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梁西区长4+5油藏裂缝识别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5 10:02
南梁油田是鄂尔多斯盆地的重要产油区,其中延长组的长4+5是其主力含油层段之一,近年来由于受微裂缝发育、储层非均质性强等因素的影响,开发过程中角井见水快且含水上升速度较快,因此分析油藏储层非均质性、油藏开发现状、微裂缝发育特征等问题意义重大,为油藏的开发生产提供可靠依据。本文通过对研究区地质资料、试油资料、测井资料、生产资料及动态监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对研究区地质特征和开发现状展开研究,结合研究区地质特征,分析油藏储层非均质性与油层砂体连通性,总结油藏主要开发矛盾及油藏开发规律;利用吸水剖面、示踪剂监测、水驱前缘、注水指示曲线与生产动态等方法进行裂缝准确识别与校正,总结裂缝分布规律,分析裂缝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并对裂缝区井网进行加密调整。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油藏属特低渗储层,储层在纵向及平面非均质性较强,油藏面临单井产能低、初期递减快,含水不均、局部高含水,油井见效程度低等开发矛盾,运用以动态资料为基础的裂缝综合识别方法,识别裂缝62条,并对裂缝逐一进行校正,最终共落实裂缝49条,裂缝主要分布于长4+512、长4+51
【文章来源】:西安石油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研究技术路线及方法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质概况
2.1.1 区域构造背景
2.1.2 区域地层特征
2.1.3 区域沉积特征
2.1.4 储层特征
2.2 储层非均质性
2.2.1 层间非均质性
2.2.2 层内非均质性
2.2.3 平面非均质性
2.3 油层砂体连通性
2.3.1 平面连通性分析
2.3.2 纵向连通性分析
第三章 油藏开发规律研究
3.1 开发历程
3.2 生产运行情况
3.3 油井产能特征
3.4 产量递减规律
3.5 地层能量状况
3.6 含水分布状况
3.7 油井见效特征
3.8 主要开发矛盾
第四章 裂缝分类及形成影响因素
4.1 裂缝类型与成因
4.1.1 裂缝成因划分
4.1.2 裂缝宽度划分
4.1.3 按构造分布分类
4.1.4 其他分类方法
4.2 裂缝形成的影响因素
第五章 裂缝识别方法
5.1 研究区裂缝识别方法研究
5.1.1 示踪剂监测技术研究
5.1.2 注水指示曲线法
5.1.3 水驱前缘分析
5.1.4 吸水剖面分析
5.1.5 生产动态识别
5.1.6 测压资料分析
5.1.7 裂缝综合识别
5.2 研究区裂缝校正
5.2.1 吸水剖面校正裂缝
5.2.2 校正裂缝平面分布
第六章 裂缝分布规律及加密调整
6.1 裂缝分布规律研究
6.2 裂缝对油藏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6.3 裂缝区井网加密分析
6.3.1 井网适应性分析
6.3.2 裂缝区加密井效果分析
6.4 裂缝不发育区加密调整分析
结论及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低渗透油藏储层裂缝的识别方法[J]. 高丽君.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1)
[2]鄂尔多斯盆地南梁地区长4+5油层组储层特征[J]. 徐丽,王轶平,段毅,邢蓝田,吴保祥,张晓丽. 岩性油气藏. 2012(04)
[3]塔河油田储层裂缝测井识别和有效性评价[J]. 张凤生,司马立强,赵冉,杨洪鹏. 测井技术. 2012(03)
[4]安塞油田H区长6油层组储层非均质性与含油性关系研究[J]. 关利群,屈红军,胡春花,范玉海,雷露. 岩性油气藏. 2010(03)
[5]低渗透油藏水平井井网形式优选[J]. 隋先富,吴晓东,安永生,肖伟. 石油钻采工艺. 2009(06)
[6]低—特低渗透油藏注水井吸水能力变化规律研究[J]. 吴琼,张振波,孙艳聪,苑淑红,李广民. 特种油气藏. 2009(05)
[7]鄂尔多斯盆地华池油田延长组长3油组沉积特征与含油性关系[J]. 李凤杰,王多云.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8(02)
[8]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特低渗透砂岩储层裂缝分布规律及其渗流作用[J]. 曾联波,高春宇,漆家福,王永康,李亮,屈雪峰.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8(S1)
[9]塔中地区碳酸盐岩储层试井曲线类型研究[J]. 陈俊昌,朱宝峰,鹿贞昆,张勇雪,雷胜林,杨向同,秦桂珍. 油气井测试. 2008(02)
[10]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特低渗透砂岩储层裂缝特征及成因[J]. 曾联波,李忠兴,史成恩,王正国,赵继勇,王永康. 地质学报. 2007(02)
博士论文
[1]混合井网渗流理论及优化布井[D]. 罗万静.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
