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地区早南华世钾质斑脱岩的发现及其大地构造意义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0 04:53
赣南地区位于华夏陆块西缘,区内早南华世上施组中产出有多层乳白色、黄绿色凝灰质粘土岩(斑脱岩)。本次主要对其中斑脱岩开展了系统的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的研究工作,分析结果表明,它们都具有富钾的性质(K20>3.5%),可归属为钾质斑脱岩序列;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所研究的斑脱岩具有三组谐合年龄,分别为(774.3±8.5)Ma、(774.1±8.8)Ma和(756.0±7.5)Ma,都为早南华世岩浆活动的产物。微量元素特征还显示其源岩性质起源于中酸性火山岩,并形成于火山岛弧构造环境。锆石H洞位素分析显示其εHf(t)变化较大(-20.1~5.8),TDM2年龄介于1306~3030Ma,表明其岩浆演化过程中有幔源物质的加入。综合构造背景及时限性,华夏西缘(赣南地区)早南华世上施组的钾质斑脱岩发现,表明774Ma~756Ma间华夏内部还存在洋壳俯冲形成的火山弧岩浆活动,进—步证实扬子与华夏在早南华世还未发生碰撞拼贴。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一研究区构造纲要简图
■■??關k?□>'?{*?m〇-c?|?|z-#牐眩椋簦簦????祕師??图2-2研宄区构造纲要简图??Fig?2-2?Main?tectonic?map?of?the?survey?area??(一)基底褶皱??研宄区位于罗霄一诸广弧形褶皱带中段,基底褶皱相当发育,以原始层理面为主要??变形面,出现大量时代不同、方向各异的的背斜、向斜,并且由于后期多重应力作用会??形成复式背斜、复式向斜,使得大多数地层发生倒转,所包含的变质基底主要包括南华??纪,震旦纪以及寒武纪的地层,岩层倾角多在50?75°间。褶皱轴迹轴向多呈近南北向??延伸。由于褶皱两侧的地层产状与轴面大致相同,在剖面图(图2-3)上表示为紧闭的??同斜褶皱,地层发生倒转。??诚?80。??2?
区内发育于遂川一万安一泰和一线。该断裂各段稍有不同。北东段可分为三个带(图??自北而南为弱碎裂带一强碎裂岩化带一^化碎裂岩带。显示了构造岩分布性,即自??为:原岩带一挂化构造角砾岩带一弱硅化碎裂岩带一强硅化构造岩带一初碎裂岩化??岩、钙质砂岩带一原岩带(钙质泥岩、泥质灰岩)。但对称性不明显,可能反映了??动的多期性的特点。南西段在以张性构造为主的断裂带中,发育了以挤压构造岩组??应变带一超碎裂岩带。上述构造迹象表明,该断裂的活动具有长期性和多期性及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赣东北蛇绿岩带新元古代(800Ma)高镁安山岩的发现及其意义[J]. 王存智,余明刚,黄志忠,洪文涛,赵希林,姜杨,周效华,段政,邢光福. 地质论评. 2016(05)
[2]扬子陆块东南缘浙江金华地区青白口纪晚期岛弧岩浆活动——来自富铌辉长岩和高镁闪长岩锆石U-Pb年龄和地球化学证据[J]. 姜杨,赵希林,邢光福,李龙明,段政. 地质通报. 2015(08)
[3]赣中相山铀矿田基底变质岩原岩恢复及其形成环境[J]. 时国,郭福生,谢财富,余关美. 中国地质. 2015(02)
[4]扬子克拉通东南缘新元古代陆缘弧型TTG的厘定及其构造意义[J]. 姜杨,赵希林,林寿发,Donald W.DAVIS,邢光福,李龙明,段政. 地质学报. 2014(08)
[5]扬子西缘中元古代沉积地层锆石U-Pb年龄及Hf同位素组成[J]. 李怀坤,张传林,姚春彦,相振群.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3(08)
[6]华南陆块的形成与Rodinia超大陆聚合-裂解——观察、解释与检验[J]. 李献华,李武显,何斌.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12(06)
[7]华南构造演化的基本特征[J]. 舒良树. 地质通报. 2012(07)
[8]奥陶纪和志留纪钾质斑脱岩研究评述[J]. 胡艳华,刘健,周明忠,汪方跃,丁兴,凌明星,孙卫东. 地球化学. 2009(04)
