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州葡11井区葡萄花油层储层地质建模及数值模拟
发布时间:2021-10-14 19:44
州葡11井区位于松辽盆地三肇坳陷内,井区面积约8.6km2,主力产油层位是姚家组一段的葡萄花油层。研究区现已进入开发调整阶段,存在含水持续上升、产量明显下降等问题,其主要原因是研究区储层地质和储层物性参数认识不精确、剩余油分布特征不明确。论文综合运用地质、测井和生产动态资料开展了储层地质特征和储层物性特征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重点进行了三维地质建模及油藏数值模拟工作,分析剩余油分布特征,优选开发方案。采用标志层控制、沉积旋回辅助的方法,将研究区目的层位划分为3个小层:PI2、PI3和PI5,并将3个小层进一步分成了6个细层;结合区域沉积背景和邻区岩心资料,以电测资料为主进行了沉积微相研究,确定了研究区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和分流间湾沉积微相,区内发育一条自北向南的水下分流河道,并在研究区内发生多次分流,呈条带状展布。通过测井二次解释开展了储层物性研究工作,建立了研究区储层物性参数解释模型,并根据该模型计算了储层物性参数,研究区内孔隙度均值为18.7%;渗透率平均值为7.78×10-3μm2;含油饱和度均值为...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研究现状
1.2.2 研究区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2 储层地质特征
2.1 构造特征
2.2 地层特征
2.2.1 地层划分方法
2.2.2 地层划分结果
2.3 储层沉积特征
2.3.1 测井相模板的建立
2.3.2 沉积相分析
3 储层物性特征
3.1 测井资料预处理与标准化
3.1.1 标准井的确定
3.1.2 测井曲线标准化
3.2 储层物性参数解释模型
3.3 储层物性参数解释
3.3.1 孔隙度参数解释
3.3.2 渗透率参数解释
3.3.3 含油饱和度参数解释
4 储层地质建模
4.1 数据准备
4.2 构造建模
4.2.1 断层模型
4.2.2 空间网格设计
4.2.3 层面模型
4.3 属性建模
4.3.1 孔隙度模型
4.3.2 渗透率模型
4.3.3 含油饱和度模型
4.4 模型检验
5 油藏数值模拟
5.1 数模参数准备
5.2 油藏模型的建立
5.3 历史拟合
5.3.1 全区历史拟合
5.3.2 单井历史拟合
5.4 剩余油分布
5.4.1 剩余油垂向分布
5.4.2 剩余油平面分布
5.5 模型与油藏吻合情况分析
5.6 调整方案优选
5.6.1 注采比优化
5.6.2 采液强度优化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本文编号:3436734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研究现状
1.2.2 研究区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2 储层地质特征
2.1 构造特征
2.2 地层特征
2.2.1 地层划分方法
2.2.2 地层划分结果
2.3 储层沉积特征
2.3.1 测井相模板的建立
2.3.2 沉积相分析
3 储层物性特征
3.1 测井资料预处理与标准化
3.1.1 标准井的确定
3.1.2 测井曲线标准化
3.2 储层物性参数解释模型
3.3 储层物性参数解释
3.3.1 孔隙度参数解释
3.3.2 渗透率参数解释
3.3.3 含油饱和度参数解释
4 储层地质建模
4.1 数据准备
4.2 构造建模
4.2.1 断层模型
4.2.2 空间网格设计
4.2.3 层面模型
4.3 属性建模
4.3.1 孔隙度模型
4.3.2 渗透率模型
4.3.3 含油饱和度模型
4.4 模型检验
5 油藏数值模拟
5.1 数模参数准备
5.2 油藏模型的建立
5.3 历史拟合
5.3.1 全区历史拟合
5.3.2 单井历史拟合
5.4 剩余油分布
5.4.1 剩余油垂向分布
5.4.2 剩余油平面分布
5.5 模型与油藏吻合情况分析
5.6 调整方案优选
5.6.1 注采比优化
5.6.2 采液强度优化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本文编号:34367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436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