[2]低渗透油藏井网部署的油藏工程方法研究[D]. 何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 2009
硕士论文
[1]华庆地区长6油藏裂缝见水规律研究[D]. 吴晓明.西安石油大学 2014
[2]低渗储层裂缝预测方法研究[D]. 谭文才.长江大学 2012
[3]特低渗透油藏裂缝分布规律研究[D]. 赵亚文.西安石油大学 2011
[4]靖安油田白于山区长4+5油藏裂缝特征及治理措施研究[D]. 刘磊.西安石油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477587
【文章来源】:西安石油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研究技术路线及方法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质概况
2.1.1 区域构造背景
2.1.2 区域地层特征
2.1.3 区域沉积特征
2.1.4 储层特征
2.2 储层非均质性
2.2.1 层间非均质性
2.2.2 层内非均质性
2.2.3 平面非均质性
2.3 油层砂体连通性
2.3.1 平面连通性分析
2.3.2 纵向连通性分析
第三章 油藏开发规律研究
3.1 开发历程
3.2 生产运行情况
3.3 油井产能特征
3.4 产量递减规律
3.5 地层能量状况
3.6 含水分布状况
3.7 油井见效特征
3.8 主要开发矛盾
第四章 裂缝分类及形成影响因素
4.1 裂缝类型与成因
4.1.1 裂缝成因划分
4.1.2 裂缝宽度划分
4.1.3 按构造分布分类
4.1.4 其他分类方法
4.2 裂缝形成的影响因素
第五章 裂缝识别方法
5.1 研究区裂缝识别方法研究
5.1.1 示踪剂监测技术研究
5.1.2 注水指示曲线法
5.1.3 水驱前缘分析
5.1.4 吸水剖面分析
5.1.5 生产动态识别
5.1.6 测压资料分析
5.1.7 裂缝综合识别
5.2 研究区裂缝校正
5.2.1 吸水剖面校正裂缝
5.2.2 校正裂缝平面分布
第六章 裂缝分布规律及加密调整
6.1 裂缝分布规律研究
6.2 裂缝对油藏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6.3 裂缝区井网加密分析
6.3.1 井网适应性分析
6.3.2 裂缝区加密井效果分析
6.4 裂缝不发育区加密调整分析
结论及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低渗透油藏储层裂缝的识别方法[J]. 高丽君.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1)
[2]鄂尔多斯盆地南梁地区长4+5油层组储层特征[J]. 徐丽,王轶平,段毅,邢蓝田,吴保祥,张晓丽. 岩性油气藏. 2012(04)
[3]塔河油田储层裂缝测井识别和有效性评价[J]. 张凤生,司马立强,赵冉,杨洪鹏. 测井技术. 2012(03)
[4]安塞油田H区长6油层组储层非均质性与含油性关系研究[J]. 关利群,屈红军,胡春花,范玉海,雷露. 岩性油气藏. 2010(03)
[5]低渗透油藏水平井井网形式优选[J]. 隋先富,吴晓东,安永生,肖伟. 石油钻采工艺. 2009(06)
[6]低—特低渗透油藏注水井吸水能力变化规律研究[J]. 吴琼,张振波,孙艳聪,苑淑红,李广民. 特种油气藏. 2009(05)
[7]鄂尔多斯盆地华池油田延长组长3油组沉积特征与含油性关系[J]. 李凤杰,王多云.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8(02)
[8]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特低渗透砂岩储层裂缝分布规律及其渗流作用[J]. 曾联波,高春宇,漆家福,王永康,李亮,屈雪峰.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8(S1)
[9]塔中地区碳酸盐岩储层试井曲线类型研究[J]. 陈俊昌,朱宝峰,鹿贞昆,张勇雪,雷胜林,杨向同,秦桂珍. 油气井测试. 2008(02)
[10]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特低渗透砂岩储层裂缝特征及成因[J]. 曾联波,李忠兴,史成恩,王正国,赵继勇,王永康. 地质学报. 2007(02)
博士论文
[1]混合井网渗流理论及优化布井[D]. 罗万静.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
[2]低渗透油藏井网部署的油藏工程方法研究[D]. 何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 2009
硕士论文
[1]华庆地区长6油藏裂缝见水规律研究[D]. 吴晓明.西安石油大学 2014
[2]低渗储层裂缝预测方法研究[D]. 谭文才.长江大学 2012
[3]特低渗透油藏裂缝分布规律研究[D]. 赵亚文.西安石油大学 2011
[4]靖安油田白于山区长4+5油藏裂缝特征及治理措施研究[D]. 刘磊.西安石油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4775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477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