[9]赣中南新元古代潭头群变质沉积岩物源及构造背景[J]. 张芳荣,吴富江,黄新曙.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2)
[10]华南双桥山群和河上镇群凝灰岩中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对江南新元古代造山带演化的制约[J]. 高林志,杨明桂,丁孝忠,刘燕学,刘训,凌联海,张传恒. 地质通报. 2008(10)
本文编号:3446281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一研究区构造纲要简图
■■??關k?□>'?{*?m〇-c?|?|z-#牐眩椋簦簦????祕師??图2-2研宄区构造纲要简图??Fig?2-2?Main?tectonic?map?of?the?survey?area??(一)基底褶皱??研宄区位于罗霄一诸广弧形褶皱带中段,基底褶皱相当发育,以原始层理面为主要??变形面,出现大量时代不同、方向各异的的背斜、向斜,并且由于后期多重应力作用会??形成复式背斜、复式向斜,使得大多数地层发生倒转,所包含的变质基底主要包括南华??纪,震旦纪以及寒武纪的地层,岩层倾角多在50?75°间。褶皱轴迹轴向多呈近南北向??延伸。由于褶皱两侧的地层产状与轴面大致相同,在剖面图(图2-3)上表示为紧闭的??同斜褶皱,地层发生倒转。??诚?80。??2?
区内发育于遂川一万安一泰和一线。该断裂各段稍有不同。北东段可分为三个带(图??自北而南为弱碎裂带一强碎裂岩化带一^化碎裂岩带。显示了构造岩分布性,即自??为:原岩带一挂化构造角砾岩带一弱硅化碎裂岩带一强硅化构造岩带一初碎裂岩化??岩、钙质砂岩带一原岩带(钙质泥岩、泥质灰岩)。但对称性不明显,可能反映了??动的多期性的特点。南西段在以张性构造为主的断裂带中,发育了以挤压构造岩组??应变带一超碎裂岩带。上述构造迹象表明,该断裂的活动具有长期性和多期性及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赣东北蛇绿岩带新元古代(800Ma)高镁安山岩的发现及其意义[J]. 王存智,余明刚,黄志忠,洪文涛,赵希林,姜杨,周效华,段政,邢光福. 地质论评. 2016(05)
[2]扬子陆块东南缘浙江金华地区青白口纪晚期岛弧岩浆活动——来自富铌辉长岩和高镁闪长岩锆石U-Pb年龄和地球化学证据[J]. 姜杨,赵希林,邢光福,李龙明,段政. 地质通报. 2015(08)
[3]赣中相山铀矿田基底变质岩原岩恢复及其形成环境[J]. 时国,郭福生,谢财富,余关美. 中国地质. 2015(02)
[4]扬子克拉通东南缘新元古代陆缘弧型TTG的厘定及其构造意义[J]. 姜杨,赵希林,林寿发,Donald W.DAVIS,邢光福,李龙明,段政. 地质学报. 2014(08)
[5]扬子西缘中元古代沉积地层锆石U-Pb年龄及Hf同位素组成[J]. 李怀坤,张传林,姚春彦,相振群.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3(08)
[6]华南陆块的形成与Rodinia超大陆聚合-裂解——观察、解释与检验[J]. 李献华,李武显,何斌.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12(06)
[7]华南构造演化的基本特征[J]. 舒良树. 地质通报. 2012(07)
[8]奥陶纪和志留纪钾质斑脱岩研究评述[J]. 胡艳华,刘健,周明忠,汪方跃,丁兴,凌明星,孙卫东. 地球化学. 2009(04)
[9]赣中南新元古代潭头群变质沉积岩物源及构造背景[J]. 张芳荣,吴富江,黄新曙.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2)
[10]华南双桥山群和河上镇群凝灰岩中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对江南新元古代造山带演化的制约[J]. 高林志,杨明桂,丁孝忠,刘燕学,刘训,凌联海,张传恒. 地质通报. 2008(10)
本文编号:34462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446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