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右江盆地北缘上二叠统沉积相和沉积物源分析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蚀顶剥蚀和晚期酸性火山喷发

发布时间:2021-11-27 16:10
  晚二叠世时期,华南西部的峨眉山大火成岩省遭受了强烈的剥蚀,为相邻的右江盆地提供了大量的沉积碎屑物质,与其构成了一个独特的源-汇沉积系统。本文以右江盆地北缘上二叠统的碎屑沉积岩为研究对象,重建了研究区岩相古地理,通过碎屑岩的岩相学、地球化学和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化学成分及Hf同位素研究,来确定其源区的岩石组成和岩浆演化过程。本文在物源和沉积古地理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碎屑锆石微量元素和Hf同位素组成深入揭示了峨眉山火山岩源区的剥蚀序列,探讨了峨眉山大火成岩省晚期的酸性岩浆过程,取得以下认识:(1)中、晚二叠世之交,与峨眉山地幔柱相关的区域地壳抬升和全球大规模海退事件改变了早、中二叠世华南均为海域的岩相古地理面貌。在晚二叠世形成了北西向南东依次为陆相-海陆交互相-深水盆地相沉积的古地理格局。(2)右江盆地北缘上二叠统龙潭组砂岩含有大量的玄武质火山岩屑、长石颗粒和少量酸性火山岩岩屑和石英颗粒,泥岩具有低的Al2O3/TiO2值(4.3-6.8)。龙潭组砂岩的锆石U-Pb年龄谱均具有统一的单峰特征,其峰值年龄为260Ma,与峨眉...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右江盆地北缘上二叠统沉积相和沉积物源分析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蚀顶剥蚀和晚期酸性火山喷发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分布范围(据Alietal.,2010修改)

右江,构造位置,盆地,大地


中国地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3第二章地质背景及样品采集2.1大地构造背景右江盆地位于广西西部及其贵州南部和云南东南部的交接部位,亦被称为南盘江盆地(秦建华等,1996;Enosetal.,1998),或是黔桂盆地(赵自强和丁启秀,1996)。大地构造位置处于特提斯构造域和滨太平洋构造域的结合地带,是南华加里东造山带夷平后的再生裂隙盆地(杜远生等,2009),属于古特提斯多岛洋的一部分(殷鸿福等,1999)。右江盆地北界为水城—紫云—南丹断裂,紧邻扬子地块,西以开远—兴义断裂为界,东以钦州断裂为界,南部可能以越北地块为界(黄虎等,2013)。右江盆地在早泥盆世晚期-晚泥盆世、早石炭世-早三叠世和中三叠世分别经历了裂谷盆地、被动大陆边缘和前陆盆地的构造演化阶段(杜远生等,2013)。图2-1右江盆地北缘大地构造位置图(据刘超,2017和杨江海,2012修改)华南板块由扬子地块和华夏地块组成,其南部和北部分别与印支板块和华北

地质图,地层分布,贵州省,底图


14邓旭升:右江盆地北缘上二叠统沉积相和沉积物源分析: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蚀顶剥蚀和晚期酸性火山喷发板块相连,西接思茅地块和羌塘地块(图2-1)。中晚元古代,古华南洋逐渐关闭导致扬子地块和华夏地块碰撞拼合,在扬子地块东南缘形成一条弧形造山带,即江南造山带(ZhaoandCawood,2012;Cawoodetal.,2013)。志留纪的加里东运动使得华南地区遭受强烈的构造-热变质作用,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基本形成了统一的较为稳定的构造单元,即华南板块。2.2区域地层特征黔西南地区广泛发育沉积地层,震旦系至中生界、白垩系、第三系及第四系的地层均有出露(图2-2)。其中二叠系和三叠系地层分布最广,少量震旦系、下古生界、石炭系和侏罗系地层仅出露于褶皱的核部。而作为区内最主要的岩浆岩,峨眉山玄武岩出露于威宁、赫章、水城、盘县、纳雍和六枝等西北部地区,与下伏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在贞丰白层地区出露少量古近纪钙碱性煌斑岩(陈懋弘等,2009)。图2-2黔西南地区地层分布及主要剖面和钻孔位置图(底图据贵州省地质图1:50000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黔西南晚二叠世龙潭组物源分析及区域沉积古地理重建[J]. 于鑫,杨江海,刘建中,杜远生,柴嵘.  地质学报. 2017(06)
[2]贵州紫云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初火山作用与生物礁的沉积演化[J]. 范广慧,王永标,孟峥,李国山.  沉积学报. 2017(01)
[3]Gene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unroofing of the Emeishan large igneous province and the iron-polymetallic deposit in western Guizhou, Southwestern China: Constraint from U-Pb geochronology and geochemistry of zircon[J]. MENG ChangZhong,CHEN Yang,ZHANG YingHua,WU Hui,LING WenLi,ZHANG Hai,LIU Jun.  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 2015(11)
[4]攀枝花镁铁质层状岩体磷灰石中的熔融包裹体:岩浆不混熔的证据[J]. 王坤,邢长明,任钟元,王焰.  岩石学报. 2013(10)
[5]二叠纪东吴运动的沉积响应差异:来自扬子和华夏板块吴家坪组或龙潭组碎屑锆石LA-ICPMSU-Pb年龄研究[J]. 梁新权,周云,蒋英,温淑女,付建刚,王策.  岩石学报. 2013(10)
[6]晚古生代—中三叠世右江盆地的格局和转换[J]. 杜远生,黄虎,杨江海,黄宏伟,陶平,黄志强,胡丽沙,谢春霞.  地质论评. 2013(01)
[7]右江盆地北缘上二叠统碎屑岩和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黄虎,杨江海,杜远生,黄志强,黄宏伟,郭华.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2(S2)
[8]右江盆地晚古生代—三叠纪盆地转换及其构造意义[J]. 杜远生,黄宏伟,黄志强,徐亚军,杨江海,黄虎.  地质科技情报. 2009(06)
[9]黔西南白层超基性岩墙锆石SHRIMP U-Pb年龄和Hf同位素组成研究[J]. 陈懋弘,章伟,杨宗喜,陆刚,侯可军,刘建辉.  矿床地质. 2009(03)
[10]Lu-Hf同位素体系及其岩石学应用[J]. 吴福元,李献华,郑永飞,高山.  岩石学报. 2007(02)

博士论文
[1]华南右江盆地晚古生代巴马孤立台地沉积特征与演化[D]. 刘超.中国地质大学 2017
[2]右江盆地晚古生代—中三叠世盆地演化[D]. 黄虎.中国地质大学 2013
[3]造山带碰撞—隆升过程的碎屑沉积响应[D]. 杨江海.中国地质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5226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5226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c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