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昆仑东段阿羌火山岩成矿类型及成矿潜力分析
发布时间:2021-12-18 12:59
阿羌火山岩分布于昆北晚古生代岩浆弧带内,成岩于二叠纪,来源于地幔,形成于裂谷环境,主要为一套基性-中酸性海相火山岩,具双峰式火山岩特征。后经历了绿片岩相变质、强烈韧性剪切变形。在阿羌火山岩内已发现同生顺层产出的塔木其铜锌矿,为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型矿床;多期成矿的苦阿铁金矿,铁矿体是同生矿体,为火山沉积成因,金矿体为后期构造热液活动叠加形成。综合分析阿羌火山岩中可寻找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火山沉积成因铁矿、蚀变岩型金矿和热液型金铜矿。
【文章来源】:有色矿冶. 2020,36(04)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西昆仑东段阿羌火山岩周边构造单元划分示意图
矿床中的矿体主要呈层状、致密块状与基性火山岩互层产出(见图2),主要矿石矿物为闪锌矿、黄铁矿、黄铜矿和少量磁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绢云母、绿帘石,阳起石等,这些是块状硫化物矿床常见特征。从矿体特征、矿床地质、矿石矿物组成等因素综合分析,认为塔木其铜多金属矿床为海相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2.1.3 成矿时代
苦阿矿床为铁-金共生,共圈出15个矿体,分为铁矿体、金矿体和铁金矿体三类。含矿层厚度一般为1~6m,以似层状、层状和透镜状,且东西向成带产出。矿石主要为磁铁矿铁矿石和蚀变岩型金矿石。磁铁矿矿石:是矿床中最主要的矿石类型。矿石主要呈钢灰色、褐灰色、杂色等,半自形细-微粒结构,条带状-致密块状构造,具有明显的沉积成矿特征,局部可见浸染状构造。根据矿石矿物组份特征,将其划分为磁铁矿矿石、含铜磁铁矿矿石,为铁矿体的主要矿石;含铜黄铁矿磁铁矿矿石、黄铁矿磁铁矿矿石,为铁-金矿体主要矿石。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疆于田县阿羌火山岩的时代再讨论[J]. 李博秦,刘铭涛,冯宝山,张有军,李宛荫. 地质通报. 2017(07)
[2]西昆仑胜利桥一带晚三叠世侵入岩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汤鸿伟,康孔跃,杨伟,张杰.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7(15)
[3]新疆和田南部地区矿产地质特征及成矿潜力分析[J]. 王兆成,王邦全,文建华,唐辉,李胜伟,晋红展. 四川地质学报. 2009(S2)
[4]西昆仑地质组成与演化[J]. 崔建堂,边小卫,王根宝. 陕西地质. 2006(01)
[5]西昆仑成矿带成矿特征及勘查远景[J]. 李宝强,杨万志,赵树铭,杨建国,郑启平. 西北地质. 2006(02)
[6]西昆仑地区成矿远景[J]. 董永观,郭坤一,肖惠良,张传林,王爱国,赵宇. 中国地质. 2003(02)
[7]西昆仑地区成矿带特征[J]. 董永观,肖惠良,郭坤一,张传林,赵宇,王爱国. 矿床地质. 2002(S1)
[8]西昆仑地区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特征[J]. 董永观,郭坤一,肖惠良,张传林,王爱国,赵宇. 矿床地质. 2002(S1)
[9]普鲁裂谷火山岩带块状硫化物矿床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J]. 李博秦. 陕西地质. 2002(02)
[10]西昆仑山构造特征与演化[J]. 潘裕生. 地质科学. 1990(03)
博士论文
[1]西昆仑增生造山带演化及成矿背景[D]. 韩芳林.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6
[2]西昆仑—喀喇昆仑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构造格局[D]. 计文化.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5
硕士论文
[1]西昆仑地区地球化学异常识别及成矿远景区划分[D]. 张小静.成都理工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542444
【文章来源】:有色矿冶. 2020,36(04)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西昆仑东段阿羌火山岩周边构造单元划分示意图
矿床中的矿体主要呈层状、致密块状与基性火山岩互层产出(见图2),主要矿石矿物为闪锌矿、黄铁矿、黄铜矿和少量磁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绢云母、绿帘石,阳起石等,这些是块状硫化物矿床常见特征。从矿体特征、矿床地质、矿石矿物组成等因素综合分析,认为塔木其铜多金属矿床为海相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2.1.3 成矿时代
苦阿矿床为铁-金共生,共圈出15个矿体,分为铁矿体、金矿体和铁金矿体三类。含矿层厚度一般为1~6m,以似层状、层状和透镜状,且东西向成带产出。矿石主要为磁铁矿铁矿石和蚀变岩型金矿石。磁铁矿矿石:是矿床中最主要的矿石类型。矿石主要呈钢灰色、褐灰色、杂色等,半自形细-微粒结构,条带状-致密块状构造,具有明显的沉积成矿特征,局部可见浸染状构造。根据矿石矿物组份特征,将其划分为磁铁矿矿石、含铜磁铁矿矿石,为铁矿体的主要矿石;含铜黄铁矿磁铁矿矿石、黄铁矿磁铁矿矿石,为铁-金矿体主要矿石。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疆于田县阿羌火山岩的时代再讨论[J]. 李博秦,刘铭涛,冯宝山,张有军,李宛荫. 地质通报. 2017(07)
[2]西昆仑胜利桥一带晚三叠世侵入岩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汤鸿伟,康孔跃,杨伟,张杰.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7(15)
[3]新疆和田南部地区矿产地质特征及成矿潜力分析[J]. 王兆成,王邦全,文建华,唐辉,李胜伟,晋红展. 四川地质学报. 2009(S2)
[4]西昆仑地质组成与演化[J]. 崔建堂,边小卫,王根宝. 陕西地质. 2006(01)
[5]西昆仑成矿带成矿特征及勘查远景[J]. 李宝强,杨万志,赵树铭,杨建国,郑启平. 西北地质. 2006(02)
[6]西昆仑地区成矿远景[J]. 董永观,郭坤一,肖惠良,张传林,王爱国,赵宇. 中国地质. 2003(02)
[7]西昆仑地区成矿带特征[J]. 董永观,肖惠良,郭坤一,张传林,赵宇,王爱国. 矿床地质. 2002(S1)
[8]西昆仑地区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特征[J]. 董永观,郭坤一,肖惠良,张传林,王爱国,赵宇. 矿床地质. 2002(S1)
[9]普鲁裂谷火山岩带块状硫化物矿床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J]. 李博秦. 陕西地质. 2002(02)
[10]西昆仑山构造特征与演化[J]. 潘裕生. 地质科学. 1990(03)
博士论文
[1]西昆仑增生造山带演化及成矿背景[D]. 韩芳林.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6
[2]西昆仑—喀喇昆仑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构造格局[D]. 计文化.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5
硕士论文
[1]西昆仑地区地球化学异常识别及成矿远景区划分[D]. 张小静.成都理工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5424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542444.html