土为主,夹少量灰黄色与灰绿色石英砂岩碎块石土,结构较为松散,表部见有少量灰黄色粉质粘土。滑带主要沿岩土接触带发育,剖面形态呈弧线型(图2)。滑床为志留系中统纱帽组(S2s)灰绿色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局部夹石英砂岩。岩层产状130°∠32°。猫子山滑坡地表水系主要有滑坡前缘流经的涂家河及滑坡两侧发育的浅切冲沟。涂家河自北西向南东从滑坡前缘经过,常年流水。滑坡两侧浅切冲沟发源于猫子山滑坡中下部高程600 m一带,冲沟断面呈“V”型,为滑坡区内地表水的主要排泄通道。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碎石土层中,该层结构松散,透水性强。滑体在发生剧烈变形作用后,产生了大量垂直贯穿裂缝,裂缝的形成导致了地表水迳流渠道的改变,地表水主要通过裂缝迅速补给下部含水层,顺岩土接触面及其附近岩层节理裂隙结构面向下运移,最终排泄于涂家河。
采用Geoslope软件自动搜索在天然与暴雨工况下的滑坡前缘的最危险滑移面,分析对应条件下的局部稳定性。由图3可知,天然工况下,前缘坡体最危险滑移面位于距滑坡剪出口约60 m的范围内,这部分滑体的稳定系数约1.1,表明非降雨环境,滑坡前缘因坡体临空面较陡,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缓慢蠕滑。暴雨工况下,降雨入渗,地下水位大幅度抬升,滑坡前缘地下水形成水力坡降,提供指向临空方向的动水压力,会很大程度上降低该部位滑体的稳定性,引起前缘局部失稳,此时最危险滑移面在中部的埋深相对天然工况有所增加。将整个滑体划分成若干条块,采用传递系数法计算两种工况下滑坡稳定系数与滑块剩余下滑力。可得,天然与暴雨工况,滑坡整体稳定系数分别为1.163与1.069,根据相关规范[7],两种工况下,滑坡分别处于稳定与基本稳定状态,滑坡在暴雨工况下,整体安全裕度不大。滑体剩余下滑力曲线如图4,可见,从滑坡后缘边界起始,至平距470 m处,各滑块剩余下滑力逐渐增加,其中270~470 m范围,曲线具有较大斜率,指示该范围为滑坡主滑区。470~550 m区间内,曲线逐渐下降,表明该范围为滑坡阻滑区。暴雨期间,河水位上涨,淹没阻滑带,会引起滑坡整体稳定性降低,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拦挡河水,降低其对滑坡前缘的影响。根据剩余推力曲线形态,可考虑在滑坡470~550 m范围内布设抗滑桩,以有效利用前部滑体的阻滑力,同时须注意桩体应与河水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避免在地表水的长期作用下发生结构失稳。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库水升降条件下滑坡变形失稳机理研究[J]. 邓合玉,陈勇.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6)
[2]2010—2015年全国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特征分析[J]. 房浩,李媛,杨旭东,佟彬,尹春荣,曲雪妍.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8(05)
[3]论库水位变化对土质滑坡稳定性的影响[J]. 曹伟.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4)
[4]库水位下降条件下堆积层滑坡稳定性分析[J]. 尹晓萌,晏鄂川,杜毅,雷玉菊,谭朝瑞.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7(03)
[5]降雨型滑坡预报新方法[J]. 丁继新,尚彦军,杨志法,张路青.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21)
[6]论水对滑坡的作用[J]. 成永刚. 四川建筑. 2004(01)
本文编号:3420820
【文章来源】:山东化工. 2020,49(05)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滑坡全貌
滑体物质组成以源于志留系纱帽组(S2s)灰绿色泥岩、粉砂岩碎块石土为主,夹少量灰黄色与灰绿色石英砂岩碎块石土,结构较为松散,表部见有少量灰黄色粉质粘土。滑带主要沿岩土接触带发育,剖面形态呈弧线型(图2)。滑床为志留系中统纱帽组(S2s)灰绿色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局部夹石英砂岩。岩层产状130°∠32°。猫子山滑坡地表水系主要有滑坡前缘流经的涂家河及滑坡两侧发育的浅切冲沟。涂家河自北西向南东从滑坡前缘经过,常年流水。滑坡两侧浅切冲沟发源于猫子山滑坡中下部高程600 m一带,冲沟断面呈“V”型,为滑坡区内地表水的主要排泄通道。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碎石土层中,该层结构松散,透水性强。滑体在发生剧烈变形作用后,产生了大量垂直贯穿裂缝,裂缝的形成导致了地表水迳流渠道的改变,地表水主要通过裂缝迅速补给下部含水层,顺岩土接触面及其附近岩层节理裂隙结构面向下运移,最终排泄于涂家河。
采用Geoslope软件自动搜索在天然与暴雨工况下的滑坡前缘的最危险滑移面,分析对应条件下的局部稳定性。由图3可知,天然工况下,前缘坡体最危险滑移面位于距滑坡剪出口约60 m的范围内,这部分滑体的稳定系数约1.1,表明非降雨环境,滑坡前缘因坡体临空面较陡,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缓慢蠕滑。暴雨工况下,降雨入渗,地下水位大幅度抬升,滑坡前缘地下水形成水力坡降,提供指向临空方向的动水压力,会很大程度上降低该部位滑体的稳定性,引起前缘局部失稳,此时最危险滑移面在中部的埋深相对天然工况有所增加。将整个滑体划分成若干条块,采用传递系数法计算两种工况下滑坡稳定系数与滑块剩余下滑力。可得,天然与暴雨工况,滑坡整体稳定系数分别为1.163与1.069,根据相关规范[7],两种工况下,滑坡分别处于稳定与基本稳定状态,滑坡在暴雨工况下,整体安全裕度不大。滑体剩余下滑力曲线如图4,可见,从滑坡后缘边界起始,至平距470 m处,各滑块剩余下滑力逐渐增加,其中270~470 m范围,曲线具有较大斜率,指示该范围为滑坡主滑区。470~550 m区间内,曲线逐渐下降,表明该范围为滑坡阻滑区。暴雨期间,河水位上涨,淹没阻滑带,会引起滑坡整体稳定性降低,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拦挡河水,降低其对滑坡前缘的影响。根据剩余推力曲线形态,可考虑在滑坡470~550 m范围内布设抗滑桩,以有效利用前部滑体的阻滑力,同时须注意桩体应与河水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避免在地表水的长期作用下发生结构失稳。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库水升降条件下滑坡变形失稳机理研究[J]. 邓合玉,陈勇.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6)
[2]2010—2015年全国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特征分析[J]. 房浩,李媛,杨旭东,佟彬,尹春荣,曲雪妍.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8(05)
[3]论库水位变化对土质滑坡稳定性的影响[J]. 曹伟.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4)
[4]库水位下降条件下堆积层滑坡稳定性分析[J]. 尹晓萌,晏鄂川,杜毅,雷玉菊,谭朝瑞.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7(03)
[5]降雨型滑坡预报新方法[J]. 丁继新,尚彦军,杨志法,张路青.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21)
[6]论水对滑坡的作用[J]. 成永刚. 四川建筑. 2004(01)
本文编号:34208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420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